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意融合出美味,一定要收藏

中餐烹友 發佈 2021-09-19T16:45:28+00:00

醬椒魚頭煲原料:雄魚頭750克開味辣椒醬(野山椒20克、醬椒20克黃燈籠辣椒10克蒜茸20克) 洋蔥碎50克蒜丁50克生薑末50克蔥結30克鹽5克雞精5克胡椒粉2克高湯30毫升料酒50毫升菜油1000毫升(實耗50毫升) 豬油20克製法:1.

醬椒魚頭煲


原料:

雄魚頭750克開味辣椒醬(野山椒20克、醬椒20克黃燈籠辣椒10克蒜茸20克) 洋蔥碎50克蒜丁50克生薑末50克蔥結30克鹽5克雞精5克胡椒粉2克高湯30毫升料酒50毫升菜油1000毫升(實耗50毫升) 豬油20克


製法:

1.將雄魚頭剁塊,加生薑末、蔥結、料酒、鹽、雞精、胡椒粉醃製入味,備用。

2.淨鍋入菜油燒熱,放入魚頭塊炸至外表金黃備用。

3.取砂鍋入豬油,放入洋蔥碎、蒜丁、生薑末炒香,放入炸好的魚頭塊,均勻地淋上開味辣椒醬,然後摻入高湯。

4.最後將砂鍋上煲仔爐燒入味,最後收汁即成。

鐵板燒椒鱔


製作:

1.把鱔魚用刀劃成片後治淨,再切成小段。另把青椒對剖成兩半,並切成段。

2.鍋入色拉油燒熱,下入鱔魚段和青椒段滑油後,撈出來瀝油。

3.鍋留底油燒熱,放入調好的燒椒醬,炒香後摻少量的鮮湯,並下入滑過油的鱔魚段和青椒段,調入鹽、料酒、雞精、味精、白糖、胡椒粉和香油,炒至入味後出鍋裝入墊有洋蔥絲的鐵板內,即成。


說明:燒椒醬是把燒煳的青椒剁碎後,加蒜米、黃燈籠辣椒醬和生菜油攪勻而成。


東坡肘子


東坡肘子,堪稱川味經典,聞名華夏,香飄海外。眉州東坡酒樓(成都寬窄巷子店) 上這道菜,可以根據食客的需要靈活選擇出菜方式——既可以用大盤「份上」,也可以根據人數按照每人每的方式「位上」。以下便以「位上」的東坡肘子為例,詳解其烹製技法。


眉州東坡的大廚在烹製這道菜時,首先要擇選大小合適的豬肘子——以單個重量在1000克左右為宜。其次是對豬肘子進行初加工。


製作:


1.先將肘子表面治淨,下入開水鍋里汆水,撈出來瀝乾水分後,用噴火槍小火將肘子表面的毛燒淨,然後再將肘子泡去血水並瀝水。

2.接下來,就是燉肘子的環節。淨鍋里倒入適量清水,放入肘子,加入姜塊、蔥結、花椒、當歸、料酒等輔料(起去腥增香的作用),小火慢燉6小時至肘子軟熟便可。燉肘子是一個耐心活兒,眉州東坡酒樓的大廚每天早上七點多就開始燉肘子,一直燉到中午上客時分。在燉製過程中,大廚們秉承了蘇東坡「十三字燉肉心經」——慢著火,少著水,火候足時它自美。

3.家常味薑汁的做法是:往淨鍋里放適量色拉油燒熱,舀入自製豆瓣醬翻炒,加入自製泡椒碎炒香,按一定比例調入鹽、小黃薑末、醬油、醋、香油、白糖等,炒成家常味薑汁,起鍋澆在盤中煮熟的肘子上,撒入少許蔥花和香菜葉碎點綴,即成。臨走菜時,只需把煮至軟的豬肘子撈出來瀝水,盛入盤中,最後澆入現炒的家常味薑汁。


之所以要選用小黃姜,是因為較之其他品種,小黃姜的姜香味更濃郁。在炒薑汁過程中加入的自製泡椒,則是店家取二荊條辣椒入壇泡製而成的,醃泡好後口味略酸。而調味料里還要加入少許白糖,以起到和味的作用。


在製作「位上」東坡肘子時,其烹製流程和「份上」一樣,只不過豬肘肉要先切成大小一致的方塊,方才用以後續加工。

蟹粉魚欖

原料:

魚肉750克,蟹黃20克。

調料:

