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牛奶拉肚子,你該怎麼辦?

臨床營養師劉遂謙 發佈 2020-05-28T16:33:13+00:00

上一周的更文,說了嬰幼兒奶粉的「鑒寶」方法,這一期,我們繼續聊牛奶,說說成年人喝牛奶拉肚子的問題。事實上,牛奶蛋白過敏是小寶寶們的專利,一般起病於嬰兒期,半數以上在1歲時候可以自然脫敏,一小部分會在3歲左右脫敏,還有少數小朋友會拖拖拉拉到6歲左右脫敏。


上一周的更文,說了嬰幼兒奶粉的「鑒寶」方法,這一期,我們繼續聊牛奶,說說成年人喝牛奶拉肚子的問題。

我看過的很多成年患者,以及身邊的一些朋友們,在提到牛奶的時候,都會跟我說:他們對牛奶過敏。

而當我篤定地告訴他們:你們對牛奶不過敏,只是有點不耐受。他們的態度都比我還篤定——我一喝牛奶就拉肚子,這還不是過敏是什麼?

成年人的生活,真的是太難了,我們不僅要承受社會和家庭的重重壓力,還要面對食物的挑釁。被牛奶「折磨」過的朋友,一提起牛奶,要麼眉頭緊鎖、要麼面露驚恐——總有奸臣想害朕,牛奶就是其中一位。回想起「奶後」的腸絞痛,以及方圓幾里地都找不到廁所的焦慮+尷尬,就恨從心起……

正因為症狀非常典型且劇烈,所以才會被大家誤認為是過敏。

▍成年人的世界裡,只有乳糖不耐受

事實上,牛奶蛋白過敏是小寶寶們的專利,一般起病於嬰兒期,半數以上在1歲時候可以自然脫敏,一小部分會在3歲左右脫敏,還有少數小朋友會拖拖拉拉到6歲左右脫敏。因此,牛奶蛋白過敏跟成年人絕緣。除非你還是個寶寶,否則你只可能是乳糖不耐受,而不會是過敏。

乳糖不耐受,無論是從發病年齡、機制、還是症狀,跟牛奶蛋白過敏都是不同的。今天既然講的是大朋友的事兒,就不浪費篇幅說過敏,我們只聊乳糖和拉肚子這點事兒~~~

什麼是乳糖?

乳糖,顧名思義,就是奶裡面的糖。乳糖是一種雙糖,什麼意思呢?指的是由兩個單糖分子組合在一起的糖。比如我們喝咖啡、做糕點、燉肉的時候放的蔗糖,也是一種雙糖。不同的是,乳糖是一分子葡萄糖和一分子半乳糖結合在一起的雙糖,而蔗糖是一分子葡萄糖和一分子果糖的結合物。

乳糖進入我們的身體後,不能直接吸收,需要在小腸部位先被處理一下,通過小腸粘膜刷狀緣上的乳糖酶/β-半乳糖苷酶將它水解成單糖後再吸收。因此,小腸粘膜分泌的乳糖酶,是決定乳糖這種成分能否被人體充分吸收利用的關鍵。

一旦乳糖酶分泌不足,沒辦法及時處理相應數量的乳糖,導致沒能及時被處理的乳糖進入了結腸,被結腸細菌利用,就會出現乳糖不耐受的症狀。就好比:交警叔叔查違章號牌,趕上今天違章的車特別多,總共就兩個交警,根本查不過來,一定會有一些違章車輛漏網,悄悄摸摸地就躲過了交警的查處,逃之夭夭。所以,當乳糖酶分泌不足的時候,那些逃過了乳糖酶法眼的乳糖,就會一股腦進入結腸。

乳糖不耐受會引發哪些症狀?

