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做到這3點,讓你身體好心情好

李醫生講健康 發佈 2020-02-09T11:54:01+00:00

我們知道,一個健康的人,不僅在身體方面是健康的,在心理方面也是健康的。通俗的說,壞心情容易讓人生病,身體有病會影響人的心情。

我們知道,一個健康的人,不僅在身體方面是健康的,在心理方面也是健康的。

你有沒有想過,身體(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兩者之間有什麼關係嗎?

心理健康和生理健康有著非常緊密的關聯。通俗的說,壞心情容易讓人生病,身體有病會影響人的心情。

負面的心理活動會導致不良的生理反應,也會影響體內激素分泌並打破免疫力平衡,讓疾病乘虛而入。

同樣,生理健康也會對心理健康產生一定的影響,例如慢性疾病患者,焦慮和抑鬱等心理疾病發病率就高於普通人群。

所以說,想要維護心理健康,生理健康是重要保障之一。


我們生活中應該怎麼做,才能使身體和心情都好呢?

建議大家從均衡膳食、規律運動和規律作息三個方面採取行動,來保持健康的體格,給心理健康打下紮實的基礎。

均衡膳食、合理補充營養

目前,沒有任何一種食物能夠同時提供人體所需的能量及全部40餘種營養元素。

關於膳食搭配,可以參考中國營養學會推出的《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該指南中提供了符合中國人飲食習慣的膳食寶塔結構,列出了谷薯、蔬菜水果、畜禽魚蛋奶、大豆堅果和油脂這五大類基本食物及相應的配比。

有研究表明過多垃圾食品的攝入對心理健康有負面影響,而健康飲食則有積極作用。

膳食的均衡和營養的攝入,對於製造被稱為神經遞質的腦化學物質非常重要,這類物質能夠將信號傳遞給大腦的神經末梢,降低機體心理健康問題的發生率、並改善心情。

另一方面,焦慮、抑鬱等負面情緒,以及包括吸菸、酗酒、服用抗生素等在內的生活習慣,也可能會加快體內某些營養素的消耗。因此,出現以上情況的人群更應注意營養素的均衡攝入。


適量運動、保持健康活力

運動是健康生活方式的核心內容之一,對於心理健康也有幫助和益處。

1、運動有益心理

運動尤其是有氧運動時,大腦釋放的化學物質內啡肽又稱快樂激素,不僅具有止痛的效果,還是天然的抗抑鬱藥。

太極拳、瑜伽等注重覺察和調整自身呼吸的運動,有助於平靜情緒、緩解焦慮。

運動還可以提升自信、促進社會交往。

2、培養科學運動的習慣

選擇並培養適合自己的運動愛好,積極發揮運動對情緒的調節作用,在出現輕度情緒困擾時,可結合運動促進情緒緩解。

堅持適量運動,每周三到五天,每天鍛鍊30分鐘以上,對於預防和緩解焦慮抑鬱更為有效。

如有必要,可尋求醫生和專業人員的幫助,根據自身情況制定運動方案。


規律生活、充足睡眠

1、睡不好覺心情差

睡眠質量是心身健康的綜合表現。常見的睡眠問題包括入睡困難、早醒、夜間醒後難以入睡、經常噩夢等。

睡眠不良提示著存在心理問題或生理問題,是心身健康不可忽視的警示信號。多數睡眠不良是情緒困擾所致,抑鬱、焦慮等常見情緒問題都可能干擾睡眠。焦慮往往導致入睡困難,抑鬱則常常伴隨著失眠早醒等問題。

另一方面,睡眠不良會影響心理健康,加重心理疾病。睡眠不足會損害情緒調控能力,使負面情緒增加。

2、養成良好睡眠習慣

每天保證充足的睡眠時間,提倡成人每日平均睡眠時間為7~8小時。

工作、學習、娛樂、休息都要按作息規律進行,注意起居有常。

了解睡眠不足和睡眠問題帶來的不良心理影響,出現睡眠不足及時設法彌補,出現睡眠問題及時就醫。要在專業指導下用科學的方法改善睡眠,服用藥物需遵醫囑。


培養健康的生活方式,創造良好的生理健康基礎,對心理健康非常重要。除了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外,我們還有哪些辦法可以促進心理健康呢?下次再告訴大家。


參考資料:

《心理健康素養十條(2018版) 》

《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年)》

《2019中國職場女性心理健康綠皮書》


相關文章連結:

如何保持健康心理(一)認知篇


我是李醫生,有醫師證和健康管理師證,十多年醫療健康行業工作經驗。分享健康知識,收穫美好生活。關注@李醫生講健康,每天健康多一點。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