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健康,做加法 | 這些胃病「知識」,是保「胃」健康大敵

康加號 發佈 2019-12-28T05:50:51+00:00

未病先防,健康中華。隨著醫學科普力度不斷加大,人們對胃部疾病已經非常熟悉,許多人還知道一些小偏方、小驗方,用以治療胃部的一些不適,對自己和家人的健康有很大幫助。但究竟哪些方法是科學有效的,許多人一知半解,甚至走進了誤區。下面我們就來說說關於胃病的認識誤區。誤區1.

未病先防,健康中華。

隨著醫學科普力度不斷加大,人們對胃部疾病已經非常熟悉,許多人還知道一些小偏方、小驗方,用以治療胃部的一些不適,對自己和家人的健康有很大幫助。但究竟哪些方法是科學有效的,許多人一知半解,甚至走進了誤區。下面我們就來說說關於胃病的認識誤區

誤區1.胃病不會傳染

20世紀80年代以前,如果有人說胃病會傳染,那麼必定會受到人們的嘲笑。隨著科學的發展與進步,醫學界逐漸認識到,某些胃病確實會傳染,比如導致消化道潰瘍、慢性胃炎的幽門螺旋桿菌是會通過唾液或飛沫傳染他人的。

誤區2.胃病和心理因素無關

胃病不僅是生理上的疾病,也和心理因素有關。脾氣暴躁、長期心情不好、壓力太大是造成胃病的因素之一。長期處於焦慮狀態的人更易患胃病。

誤區3.胃病患者要經常吃稀飯

過去主張胃病患者飲食以稀飯為主。實際上,稀飯未經咀嚼就吞下,沒有與唾液充分攪拌,得不到唾液中的澱粉酶的初步消化,加之稀飯水分較多,進入胃內稀釋胃液,這都成為引起稀飯不易消化的原因。


另外,喝稀飯使胃的容量相對增大,而所供熱量較少,不僅在一定程度上加重胃的負擔,而且營養相對不足。所以胃病患者不宜天天喝稀飯,乾飯只要細嚼慢咽,不僅對胃部無害反而會促進消化,對健康有利。

誤區4.胃病患者要忌辛辣

其實,低濃度的辣椒會增加胃黏膜的血流量,並會刺激胃黏膜合成和釋放攝護腺素,能有效阻止有害物質對胃黏膜的損傷,對胃有保護作用;大蒜則能部分殺滅胃內的幽門螺桿菌。

誤區5.生薑對胃病患者有益無害

適量的生薑可以達到暖胃增強胃黏膜的保護作用,胃病患者適當食用,確實可以達到治病養胃的效用。另外,很多人都認為喝生薑水可以暖胃,這種方法偶爾用之未嘗不可,但不可長期應用。

這是因為生薑屬於刺激性食物,胃病患者若喝大量的生薑水會刺激胃黏膜分泌過多的胃酸,從而可加重反酸、胃痛等症狀。

誤區6.冷飲能緩解胃熱、燒心等症狀

吃冷飲會使胃內溫度快速下降,導致胃腸道血管收縮,影響胃液、胃蛋白酶等消化物質的分泌,蠕動的消化工作也會暫時「罷工」,這樣就很容易造成積食腹脹;同時不利於營養物質的吸收,比如蛋白質、鐵等營養的吸收和胃液分泌密切相關;大量冷飲還會稀釋胃液,降低胃酸的殺菌能力。

誤區7.胃病患者要少食多餐

有些胃潰瘍患者會堅持「少食多餐」的飲食原則。然而,最新研究表明,食物進入胃內,本身對胃黏膜就是一種刺激,不僅會促使胃腸蠕動加快,而且會使胃酸及胃蛋白酶分泌增加,對潰瘍病的癒合無益。

目前主張潰瘍患者的飲食要定時、定量,避免飢餓和飽餐。

誤區8.牛奶對胃病患者有益

傳統的觀念認為牛奶能中和胃酸,對消化性潰瘍的康復有幫助。然而最新研究表明,牛奶能促進胃酸分泌。有報告說,飲牛奶後胃酸分泌增加30%。

因此,消化性潰瘍患者和飲牛奶後即出現腹瀉的人都不宜喝牛奶。而酸奶中含較多的乳糖酶,容易被消化和吸收,對消化性潰瘍無不良反應。

免責聲明:本頭條號致力於大眾健康知識傳播,內容根據公開資料編輯,版權歸原作者;如有侵權,請在線留言刪除。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