我們之前的文章里科普過:人類的結腸里生活了大量的腸道細菌,遇到它們喜歡吃的食物成分,就能把它們餵得壯壯實實的。乳糖剛好就是某些腸道細菌喜歡的食物成分。不過,其中一些細菌「吃」乳糖的時候,吃相不太好,常常製造出來很多氣體,導致我們的肚子出現脹氣、腹痛、排氣等不適症狀。外加上過量的乳糖還會升高腸道內部的滲透壓,阻止對水分的吸收,從而導致腹瀉。而如果方圓幾里地內都找不到廁所,那就會讓你因為焦慮緊張而出現更加嚴重的「全身症狀」——具體啥樣,你懂的~

▍中國,乳糖不耐受大國

根據國際上的統計數據,乳糖不耐受在不同地區的發生率差異顯著,北歐最低,中歐和美國白種人略多,亞洲人發生率最高,比如日本和中國。

我國的某個網絡醫療平台曾經通過問卷調查的方式調查過我們中國人里乳糖不耐受的發病數量,在接受調查的23.6萬國人中,明確自己有乳糖不耐受症狀的女性多於男性,地域分布特點跟我國的地勢一樣:西高東低。年齡特點是歲數越大越耐受(當然,不排除是因為常年訓練培養的結果)。但是真正了解乳糖不耐受的人,占受調查人數的四分之三,也就是絕大多數人還是不了解或者有誤解的。因此,會有一部分人選擇完全躲開牛奶不喝,還有一部分會選擇低脂奶,以為肚子不舒服是脂肪造成的。另外有一部分朋友認為跟體質和身體狀況相關,狀況好的時候耐受程度好些,疲憊的時候耐受差。

可見,國人對於乳糖不耐受的了解還是有一定局限性的。

▍乳糖不耐受,真的不能喝奶了嗎

咳咳咳,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慢慢來,還是有可能的~

以下幾大類處理措施,請隨自己心情隨意選擇。無論你選哪一種,保證你最後都能喝上安心奶——奸臣是誰?朕有尚方寶劍!

對策一、減少每次喝奶的量。大多數人是可以耐受200-250毫升的鮮牛奶的。所以,可以先從50-100毫升開始嘗試,只要沒出現症狀,就可以逐漸加量。

對策二、改喝酸奶和奶酪。酸奶和奶酪中的乳糖大部分都已被乳酸菌分解,剩下的少量的乳糖基本上是可以被耐受的。所以,症狀輕的乳糖不耐症患者可改喝酸奶或吃奶酪。當然,不排除乳糖不耐受程度較嚴重的朋友喝酸奶吃奶酪也會有些許不適,注意控制進食量就好。

對策三、酶處理法。要麼預先將牛奶中的乳糖用酶處理,不讓乳糖因為超出小腸的工作能力而造次——「舒化奶」/「無乳糖奶」就是這一對策的產物。或者在喝牛奶之前外源性服用乳糖酶,不過起效需要時間,不會立竿見影。

對策四、稀釋乳糖。通過將牛奶與其它食物混合進食來訓練身體產生耐受。比如跟饅頭、麵包或麥片一起吃。這樣可以給小腸里勞動力不足的乳糖酶減負,避免讓它們在短時間內集中處理大量乳糖。

「一點思考」:成年人之所以會出現乳糖不耐受,是與進化和基因相關的。而培養耐受,也不是通過促進乳糖酶的生成,而是通過培養某些腸道菌群來減少不良症狀的發生,比如雙歧桿菌——它在「吃」乳糖的時候就不會產生大量氣體。

「愛心提示」:對於有IBS問題(腸易激綜合徵)的朋友們,由於你們的不耐受症狀會相對更嚴重(不排除存在基因的差異,以及腸道菌群的不同),因此不建議你們硬著頭皮挑戰你們的腸道去培養耐受。你們需要先找消化內科醫生,確定一個合理的治療方案,再考慮飲食恢復,且需要專業營養師指導。

遂謙碎碎念:便秘嗎?喝杯奶試試…

想要了解更多母嬰、健康、減肥等前沿知識,可以關注微信公眾號:遂謙的營養小屋。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