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SCO十年新藥記憶:讓歷史告訴未來

醫藥魔方 發佈 2021-09-16T19:15:50+00:00

1997年成立的中國臨床腫瘤學會是國內臨床腫瘤學界知名度最高、權威性最大的專業學術組織,一年一度的CSCO年會更是萬眾矚目的學術盛宴。

1997年成立的中國臨床腫瘤學會(CSCO)是國內臨床腫瘤學界知名度最高、權威性最大的專業學術組織,一年一度的CSCO年會更是萬眾矚目的學術盛宴。


1997年4月,第一屆CSCO學術年會召開(來源:CSCO二十周年紀念冊)


與國際會議的慣例類似,令人眼花繚亂的會議日程按照受眾範圍分為全體大會(Plenary Session)和各大主題分會場;類型不同分為大會報告、專題發言、論文發言等等。其中,全體大會的地位首屈一指,不僅面向所有參會者,而且討論和點評時間最為充分,通常會選取當年最受關注、最有影響力的研究進展。


拋開偏基礎和轉化研究的主旨報告不談,每年都有不少抗腫瘤創新藥物的研究數據值得關注。下面為大家梳理了過去十年榮登CSCO全體大會的新藥臨床研究,以窺歷史的痕跡。篇幅所限,僅選取部分報告作一簡評,搏諸君一笑。如有疏漏,敬請指正。



2012年:替尼大爆炸之初,多靶點TKI之年


坐上時光機,回到2012年。這一年的大會開幕式上,公布了首批「國家癌痛規範化治療示範病房」名單和授牌,宣布CSCO臨床腫瘤學研究專項基金和患者教育項目啟動,這也呼應了當年的會議主題——推廣國家規範,促進臨床研究。


彼時,全體大會尚未納入學術內容,藥物臨床研究相關的論文交流(Oral Presentation)散見於首日上午的五大分會場。



彼時,「替尼大爆炸」才剛剛開始——我國第一個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一代EGFR-TKI埃克替尼(2011年上市),與勃林格殷格翰首個腫瘤學藥物、也是國內首個獲批的二代EGFR-TKI阿法替尼(2017年上市)一起,掀開了精準靶向藥物永無止境的的內卷和進化之路。


彼時,多靶點TKI仍是「香餑餑」——全球首個獲批用於治療晚期胃癌的小分子抗血管生成靶向藥物嶄露頭角,然而今天看來阿帕替尼2014年上市後擴展適應症的腳步並不順利,直至今年1月才終於獲批了第二個適應症(晚期肝癌二線)。全球第一個、第二個獲批用於晚期腎癌治療的索拉非尼(2006年上市)、舒尼替尼(2007年上市),在經歷靶向藥物的黃金十年之後,現在也面臨著免疫聯合治療方案的衝擊。



2013年:創新難,持續創新更難


與2012年的五大分會場不同,2013年在四大分會場的基礎上特別設置了一個亞洲臨床腫瘤學聯盟學術專場 (FACO Symposium) ,國際化色彩日趨濃厚。



從原創論文交流來看,如何理解主題所強調的「持續創新」?——阿昔替尼與索拉非尼對照用於晚期腎癌二線治療,培唑帕尼與舒尼替尼對照用於晚期腎癌一線治療;連續兩年出現的替吉奧膠囊(S1)聯合方案、多西紫杉醇聯合卡培他濱……儘管沒有機制上的重大突破,研究者在不同瘤種、不同特徵人群、不同聯合方式的孜孜探索,在客觀上也為患者提供了更多選擇的餘地。



2014年:引進來,走出去


據不完全考證,2014年的CSCO年會首次在開幕式的基礎上增設全體大會(Plenary),並開創了沿襲至今的終身成就獎和年度成就獎頒獎環節。



彼時,奧希替尼還叫AZD9291,還在早期臨床探索階段,現場參會的人們,有多少持懷疑的審慎眼光?又有多少預料到它後來席捲各大頂刊、改寫臨床實踐的強勢勁頭?