鹽、味精各8克,生粉50克,蛋清75克,清湯100克,色拉油10克,明油、濕澱粉各5克。

製作:

1.將魚肉剁成蓉,然後放入鹽、味精、生粉、蛋清調味上漿,醃漬20分鐘。


2.將醃漬好的魚蓉用小勺汆成重2克的橄欖形魚丸,將汆好的魚丸放入50℃溫水中小火加熱至魚丸浮起後取出。


3.鍋內放入色拉油,燒至七成熱時放入蟹黃翻炒出油,放入清湯和魚丸小火煨1分鐘,用濕澱粉勾芡後淋明油出鍋。

特點:

魚丸潔白、鮮嫩滑潤,蟹黃鮮香誘人。

霉菜灌蝦球


原料:

蝦蓉100克,魚蓉100克,麵包糠8克,霉乾菜50克,肉皮500克。


調料:

鹽3克,味精3克,蔥姜各5克。


製作:

1.先將魚蓉、蝦蓉打成泥,上勁備用;霉乾菜洗淨剁碎備用。


2.豬皮剁成小塊上蒸籠,加蔥、姜大火蒸1小時,至豬皮軟化,和霉乾菜攪拌在一起放入冰箱速凍,製成霉乾菜皮凍。


3.將魚蓉、蝦蓉調入鹽、味精製成魚圓,包入霉乾菜皮凍,滾麵包糠。


4.油燒至六成熱,下入肉丸小火炸至金黃色,放入小盞;盤中事先倒入瓊脂,小盞擺盤上桌即可。


關鍵:

炸蝦球要掌握好火候,一般在油溫燒至五六成熱時,下蝦球,小火浸炸5--6分鐘;廚友們在掌握時,可以用牙籤扎一下炸過的蝦球,如果蝦球不熟,可以復炸一下;復炸時,油溫控制在五成熱,防止麵包糠炸糊。


青美人戲海中蝦

先取蝦肉製成蝦膠,待將其逐一釀入掏空的青椒節里後,安插蝦尾並下到熱油鍋里浸炸至熟再撈出來裝盤,淋上味汁便成菜。此菜雖說經過了油炸,但也要保持蝦膠滑嫩的口感。


原料:

基圍蝦400克、二荊條青椒800克、蒸魚豉油100毫升、鹽、料酒、姜蔥汁、味精、胡椒粉、雞蛋清、濕澱粉、清湯、色拉油各適量


製作:

1.把基圍蝦洗淨後,去頭掐尾,取蝦肉來用刀背捶成泥。把蝦泥放碗裡,加鹽、料酒、姜蔥汁、味精、胡椒粉、雞蛋清、濕澱粉和清湯,再順著一個方向攪打成蝦膠。

2.另取二荊條青辣椒的中間部分(長約3厘米的節),逐一掏空辣椒籽並插入蝦尾後,用裱花袋把蝦膠釀入掏空的二荊條青椒裡邊,由此做成青椒釀蝦的生坯。

3.淨鍋里放色拉油,燒至五成熱便投入釀蝦生坯,炸至青椒表面呈現「虎皮紋」時,撈起來擺盤。

4.另鍋下蒸魚豉油,燒沸收汁後,出鍋澆在盤中原料上,即成。


技術關鍵:

1.制蝦膠時,一定要攪打上勁,這樣才能保證成菜滑嫩的口感。另外,油炸時的溫度不可過高,以青椒表面呈「虎皮紋」為度,這樣可以避免把蝦膠炸老。

2.常見蝦膠類菜餚的做法,都是用湯來汆制,不僅成菜的口感比較滑嫩,而且以咸鮮味居多。在用川菜的方式來做蝦膠類菜餚時,可把湯汁調成不同的味型,比如酸辣味,還可以把蝦膠成型(圓形)或釀入原料裡邊(如紅椒),待裝盤上籠蒸熟後,取出來淋川式的味汁成菜。

秋葵蒸小仁鮮

原料:

秋葵150克、小仁鮮250克、海鮮醬油30毫升、蒜泥50克、紅椒粒、蔥花、蔥油各適量


製作:

把秋葵治淨後切成條,放入條盤裡碼放好,然後擺上治淨的小仁鮮肉,並均勻地澆上蒜泥,送入蒸鍋里蒸約5分鐘,取出來淋上海鮮醬油,撒些紅椒粒和蔥花,淋入滾燙的蔥油激香,即成。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