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肝知識預防科普和深入懂得傳播途徑

小番健康 發佈 2020-03-02T11:07:27+00:00

B肝預防科普,深入了解急慢期特點,不同情況轉歸方向不同最新版的《慢性B肝防治指南》,不再提及B肝病毒攜帶者。

從B肝感染者細分上進行觀察,其實可以主要分為B肝病毒攜帶者和慢性B肝患者(CHB),醫學上主要針對攜帶者體內缺乏良好應答和免疫功能不健全,提倡定期密切監測病情為主;針對慢性B肝患者提倡及時抗病毒治療。

B肝預防科普,深入了解急慢期特點,不同情況轉歸方向不同

最新版的《慢性B肝防治指南》,不再提及B肝病毒攜帶者。因為B肝病毒攜帶者數量很多,其中有些人屬於非活動性B肝,主要指針是肝功能長期穩定正常,HBV-DNA陰性,只有B肝表面抗原呈陽性。這種非活動性B肝轉歸是好的,通常也不會有肝炎活動的持續進展。

B肝病毒攜帶者當中,還有活動性B肝,與非活動性B肝主要區別就是HBV-DNA是陽性的。DNA病毒是針對B肝病毒脫氧核糖核酸檢測技術,DNA陽性顯示體內B肝病毒載量高,具有較強傳染性。所以,現代醫藥技術也提倡通過HBV-DNA結論來判斷體內病毒複製水平,過去主要是通過B肝兩對半中的e抗原陽性。

對活動性B肝是必須長期跟蹤指標,密切監測B肝病毒標誌物變化的。我們回到B肝最初的話題,什麼是B肝呢?俗稱的B肝,是由於B肝病毒HBV引起的,它是主要通過人體的血液、體液、唾液等等進行傳染的。B肝主要分急性B肝和慢性B肝,急性B肝就是處在B肝急性期,通常不會超過半年。

需要認識到,傳染病處在急性期都是具有一定傳染的,包括人體的唾液、體液以及血液的接觸之後,B肝病毒HBV都可以直接感染。在眾多B肝感染者當中,我們重點觀察那些不容易通過當今前沿醫藥水平實現治癒的。小番健康提醒,目前藥物學研究發現,有很多B肝感染是從母嬰傳播而來,當中也有極少數屬於父嬰傳播。

母嬰垂直傳播,主要發生在圍產期,即通過宮內感染或者是產道發生感染。國內大多B肝感染者屬於這種傳播途徑而來,除母嬰垂直傳播外,還有血液傳播、家庭密切接觸甚至是醫源性傳播。比如,在公共場所需要注意個人衛生,避免共用刮鬍刀、牙刷以及個人私密物品。通過讀懂B肝能夠傳播的途徑,也就明白B肝病毒可以有哪些方式進行傳染。

小番健康前面也介紹,母嬰垂直傳播是B肝病毒感染重要途徑之一,也是導致今後B肝慢性化發病的主要原因,有許多醫療數據支持這種觀點。目前國內在阻斷B肝病毒母嬰傳播已經做得很好,除母嬰傳播外,小番健康建議,只要儘可能的減少與血液或分泌物污染的直接接觸,基本上能夠最大程度減少B肝傳播發生。

生活密切接觸條件下,最好是接種B肝疫苗,並觀察已經產生保護性抗體。對B肝易感群體的保護也相當關鍵,B肝易感主要是針對免疫力無法徹底清除體內B肝病毒的情況,包括新生兒、兒童、老年人以及免疫低下人群,如果需要接觸B肝感染者,要預防水平傳播,這種情況還是建議B肝易感者通過接種B肝疫苗進行預防。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