國際視野如何拓展?無論阿法替尼的LUX-Lung 6研究,還是瑞戈非尼的CONCUR研究,均是對於外資大藥企全球大型III期研究的亞組分析解讀,大家通過CSCO這一重要窗口獲悉世界舞台上的研究者風采。


此外,令人驕傲的是,阿帕替尼治療晚期胃癌的全國多中心III期研究,促使中國學者2014年第一次站在ASCO大會上進行胃腸腫瘤領域研究的口頭報告。


一隻手引進來,一隻腳走出去。世界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2014年起,CSCO陸續開設國際專場,與ASCO、ESMO、IASLC等國際知名學會聯合舉辦(來源:CSCO二十周年紀念冊)



2015年:從「傳聲筒」到「發聲筒」


2015年,CSCO正式成為國家一級學會。同一年,CSCO開始主導編撰《中國臨床腫瘤學年度研究進展》,用事實和數據記錄中國臨床腫瘤學的編年史。


2015年,CSCO正式成為國家一級學會(來源:CSCO二十周年紀念冊)


吳一龍教授當年接受採訪時表示,CSCO要慢慢完成從「傳聲筒」到「發聲筒」的轉變,發出中國自己的「好聲音」。這一點,從全體大會精心挑選的三項高質量研究,即可見一斑。



針對東亞人群的JMIT研究,沒有使用含鉑複方藥物而是單用培美曲塞加上吉非替尼,在延長PFS的基礎上減少毒副作用、提高患者依從性,為EGFR突變患者的治療帶來新思維。


另外兩項CTONG-1102研究和FOWARC研究均由中國學者發起並開展,也分別在初治晚期NSCLC和局部進展期直腸癌領域作出了寶貴的探索。



2016年: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2016年起,CSCO發布了一系列惡性腫瘤指南,有效地指導了我國腫瘤醫生的臨床實踐,成為目前最具影響力的診療指南。


根據指南規範化的精細管理是一方面,基於生物標誌物細分人群的精準醫治理念也越來越受到關注。



且看當年入選全體大會的三項原創性研究,一個回應了肺癌醫生熱切關注的顱內疾病進展難題,一個靶向ROS1陽性NSCLC人群,一個靶向RAS野生型晚期結直腸癌患者。分型而治、精準醫療的火種,熊熊燃燒直至今日。


2016年9月,CSCO年會在廈門召開,17級颱風「莫蘭蒂」也擋不住大家學習的腳步(來源:DXY)



2017年:CSCO二十周年,里程碑新藥見證


1997年,中國抗癌協會臨床腫瘤學協作中心(CSCO前身)正式成立並舉辦第一屆年會。經風雨、見世面,一晃而至2017,CSCO已經走過了20年的歷程。這一年全體大會上的重磅研究,多少帶有一點里程碑的意味。



呋喹替尼是和記黃埔醫藥創立16年以來首個獲批的創新藥,也是首個從發現到3期臨床試驗均在中國成功完成的抗腫瘤新藥。十年磨一劍的FRESCO研究次年發表於《美國醫學會雜誌》(JAMA),2018年9月獲批上市,中國藥企攜手醫生的自主研發創新之路交出一份滿意的答卷。


至於二代EGFR-TKI達可替尼,則是另一種層面上的創新。據PI吳一龍說:「當年達可替尼由於毒性較大、療效沒有顯著優勢,美國輝瑞總部原本打算放棄。但從研究者的角度而言,達可替尼相比一代或三代TKI對EGFR的抑制更加廣譜,如果提早應用,抑制住可能產生耐藥的通路,療效潛力十分可佳。基於這樣的合理性假設,才開展了一線頭對頭對比吉非替尼的ARCHER 1050研究。」


由此可見,話語權不是說出來的,而是用實力一步一步鋪就而成。


CSCO二十周年回顧展(來源:醫師報)



2018年:免疫旋風來襲,原研熱度高漲


2018年6月15日,O藥在國內上市,成為國內首個獲批上市的PD-1抑制劑。不出意料,免疫治療的時代旋風也席掃了那一年的CSCO。



除此之外,中國自主創新抗腫瘤藥物安羅替尼、呋喹替尼、吡咯替尼也在2018年陸續上市,「以臨床價值為導向,加速中國原創腫瘤藥物的研發」為主題的CDE中國原創抗腫瘤藥專題論壇應運而生、人氣爆棚。


