防治尿毒症,這些用藥常識腎友拿去,再不用擔心吃錯藥

健康一站通 發佈 2019-12-31T02:12:07+00:00

慢性腎病在用藥治療一段時間完畢後為什麼不能長期維持穩定?稍不注意就復發又是為什麼?這些問題都是臨床上經常遇到的。解決這些問題,需要綜合考慮多方面因素。

慢性腎病在用藥治療一段時間完畢後為什麼不能長期維持穩定?稍不注意就復發又是為什麼?這些問題都是臨床上經常遇到的。解決這些問題,需要綜合考慮多方面因素。

首先自身條件的影響,大多成年患者一般免疫力較強,治療效果更好,復發幾率較低,但對一些兒童、老年患者,在免疫力方面就較弱,感染等風險較高,同樣用藥,最終的結果也存在差異。

其次症狀的嚴重程度。如初次檢查蛋白尿低於1g和超過1g的患者,同樣用藥後效果存在差異。

最後這一點是所有類型腎病患者共同存在的問題,藥物藥效不能得到最大發揮。同樣一片激素,你服了藥效發揮了八成,他服了藥效發揮十成,時間長了,治療效果的差異就很明顯了。

前幾天我們就提到過如何提高藥效的問題,對應不同的症狀,腎病治療用藥非常多,包括激素、免疫抑制劑、利尿劑、抗凝藥、降壓藥、降脂藥等等,大家一般都會按照醫囑服藥,但每位患者對藥物的認識,及自身了解的藥物知識,也是造成用藥效果差異的原因之一。

要最大程度的發揮藥物藥效,這些關鍵的腎病用藥常識,必須要掌握。

  • 激素是早上吃還是晚上吃?

糖皮質激素類藥物主要應用在消除炎症、降低蛋白治療方面。對於多數腎病綜合徵類型的腎病治療能起到明顯抑制炎症的作用。激素的選擇有很多種,如何發揮最大藥效?

對於每天服用一次激素的患者,建議在早上7、8點是口服。一方面我們人體的激素的分泌,受晝夜節律的影響,白天處於分泌豐盛階段,晚上12點分泌的最少,早上服用能及時調節激素的平衡。另一方面,晨起後身體開始運轉,及時補充激素能維持一整天藥物藥效的發揮。有效減少腎上腺皮質功能減退。

對於每日兩次服藥的患者,除了早上7-8點口服一次,下午3-4點口服一次最佳。有些患者每日服一次,但分批次分量服用,可以選擇上午服三分之二,下午服三分之一。

合理分配藥物的服用時間,能最大程度的發揮藥效,同時減輕腎臟的代謝負擔。

  • 免疫抑制劑最好空腹服?

免疫抑制劑是激素的「好搭檔」,對激素依賴的患者,加服免疫製劑,能提升抑制作用。有些藥物如他克莫司、環孢素等藥物受飲食干擾比較大,會影響到藥物的吸收,建議患者飯前1小時,飯後2小時服用,空腹最好。

此外,還有些食物也會影響藥物的藥效,比如柚子含有的成分會抑制腸道分泌的肝藥酶,提高了血藥濃度,藥物濃度升高會增加過度治療的風險,增加肝腎的代謝壓力,對病情的控制也不利。

因此不論是降低藥物藥效的因素,還是升高藥物藥效都對病情穩定不利,大家服藥時必要時要注意監測血藥濃度。

  • 服降壓藥要低鹽、低脂飲食

慢性腎病發展到中期,腎小球受損過半,開始出現明顯的併發症,腎性高血壓是其中之一。由於腎小球受損嚴重,無法逆轉,導致腎功能也不能完全逆轉,因此高血壓也不能完全扭轉。因此當患者出現血流異常,水鈉滯留引起血壓升高時,維持血壓水平穩定,必須堅持服用降壓藥。

腎病中早期可選擇的降壓藥比較多,包括利尿劑、鈣拮抗劑、腎素-血管緊張素系統抑製藥、血管擴張藥等等。

保證藥物的藥效,除了要堅持按時按量吃,還要注意一些飲食管理。控制血壓我們都知道要低鹽、低脂飲食,對保持水鈉平衡有利,從而有利於控制血流平穩。

此外,低鹽、低脂飲食,也有助於藥物藥效得到最大發揮。如果患者不改善飲食習慣,總是吃高鹽食物,吃降壓藥就會降低藥效,出現藥物抵抗,血壓也會出現波動,對病情很不利。

還有一些用藥常識如服用部分降壓藥,需要晚上藥效更好,還有一些半衰期長,要注意服藥時間,再比如,治療貧血的藥物,鐵劑成分,不宜喝濃茶,以免影響鐵的吸收等等。

此外,如果大家還有腎病方面的問題,如腎炎、腎綜、腎功能不全等,可以點下面「了解更多」。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