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後,菖始生。菖蒲——還是端午節很受歡迎的要藥,辟邪除穢

北中健康 發佈 2019-12-22T02:01:45+00:00

作為菖蒲,指的是天南星科菖蒲屬低矮草本植物,其中菖蒲屬在我國有7個品種和兩個變種,分別是水菖蒲、石菖蒲、錢菖蒲、長苞菖蒲、茴香菖蒲、寬葉菖蒲、香葉菖蒲以及兩變種細葉菖蒲、金邊菖蒲,而在其中,能用做文房觀賞的一般為石菖蒲、錢菖蒲、金邊菖蒲三種,作為藥用的一般為水菖蒲和石菖蒲兩種,其

菖蒲先百草於寒冬剛盡時覺醒,因而得名。菖蒲「不假日色,不資寸土」、「耐苦寒,安淡泊」,先民崇拜該草類,把菖蒲當作神草。《本草·菖蒲》載曰:「典術云:堯時天降精於庭為韭,感百陰之氣為菖蒲,故曰:堯韭。方士隱為水劍,因葉形也」。人們在崇拜的同時,還賦予菖蒲以人格化,把農曆 4月 14日定為菖蒲的生日,「四月十四,菖蒲生日,修剪根葉,積海水以滋養之,則青翠易生,尤堪清目。」

古人蒔養菖蒲的方法更為絕妙:「以砂栽之,至春剪洗,愈剪愈細,甚者根長二三分,葉長寸許。」利用它直線的葉片,表現出初夏的清涼感覺。在公元前 6世紀之前的《詩經》中,就有「彼澤之坡,有蒲與荷」的記載,在《禮記·月令篇》中亦有「冬至後,菖始生。菖百草之先生者也,於是始耕」的記載。

歷代文人也多有吟詠石菖蒲的詩作,如詩人杜甫的「風斷青蒲節,碧節吐寒蒲」,姚思岩的「根盤龍骨瘦,葉聳虎鬚長」,陸遊的「根盤葉茂看愈好」等詩句,都描繪了石菖蒲盤根錯節,葉纖細多節、青綠可愛之態,置案頭清供,當然瀟洒有情趣。

此外有詩人戚龍淵作詩云:「一拳石上起根苗,堪與仙家伴寂寥,自恨立身無寸土,受人滴水也難消。」更是寫出了石菖蒲盤根結節屹立於山岩石縫之中的風骨氣節。在中醫中藥方面石菖蒲於《本經》之首,謂其有「主風寒濕痹,咳逆上氣,開心孔,補五臟,通九竅,明耳目,出音聲,主耳聾,……,久服輕身,聰耳明目,不忘,不迷惑,延年,益心智,高志不老。」其味辛性溫,入手少陰、足厥陰之藥,有馨香彌滲之氣,具行散開豁之力,芳香化濕、醒脾健胃,化濁祛痰、益心寧神,為宣痹通絡,聰耳開竅之要藥。

歷代醫家用之治癲癇、痰厥、熱病神昏、健忘、中風失語、耳鳴驟聾,氣閉耳聾,心胸煩悶,胃痛,腹痛等疑難病症。用於中風患者有益智醒腦,定志寧神,通關復甦之效。中風患者不單是中臟腑的有神志不清,甚至昏迷不醒的症狀,這屬於重症患者,中經絡者也有腦絡痹阻不暢,頭暈頭痛,健忘,失語等症,還有部分患者後遺精神萎靡,耳鳴,心煩等症,也可使用石菖蒲治療。

作為菖蒲,指的是天南星科菖蒲屬低矮草本植物,其中菖蒲屬在我國有 7個品種和兩個變種,分別是水菖蒲、石菖蒲、錢菖蒲、長苞菖蒲、茴香菖蒲、寬葉菖蒲、香葉菖蒲以及兩變種細葉菖蒲(水菖蒲變種)、金邊菖蒲(石菖蒲變種),而在其中,能用做文房觀賞的一般為石菖蒲、錢菖蒲、金邊菖蒲三種,作為藥用的一般為水菖蒲和石菖蒲兩種,其他甚少入藥,而所有的菖蒲都有一個習俗,那就是在端午節,民間之掛在門上辟邪之用。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