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關節韌帶做完手術之後,恢復時間軸你知道嗎?6個階段詳細講解

掰腿老黃 發佈 2019-12-19T10:17:09+00:00

膝關節前交叉韌帶損傷後,根據我們的經驗,如果說在你術後早期就介入合理的康復的情況之下,大概是下面這個情況。一、術後一個月在第一個月左右的時候,就可以恢複比較正常的步態。也就是說你正常走路 基本上是看不太出來了。1、術後第一周以功能鍛鍊為主。

膝關節前交叉韌帶損傷後,根據我們的經驗,如果說在你術後早期就介入合理的康復的情況之下,大概是下面這個情況。


一、術後一個月

在第一個月左右的時候,就可以恢複比較正常的步態。也就是說你正常走路 基本上是看不太出來了。

1、術後第一周以功能鍛鍊為主。練習踝泵運動;術後2-3天就可以練習伸膝運動,直腿抬高運動,繃緊大腿運動,屈膝運動等功能訓練;可讓專業的醫生適當活動髕骨,有條件的可在康復科進行CPM訓練。


2、術後2-3周繼續以上練習,視情況增加俯臥屈膝運動,加強伸膝肌肉力量訓練,抗組的踝泵運動,勾腿訓練。

3、術後4-6周可增加俯臥屈膝,站位屈膝,俯臥抬腿訓練,髖關節的內收外展後伸的抗組訓練,微蹲訓練,股四頭肌抗組訓練,胭繩肌抗組訓練,負重及平衡訓練。


二、術後兩個月

在第二個月左右的時間,完成上台階是沒有太大問題的。

可增加抗阻訓練,平衡訓練,上下台階訓練,股四頭肌耐力訓練,蹲起訓練,本體感覺訓練,重心轉移訓練,步態訓練等。


三、術後3個月

在第三個月可以完成下台階。在第12周的時候,同樣大部分人如果你力量和角度比較好的,也能完成一些輕度的慢跑的運動。

要求主動屈伸膝角度基本與健側相同,且無明顯疼痛。每日俯臥位屈曲使足跟觸臀部,持續牽伸10分鐘/次。開始跪坐練習,蹬踏練習。

四、術後4~5個月

在第四、五個月的時候就可以參加一些無對抗情況下的體育活動了。比方說上籃球場上 運運球 投投籃 或者簡單的做傳球,這都沒有什麼太大問題了。足球的話上去顛顛球、跑一跑,傳球也沒有太大問題了。


注意:此期間重建的韌帶尚不足夠堅固,故練習應循序漸進,不可勉強或盲目冒進。且應強化肌力以保證膝關節在運動中的穩定及安全,必要時可戴護膝保護,但只主張在劇烈運動時使用。

五、術後6個月

在第六個月的時候,這個時候可以進行一些簡單的對抗。這個時候韌帶的纖維化已經初具成效了,但不要說是全力地去對抗,同時這個階段也建議大家 持續地進行一些專項的訓練。

六、術後9個月

九個月之後韌帶的強度基本上就足夠你用了。但是同樣的在這個階段,雖然你可以去運動打對抗,但是記住我們的前提是在你嚴格訓練的基礎之下才能完成這樣的時間軸。


此期間目的是全面恢復運動或劇烈活動。強化肌力,及跑跳中關節的穩定性。逐漸恢復劇烈活動。通過測試,患健關節活動度達正常,肌力達健側85%以上,則可完全恢復運動。

七、術後常見問題解答

1)膝蓋後方疼痛。現如今前交叉韌帶重建術中自體韌帶重建術一般取自體繩肌腱。術後的疼痛來自於取肌腱的疼痛,表現為大腿後方疼痛或膝關節後方疼痛。此類疼痛可持續1周左右,也有患者無此類疼痛。若膝關節後方出現皮下淤血,輕微壓痛,無明顯腫脹,屬於正常現象,一般術後一周出現,持續3-4周。

2)體溫升高。術後體溫會出現輕度升高,在38℃以內,屬於正常情況。

3)關節腫脹。術後會有一定程度的關節腫脹,因軟骨等損傷程度不同,腫脹程度也不一樣,較輕的患者在術後4-6周腫脹會好轉,一般在術後3個月可以消腫。

4)內踝淤血。此種情況會在術後7-10天出現,持續3-4周。可加強踝泵運動5)行走不利。一方面由於膝關節伸直角度不夠而導致的行步態,另一方面由於膝關節周圍肌肉萎縮,力量不夠而導致「拖後腿」的步態。行走困難還有一因素是手術合併軟骨修復,半月板縫合手術等,負重走路較一般重建術延後。

#清風計劃#



膝關節術後的患者,對於手術後各個階段比較迷茫,或者由於一些原因無法每次都去醫院練習康復,查詢網上信息不全面,也不安全,也不知道在家如何練習?可以參考以下專欄:

我會為用精鍊的內容為大家講解:

前交叉韌帶受傷後各個階段(已更新到:前2周、2周-4周、一個月)應該怎麼練康復?

患者通常會走哪些彎路?

哪些動作可以預防血栓、肌肉萎縮、瘢痕等併發症?

手術前如何如何練習肌肉?

關節活動度如何練習?每天練習次數是多少?在家怎麼練習?

並且還會為大家分享一套在北京大學第三醫院(三甲醫院,運動醫學研究所是中國最早成立、國內唯一的中國奧委會指定運動員傷病防治中心)和自己多年接診實踐中總結的康複流程,為大家參考!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