2018年CDE中國原創抗腫瘤藥專題論壇座無虛席(來源:CMT)


同樣是在2018年,CSCO新增了創新藥物臨床研究數據特別專場,主要是在研新藥在不影響保密的情況下,提前將Ⅰ期、Ⅱ期臨床試驗的初步結果在大會上公布,從而促進同行間互相學習,避免製藥企業產品重複開發、減少社會資源浪費。



2019年:本土數據,創新精準



這一年,經典方案和本土數據交相輝映——CHANGE-2研究利用中國人自己的數據,奠定了西妥昔單抗在頭頸部復發/轉移性鱗狀細胞癌(R/M SCCHN)一線治療的地位。


這一年,創新精準的理念遍地開花——FRESCO研究肝轉移亞組獲益突出,安羅替尼擴展至甲狀腺髓樣癌療效不俗。


毋庸置疑,最火的還是免疫治療。不過PD-1也並非戰無不勝,納武利尤單抗二線治療復發性SCLC的CheckMate-331研究就慘遭失敗。


2019年CSCO年會開幕盛況(來源:CMT)



2020年:國產PD-1崛起,生物類似物正當時


2020年,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打亂了所有人的節奏。CSCO大會也首次採用線上線下同步結合的方式,打造八天五地的「CSCO年會學術周"。


2020CSCO年會學術周線上開幕


這是艱難的一年,也是我國自主研發新藥「包場」的一年。



百濟替雷利珠單抗的RATIONALE-307研究,君實特瑞普利單抗的POLARIS-03研究——國產PD-1首次在CSCO全體大會正式亮相。


然而,正在為藥物可及性的改善而歡欣鼓舞之下,PD-1內捲來的如此猝不及防:醫保談判的殘酷令人唏噓,過度競爭的景象引發警惕。first-in-class藥物留給fast-follow藥物的機會窗口越來越短,「源頭創新」在各大場合被提及的次數越來越多。


另一方面,隨著越來越多的原研生物藥專利到期,生物類似藥逐漸呈現蓬勃發展之勢,復宏漢霖的貝伐珠單抗生物類似物HLX04就是其中一個典型的案例。



2021年:Biotech蓄勢待發,ADC浪潮來襲


即將召開的第二十四屆全國臨床腫瘤學大會暨2021年CSCO學術年會,除了依舊受疫情影響之外,尤其值得關注的是,全體大會日程里出現了兩個「陌生面孔」的早期臨床報告,均來自我國本土新興藥企。



MRG002是美雅珂在研的一款重組人源化抗 HER2 單抗-MMAE 偶聯物,即將公布在HER2 陽性晚期實體瘤患者的探索研究結果。值得一提的是,MRG002採取中美雙報策略,2020年5月已獲得美國FDA的IND批准進入HER2陽性胃癌/胃食管咽結合部癌的臨床研究。上海美雅珂目前是樂普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資子公司,樂普生物已於今年4月份遞交港股IPO申請。


Taletrectinib(AB-106)是一款NTRK/ROS1抑制劑,最初由日本第一三共株式會社研發,由我國葆元生物引進國內,並開始進行中國人群的Ⅱ期臨床試驗。本次會議即將公布AB-106治療ROS1陽性非小細胞肺癌II期TRUST研究的初步結果。


抗體偶聯藥物(ADC)、雙靶點小分子抑制劑,中美雙報、lincense-in…….未來的腳步似乎越來越近。


距離2021年CSCO年會開幕還有7天(來源:CSCO官網)



後記


十年的光陰一晃而過,從TKI靶向藥物、免疫治療到新型ADC藥物;從me-too、fast follow到me better、first in class;從外資藥企發起研究的中國亞組解讀,到本土藥企原研新藥的自主發起臨床試驗;從進口依賴、國產替代到中美雙報......CSCO歷年全體大會是一面無言的鏡子,折射出國內製藥企業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發展疊代,中國研究者自己的「好聲音」也越來越多。


至於未來將駛向何方?沒有人知道。就讓歷史告訴未來吧!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