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物皆可冰淇淋?新鮮感與安全需要兼得

消費日報網 發佈 2020-05-14T11:34:29+00:00

隨著氣溫攀升,各類奇葩口味的冰淇淋又一次成群結隊地出現在消費者視野中。近年來,在網紅概念的影響下,冰淇淋產品在口味、顏色、外型甚至食用方式上大下功夫,年年推出奇葩新品。那麼,商家用奇葩口味做噱頭,是否真的能吸引消費者呢?


隨著氣溫攀升,各類奇葩口味的冰淇淋又一次成群結隊地出現在消費者視野中。近年來,在網紅概念的影響下,冰淇淋產品在口味、顏色、外型甚至食用方式上大下功夫,年年推出奇葩新品。

那麼,商家用奇葩口味做噱頭,是否真的能吸引消費者呢?

首先,在口感上,奇葩冰淇淋打破傳統甜膩口味,讓消費者的獵奇心理得到了滿足。筆者在有關於冰淇淋口味的徵集帖上也看到,不少消費者是希望自己心中所想的口味能夠被專業生產方採納並批量生產的。

其次,在產品宣傳上,奇葩口味的冰淇淋多走咸、辣路線,在減糖風流行的當下,這樣的「鹽味」零食無疑會更受關注。筆者了解到,不止是冰淇淋,酸奶也推出了「咸」「辣」「苦」三種新口味。

其三,在食用體驗上,奇葩冰淇淋還增加了社交屬性,對於普通消費者而言,相比較去網紅景點旅遊、到網紅餐廳吃飯,打卡一支幾元到幾十元不等的奇葩冰淇淋或許來得更加容易。

一支冰淇淋,既滿足了自己的口舌之欲,又贏得了與大眾討論時的發言權,何樂而不為?

但是,靠奇葩博取關注的冰淇淋,能否得到長遠發展?筆者認為這一問題有待觀察。

「奇葩」兩字本身帶有的雙刃劍屬性,會讓產品生存周期縮短。因為奇葩,有話題度,企業就有足夠的噱頭用來營銷,能更廣地抓住普通消費者的眼球,更快地吸引他們購買嘗試,從而順利「出圈」。但同時,極高的社會關注度也會讓消費者對產品的品質要求更為嚴苛,消費者不愉快的體驗、生產企業一次負面新聞的出現,都容易引起消費者對產品的恐慌和抵制。如2019年奧雪的雙黃蛋冰淇淋,產品推出時刷屏各大社交軟體,還以5元至5.8元的單價,實現半年銷售額約4000萬元,可謂生意紅火。但下半年一起「菌落總數和大腸桿菌群超標」的抽檢報告,一度將「雙黃蛋」擋在了酷暑消費市場之外。雖然廠家深夜緊急回應,該批次產品出廠質量檢驗合格,是由於零售終端運輸、存儲不當,造成產品污染,但已經引起的恐慌和誤解並不能輕易消除,至今在網上仍能看到「『雙黃蛋』雪糕能吃嗎?」的提問。和「雙黃蛋」有著同樣遭遇的還有椰子灰冰淇淋。

奇葩產品在保證產品獨特性的同時,很難兼顧產品食用的安全性。筆者了解到,傳統冰淇淋生產過程包括,原料混合、過濾、均質、殺菌、冷卻、添加香料、成熟、凝凍、充填、硬化、包裝、貯藏等多個步驟,其中傳統冰淇淋在原料混合這一步時,是用牛乳、脫脂乳、煉乳等,再將砂糖、乳粉、乳化劑等固體原料在另一容器里加水攪拌。而在產品中加入了其他「食材」的產品,例如東北鐵鍋燉中加入的肉鬆、香蔥、孜然等產品,如果仍用同樣的生產方式,是否會對產品的安全產生影響,現在並沒有明確數據。同時,由於奇葩冰淇淋宣傳的著力點在於打破傳統甜酸口味,營造「萬物皆可冰淇淋」的趨勢,在食材配比是否科學、一般的生產流程能否保證食品安全、花哨配置是否有安全隱患等問題上往往不加以重視,如此前流行的煙霧冰淇淋,使用液氮製作,雖無毒副作用,但食用時存在凍傷風險。蘇格蘭一家咖啡廳推出的「魔鬼之息」辣味冰淇淋,辣度指數超過了150萬史高維爾辣度單位,更是號稱要立下「生死狀」才能吃。

筆者認為,在當今網際網路社會,企業可以利用奇葩口味冰淇淋打開夏季冷飲市場上,實現消費者對美好生活的嚮往,給整個冰淇淋市場注入新的血液,但如果希望產品能長遠發展,還需要在品質和生產方面嚴格把關。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