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肌無力的發病原因都有哪些?

痿症專家劉泉鵬 發佈 2020-04-24T03:50:50+00:00

出生後,在後天的成長過程中,由於營養不良,臟腑、經絡、骨骼、肌肉得不到應有的濡養,出現發育不良;作息不規律,過度的勞累,機體得不到有效的休息;飲食不慎,致吐泄過多,耗傷津液;七情不調,生活學習工作過程中,不能很好的暢調情緒,致使五志過極化火,損傷人體正氣。

重症肌無力(MG)是一種由神經肌肉接頭傳遞功能障礙的獲得性自身免疫性疾病,病變部位在神經-肌肉接頭的突觸後膜,該膜上的乙醯膽鹼受體(AchR)受到損害後,受體數目減少,臨床主要表現為部分或全身骨骼肌無力和易疲勞,活動後症狀加重,經休息和應用膽鹼酯酶抑制劑治療後症狀減輕。重症肌無力的發病率為(0.5~5)/10萬,患病率為10/10萬。

中醫認為重症肌無力的病因:

1、先天不足。人自受精開始,來自父母的先天精氣不足,在孕育的過程中又由於各種原因吸收的精元物質不足,如母體營養不良、患病、久病、接受外科手術,或有不良嗜好等導致出生時就是精氣不足的體質。這為以後的發病埋下了伏筆。有的甚至一出生就患病,或者10歲以下就患病。

2、後天失養。出生後,在後天的成長過程中,由於營養不良,臟腑、經絡、骨骼、肌肉得不到應有的濡養,出現發育不良;作息不規律,過度的勞累(包括過度的工作,過度的性生活等),機體得不到有效的休息;飲食不慎,致吐泄過多,耗傷津液;七情不調,生活學習工作過程中,不能很好的暢調情緒,致使五志過極化火,損傷人體正氣。長久以往,導致臟腑、經絡、形體出現嚴重的供養不足。

3、外感六淫邪氣。部分人由於體質差,經常出現各種感染;或直接受過外傷如車禍、刀刃、蟲獸咬傷;或患有大病、重病、久病,又加上失治誤治,或經歷大的手術,病後又失於調養,導致臟腑經絡形體供應不足或直接受損。

4、飲食攝生不慎。女性由於妊娠、流產次數太多;或孕齡期月經不調,更年期出現崩漏,導致血不循經,元氣大傷;或有不良的嗜好,如吸菸,酗酒,不潔性生活等;或服用某種藥物等導致正氣虛損,臟腑經絡形體供應不足或直接受損,從而誘發重症肌無力。

溫馨提示:肌營養不良症主要是由於遺傳因素引起的肌肉變性疾病,另外,除遺傳因素外,患者自身基因突變也可導致本病發生。臨床以進行性的肌肉萎縮無力為主要臨床表現。目前雖然很多學者對肌營養不良症的病因及發病機理進行了探索,但至今仍不清楚。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