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連線 | 支修益教授:肺癌患者如何度過新冠肺炎疫情期?

學會之聲 發佈 2020-03-04T13:56:18+00:00

中國老年學和老年醫學學會常務理事支修益教授指出,從目前疫情數據來看,合併有基礎疾病和慢性疾病的中老年人是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高危人群,肺癌患者中中老年居多,也是屬於高危易感人群,他們的機體抵抗力和免疫力低下,因此要非常警惕新冠病毒肺炎的侵襲。


「肺癌患者屬於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高危易感人群,所以要比一般人更加重視防護工作。」中國老年學和老年醫學學會常務理事支修益教授指出,從目前疫情數據來看,合併有基礎疾病和慢性疾病的中老年人是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高危人群,肺癌患者中中老年居多,也是屬於高危易感人群,他們的機體抵抗力和免疫力低下,因此要非常警惕新冠病毒肺炎的侵襲。


本期專家:支修益教授

l 中國老年學和老年醫學學會常務理事

l 首都醫科大學肺癌診療中心主任

l 宣武醫院胸外科首席專家


就診:不需要一發熱就去發熱門診

「發熱對肺癌患者來說,其實是一個比較常見的臨床症狀。」支修益教授指出,特別是確診中心型肺癌的患者,往往會合併有阻塞性肺炎或肺不張等病症,就會出現發熱症狀。此外,很多晚期肺癌患者也會有腫瘤熱。所以一定要注意鑑別產生髮熱的原因。如果已經確診肺癌的患者近期出現發熱症狀,建議首先要跟自己主管醫生聯繫,請主管醫生根據實際病情提出個體化的診療建議。

「如果確認自己這段期間一直宅家過年沒有外出,沒有流行病學相關的接觸史,有可能就是風寒感冒或流感,或是阻塞性肺炎或化放療導致的毒副反應,那麼就可以先常規對症治療,不要急於去定點醫院的發熱門診。否則倒有可能增加自己感染新冠病毒的機會。」支修益強調,這樣的肺癌患者要先去腫瘤內科、呼吸科或胸外科就診,排查發熱原因。

如果患者的確是密切接觸者,出現發熱症狀後則要先與社區街道辦事處取得聯繫,就近選擇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或附近定點醫院就診。疫情期間,外地的肺癌患者更沒有必要因發熱或其他不適症狀到北京就診,遠郊區縣的肺癌患者也不必要到市區大醫院就診,就近就醫就可以。


治療:視情況做好治療計劃

「疫情期間不出門、少到醫院去是對的。但是對於已經確診肺癌需要手術的患者,需要定期按期化療的肺癌患者,依然需要定期去醫院接受治療。」目前,全國除湖北地區以外的綜合醫院和腫瘤醫院的腫瘤醫生一般已經開始正常接診,並且像惡性腫瘤化療的病房或日間化療病房等並不占用太多的醫療防護資源。因此,已經確診了肺癌的患者,如果已經有化療、手術等計劃,還是建議要按照計劃照常進行,不要自行延期或者推遲,以免耽誤病情,畢竟目前還不清楚疫情什麼時候出現拐點。

「再具體來說,如果有基因突變的非小細胞肺癌患者是需要定期到醫院領取靶向藥物等口服藥物,疫情期間可以讓家屬在做好防護、帶上病人病歷資料去醫院主管醫生領取。即使是需要住院化療、輸液打針,化療方案也多是21天或28天一次的方案,也不需要病人天天跑醫院,北京各大醫院腫瘤病房或日間化療病房都會採取安全防護措施,患者也不用擔心增加感染新冠病毒風險。」支修益提到,目前,各醫院門診病房對於新型冠狀病毒的消防控工作非常嚴格,患者完全可以放心地前往醫院治療。考慮到這次疫情正值寒冬臘月,肺癌患者抵抗力低下,容易感染病毒,因此去醫院之前最好做到提前預約,建議採取錯峰就診和治療,尤其是避開上午八九點鐘尖峰時段到醫院去,儘可能減少交叉感染機會。

不過,有一種情況並不建議頻繁就診。比如因為發熱做了胸部CT檢查,影像科報告上顯示肺部有小結節或磨玻璃陰影的人,沒有必要急於繼續複查或即刻手術。「初次行胸部CT檢查發現的肺內亞厘米小結節90%以上是良性的,也不需要手術治療,在這次疫情還沒有出現拐點的時候,我建議等半年以後再複查胸部CT也不遲,肺小結節或磨玻璃病變不會在幾個月的時間裡就快速演變成肺癌。也許肺小結節這些年來一直就存在於肺部,只是首次做胸部CT檢查才被發現而已。

居家:做到這幾條增強免疫力

「對有肺部疾病特別是肺部腫瘤的中老年人朋友,少出門、戴口罩、勤洗手、多消毒這四點更要嚴格做好,此外需要強調的是,肺癌患者在這段時間能不外出,就不要外出。」支修益指出,放假期間老年人往往也是親戚朋友晚輩兒女來家拜訪的對象,還是建議肺癌患者避免家庭聚會,建議電話、微信拜年。疫情期間最好也不要接訪外地的親戚。

正常情況下,腫瘤患者在治療間歇期和康復期都需注射包括胸腺五肽、日達仙等用於提高機體免疫力的藥劑,目前這類輔助藥物沒有口服劑型,因此要定期到醫院注射。「疫情期間,這些藥劑可以暫停注射,不會影響病情進展。」支修益解釋,這些提高免疫功能的藥物並非一定要打。目前最好的提升免疫力的方法還是規律生活、正常飲食、保障充足睡眠,疫期期間交通不便,且提倡居家隔離,腫瘤患者儘量不要到人群集聚地帶,暫時不打也沒關係。

不少肺癌患者面對新冠疫情都不免有些慌張,支修益教授對此指出,思想和行動上更加重視疫情是對的,但心理心態上不要過度恐慌,不要太緊張。「我想對肺癌患者們說,你們既然有勇氣面對腫瘤尤其是惡性腫瘤,就不要過度懼怕新型冠狀病毒,情緒上一定要放鬆,千萬不要過度焦慮、煩躁。不然還沒等感染新冠病毒,可能就先被自己嚇倒了。」支修益建議,目前很多腫瘤醫生和胸外科呼吸科都開展了線上諮詢和網上會診,肺癌患者如果有心理困擾,可以主動聯繫自己的主管醫生或心理醫生尋求幫助。


疫情期間,支修益教授結合自身特點和實際工作,在抖音、西瓜視頻、阿里健康、百度等平台進行了在線直播,想要了解更多內容,可關注「學會之聲」公眾號進入後台留言,即可獲取你想要的內容!

我們會繼續連線更多的學會專家,解讀大家所關心的健康問題,請繼續關注中國老年學和老年醫學學會,關注「學會之聲」!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