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質疏鬆「天敵」被發現,經常泡點喝,骨密度穩增,骨頭硬邦邦

藥劑師小田 發佈 2019-12-23T01:51:27+00:00

骨質疏鬆的概念最早作為骨質減少的一種疾病在1885年首先提出。直到1990年在丹麥舉行的第三界骨質疏鬆研討會上,骨質疏鬆才有一個明確的定義,並且得到了世界的公認。即原發性骨質疏鬆症是以骨量減少、骨的微觀結構退化為特徵,致使骨的脆性增加以及容易發生骨折的一種全身性骨骼疾病。

骨質疏鬆的概念最早作為骨質減少的一種疾病在1885年首先提出。直到1990年在丹麥舉行的第三界骨質疏鬆研討會上,骨質疏鬆才有一個明確的定義,並且得到了世界的公認。即原發性骨質疏鬆症是以骨量減少、骨的微觀結構退化為特徵,致使骨的脆性增加以及容易發生骨折的一種全身性骨骼疾病。

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但人們攝取鈣量偏低,而蛋白質攝入過多,這是導致骨質疏鬆的重要不利因素,對於許多中老年朋友來說,一旦察覺腰背部疼痛加劇,可能是已經患上骨質疏鬆,所以骨科醫生建議,骨質疏鬆的預防要從青少年抓起。

骨質疏鬆的危害人群是誰?

像許多疾病一樣,骨質疏鬆的發生也有「易感人群」。引起骨質疏鬆發生的因素可歸結為兩大方面:即可控因素和不可控因素。

可控因素:

  • 生活習慣:像抽菸、酗酒、過度飲用咖啡及碳酸飲料都會影響鈣在骨骼的沉積及保持,更容易引發骨質疏鬆。
  • 光照:長時間生活在光照不足的環境中,會造成維生素D的缺乏,從而導致骨質疏鬆的易發。
  • 低體重:身材瘦小的人骨骼承重的刺激小,不利於刺激鈣在骨骼內的沉積,所以體重輕的人骨峰值密度相對較低。
  • 雌激素低下:對女性來說雌激素是影響骨密度的重要物質,雌激素的水平下降可能會導致骨骼礦化不良,易於發生骨質疏鬆。
  • 藥物:有些影響內分泌或干擾鈣吸收及沉積的藥物,如皮質醇、抗癲癇藥物、甲狀腺素、肝素等,都是容易誘發骨質疏鬆的因素。
  • 疾病:多發性骨髓病,甲亢、庫欣綜合徵、胃切除手術後等也是骨質疏鬆的易感因素。
  • 飲食:飲食中長期缺乏鈣和維生素D。

不可控因素:

  • 年齡:隨著年齡的增加,所有人發生骨質疏鬆的機率都會增加,只是不同的人群所增加的幅度不同而已。骨質疏鬆症是絕經後婦女和老年人的一種常見病及多發病,由於45歲以後,成骨細胞活性下降,骨量開始降低。
  • 女性絕經:絕經後的雌激素大幅度下降,出現一個骨量快速丟失階段,骨質疏鬆發生率也會增加,同樣絕經期後女心骨折的危險率是男性的3倍之多。
  • 基因:經過研究對比發現,白種人和黃種人罹患骨質疏鬆的危險要高於黑人,出去飲食、地域和光照等因素外,遺傳因素也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 母系家族史:血緣關係較近的母系親屬中有孤植樹拴著或髖部骨折發生的人更易患骨質疏鬆。

該如何預防骨質疏鬆?

據統計資料顯示,髖骨骨折在1年內有12%~40%的患者死於各種併發症,存活著有50%行動不便,所以防治骨質疏鬆的目的應該以提高骨密度,預防骨折為目的。

目前臨床上效果比較好的就是通過補充硫酸補骨脂的方式來提高骨密度,因為硫酸補骨脂中富含軟骨素和淫羊藿苷,能夠促進軟骨細胞再生與修復,同時能促進肝腎功能對鈣的吸收利用率,從而起到促進骨形成抑制骨吸收的雙重抗骨質疏鬆作用。另外補骨脂具有調節雌激素平衡的作用,對女性骨質疏鬆患者來說,經常服用,可延緩絕經後骨質疏鬆的發生率。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