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種3D列印髖臼杯產品的比較分析

3d科學谷 發佈 2020-02-03T08:30:04+00:00

評估外表面特性與內部表面特徵研究團隊發表了題為Comparativeanalysis of current 3D printed acetabular titanium implants 的論文。

2007年,義大利外科醫生在植入物製造商Lima與EBM 3D列印設備製造商Arcam 的協助下,植入了世界上首個3D列印髖臼杯-Delta-TT。發展至今,僅通過Arcam 3D列印設備製造的髖臼杯就已超過10萬個。在我國已獲得3D列印植入物醫療器械註冊證的兩家骨科植入物製造商,也分別擁有3D列印髖臼杯產品。3D列印髖臼杯產品的產業化之路已打開。

基於粉末床熔融工藝的金屬3D列印技術能夠製造具有不同特徵和複雜多孔結構的髖臼杯植入物。無菌性鬆動是髖關節翻修手術失敗的常見原因之一,3D列印髖臼杯的主要臨床原理或優勢是,與傳統方式製造的髖臼杯相比提供增強的骨固定。

來自英國倫敦大學骨科學與肌肉骨骼科學研究所等機構的研究團隊,針對三種不同的3D列印鈦合金髖臼杯進行了分析,為製造商和醫療器械監管機構提供有助於構建相關證據的研究方法。

評估外表面特性與內部表面特徵

研究團隊發表了題為Comparative analysis of current 3D printed acetabular titanium implants 的論文。論文中指出,目前現有3D列印髖臼杯植入物的研究限於早期至中期的臨床結果,而用於評估3D列印植入物的獨立分析方法較少。

此項研究比較了三種不同的3D列印鈦合金髖臼杯設計,研究目標包括髖臼杯的外表面特性與評估內部表面的特徵。

研究中使用的三種3D列印髖臼杯。來源:link.springer.com

研究團隊所對比的三種3D列印植入物為:

  • Delta TT(義大利,Lima Corporate,圖a)
  • Mpact 3D Metal(瑞士,Medacta,圖b)
  • Trident II Tritanium(美國, Stryker,圖c)

以上3D列印植入物均為標準產品,不是患者匹配型產品,列印材料均為Ti6Al4V粉末,其中Stryker的Trident II Tritanium 產品採用的3D列印技術為選區雷射熔化,直徑54 mm,具有5個螺孔;其餘兩種髖臼杯採用的3D列印技術為電子束熔融(EBM),直徑均為58 mm,分別具有3和17個螺孔。

點陣結構與杯壁測量參數。來源:link.springer.com

研究團隊使用掃描電子顯微鏡(SEM)分析了3D列印髖臼杯的外表面,並使用微計算機斷層掃描(micro-CT)評估了點陣結構的臨床相關形態特徵,還測量了與杯壁有關的尺寸(實心,晶格和總厚度),用坐標測量機(CMM)和光學輪廓儀分析杯內表面的圓度和粗糙度。

三種植入物micro-CT 結果。來源:link.springer.com

對3D列印髖臼杯植入物外表面的測量包括:多孔結構孔隙率,孔大小,支柱厚度。

掃描電鏡顯示所有髖臼杯上的鈦珠均部分熔化,在Trident II上明顯較小(27μm〜70μm,p <0.0001)。研究團隊發現進行對比的三種植入物孔徑分布不同,Trident II,Delta TT和Mpact的中值分別為0.521、0.841和1.004 毫米。Trident II的多孔性(63%,p <0.0001)也明顯少於其他(Delta TT 72.3%,Mpact 76.4%),並顯示了杯壁最薄的點陣區域(1.038 mm,p <0.0001),而Mpact表現出較厚的實心區域(4.880 mm,p <0.0044)。研究團隊發現杯的內部表面具有相似的圓度和粗糙度。

有關此項研究的詳細信息,請參考:https://link.springer.com/article/10.1186/s41205-019-0052-0

網站投稿請發送至2509957133@qq.com

歡迎轉載,長期轉載授權請留言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