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痛不癢查出肺癌?這幾個症狀不能忽視

名醫開講 發佈 2019-12-31T11:39:15+00:00

呼吸道疾病高發的冬季來臨「咳痰喘」三症頻發很多人都會認為自己是感冒自行吃藥而不做進一步的檢查殊不知你可能患上了更危險的疾病——肺癌肺癌早期沒有典型症狀一旦發展到有症狀的階段往往都是中晚期其實肺癌是可防可治的不僅可通過健康的飲食、生活提高運動等方式來預防也能通過低劑量螺旋CT定期篩

呼吸道疾病高發的冬季來臨

「咳痰喘」三症頻發

很多人都會認為自己是感冒

自行吃藥而不做進一步的檢查

殊不知你可能患上了
更危險的疾病——肺癌

肺癌早期沒有典型症狀
一旦發展到有症狀的階段

往往都是中晚期

其實肺癌是可防可治的

不僅可通過健康的飲食、生活

提高運動等方式來預防

也能通過低劑量螺旋CT定期篩查

來及早「扼殺」肺癌

肺 癌 發病率和死亡率居首位

根據資料顯示,2018年全球新發肺癌病例有210萬,死亡的病人有180萬,分別占了腫瘤發病人口的10%和18%。

肺癌的五年生存率為15~17%,根據分期的不同,生存率也不同:Ⅰ期70%以上、Ⅱ期30~50%、Ⅲ~Ⅳ期5~10%,因此肺癌一定要早發現早治療


症狀表現

肺癌在早期沒有典型症狀,不易被發現,常見的有刺激性的嗆咳、痰中帶血、反覆的阻塞性肺部感染等不特異症狀。

一旦出現疼痛等明顯不適症狀,多半就是中晚期了。

高危人群

長期吸菸,年齡大於45歲。

工作環境存在致癌因子,長期吸入污染空氣。

患有肺部的慢性疾病,如陳舊性肺結核、慢性肺部感染等。

家族遺傳史。

高危人群建議一年做一次篩查。

篩查方式


普通:胸片

解析度不高,如2~5mm的小型結節拍不出來,容易漏診。

PET—CT

可以反映組織代謝和解剖的狀況,提高腫瘤的診斷率,但存在假陽性和假陰性結果。

基因測序

能鎖定病變基因,提前預防和診治。但腫瘤發病是多因素、多基因的,因此用於臨床診斷為時尚早,且價格昂貴。

低劑量螺旋CT

可以清晰地發現早期病變,劑量小、輻射小,費用相對低。

腫瘤標誌物

它的升高也不能確定是惡性腫瘤,但可應用於臨床治療,標誌物的降低可代表病人在治療中取得了好的成效,如果升高則可能預示著腫瘤的轉移。


確診手段


穿刺活檢是臨床確診肺癌的重要手段。

但有一定併發症,如出血、氣胸。

肺部結節

肺結節不等於早期癌症,多數肺結節是良性的。對於肺部結節,切忌盲目開刀,不要過度治療,提倡精準手術。

結節大小 處理方式

2~3mm 不用干預。

<5mm 每年複查一次。

5~8mm 三個月複查一次。

>8mm 臨床上要考慮手術,但數字不是絕對的,還要結合影像學來判斷,動態觀察,比如5mm的結節經過三個月的複查,如果增大到7mm,同時密度增高,往往是惡性的前兆,需要干預。

>2cm 無論良性惡性,一般考慮手術切除。

治療方式

肺癌的治療是以手術為主的綜合治療,包括外科手術、放療、化療、靶向治療、免疫治療、中醫治療等,目前強調多學科聯合診治(MDT)。

外科手術主要是微創手術,70%的患者都可以進行胸腔鏡手術。腫瘤大小超過5公分、胸腔粘連嚴重、淋巴腫大的病人不能微創手術。

術後放化療與否,主要根據其TNM分期(國際肺癌標準分期),T是原發病灶,N是淋巴結,M是遠處轉移。T1、N0的患者術後可不做放化療;T2以上(腫塊大於3公分)、有淋巴結轉移的患者都需要做放化療。

早期病人需要完全切除,中晚期患者需要加上反覆化療的綜合治療,把可能進入血液的腫瘤細胞殺死,才能做到完整治療。

預防措施

養成良好生活習慣,戒菸酒,不要熬夜。

相關特殊職業做好防護。

有慢性疾病的人群定期檢查。

有家族遺傳的人群要警惕預防。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