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治性胃食管反流病的藥物選用及注意事項 | 臨床必備

醫脈通消化科 發佈 2020-01-24T13:59:28+00:00

胃食管反流病是指胃十二指腸內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反酸、燒心等症狀。反流也可引起口腔、咽喉、氣道等食管鄰近的組織損害,出現食管外表現,如哮喘、慢性咳嗽、特發性肺纖維化、聲嘶、咽喉炎和牙蝕症等。

作者:高麗麗

本文為作者授權醫脈通發布,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胃食管反流病(GERD)是指胃十二指腸內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反酸、燒心等症狀。

反流也可引起口腔、咽喉、氣道等食管鄰近的組織損害,出現食管外表現,如哮喘、慢性咳嗽、特發性肺纖維化、聲嘶、咽喉炎和牙蝕症等。

GERD臨床亞型包括反流性食管炎(也稱糜爛性食管炎,內鏡下祼眼能觀察到不同程度的黏膜破損)、非糜爛性胃食管反流(NERD,也稱內鏡陰性的GERD)和以食管下段鱗狀上皮被化生的柱狀上皮取代為特徵的Barrett食管。

根據我國2019年胃食管反流病基層診療指南,難治性胃食管反流病(rGERD)是指使用雙倍劑量質子泵抑制劑(PPI)治療8-12周後,燒心和(或)反流等症狀無明顯改善的GERD。

導致rGERD發生的原因很多,包括夜間酸突破、非酸反流、PPI抑制不全、食管高敏感性、食管動力異常、藥物代謝個體差異等。下面讓我們來看看能用於rGERD的藥物有哪些。

質子泵抑制劑

質子泵抑制劑(PPI)是GERD治療的首選藥物,對於難治性GERD者,抑酸治療仍是基礎。不同PPI的轉換治療對部分難治性GERD者有較好的療效。

難治性GERD的病因有持續的酸反流如PPI快代謝、解剖異常(如巨大食管裂孔疝)等。

雙倍劑量PPI可減少CYP2C19基因多態性對抑酸治療效果的影響。對出現食管裂孔疝等併發症者,PPI劑量通常需加倍。

H2受體拮抗劑(H2RA)

夜間酸突破(NAB)是指在每天早晚餐前服用PPI治療的情況下,夜間胃內pH<4,持續時間>1h,控制夜間酸突破(NAB)是rGERD治療的措施之一,治療方法包括調整PPI用量,睡前加用H2RA、應用血漿半衰期更長的PPI等。

質子泵抑制劑(PPI)抑酸起效迅速、抑酸強大、作用持久,但長期服用可引起夜間酸突破現象。

H2受體拮抗劑(H2RA)可減少50-70% 24h基礎胃酸分泌,並抑制夜間和各種刺激誘發的胃酸分泌,尤其能有效抑制夜間基礎胃酸分泌,但對餐後最大胃酸分泌的抑制作用不如PPI。

因此,質子泵抑制劑(PPI)與H2受體拮抗劑(H2RA)聯合使用可有效控制夜間酸突破,改善部分難治性胃食管反流或夜間酸反流的症狀。

神經調節劑

rGERD可能與心理因素及食管內臟高敏感性等有關,精神心理疾病(如焦慮、抑鬱等)可導致GERD症狀出現,或加重原有GERD症狀從而使PPI療效不佳,這種現象在NERD者中更為常見。

神經調節劑如三環類抗抑鬱藥物、四環類抗抑鬱藥物、選擇性5-羥色胺(5-HT)再攝取抑制劑(SSRI)、5-羥色胺和去甲腎上腺素再攝取抑制劑(SNRI)、去甲腎上腺素能和特異的5-HT能抗抑鬱藥物(NaSSA)、5-HT受體阻斷劑及再攝取抑制劑(SARI)、苯二氮䓬類等,主要作用於中樞神經系統,可降低內臟高敏感性,減輕疼痛和不適感,緩解焦慮和抑鬱情緒,改善睡眠,進而改善rGERD症狀。

(點擊查看大圖)

促胃腸動力藥

胃食管反流可繼發於胃腸排空障礙,功能性胃腸疾病常與GERD重疊,進一步致生活質量下降等。

促胃腸動力藥物如多潘立酮、莫沙必利、西尼必利、伊托必利、曲美布汀等,主要作用於胃腸道肌間神經叢,包括乙醯膽鹼酯酶、5-HT4受體、D2受體等,可增加食管下括約肌(LES)壓力、刺激食管蠕動及增強食管收縮幅度、促進胃排空,從而減少胃內容物食管反流,可改善消化不良,減少膽汁、酸反流,還可起到抑制噁心、嘔吐,胃腸止痛等作用。

其中多潘立酮為作用較強的多巴胺受體拮抗劑,有外周阻滯作用,可增加食道下部括約肌張力,防止胃食管反流。

伊托必利是一種新型促動力藥物,有阻斷多巴胺D2受體及抑制乙醯膽鹼酯酶的雙重作用,可抑制TLESR,但對食管蠕動及LES壓力無明顯影響。

抑酸藥物治療效果不佳時,考慮聯用促胃腸動力藥物,特別是對伴有胃排空延遲者,對無胃排空延遲的rGERD者是否有效目前尚未明確。

膽汁結合劑

胃食管反流病的治療難點在於控制氣體或膽汁等非酸反流。非酸反流也可能是導致rGERD的原因之一。

某些情況下,特別是在非糜爛性反流病(NERD)和食管外綜合徵中,弱酸反流、鹼反流、氣體反流及反流物中的膽汁、消化酶和食糜既是致GERD的病因也是導致其加重的因素。

膽汁結合劑可緩解膽汁反流引起的症狀。中(成)藥可通過降氣和胃來抑制胃氣上逆,通過疏利肝膽來緩解膽汁反流引起的症狀等。

(點擊查看大圖)

減少下食管括約肌一過性松馳的藥物

胃食管低動力狀態是GERD的主要動力學特徵,也是胃食管反流常見的誘發或加重因素。

下食管括約肌一過性鬆弛(TLESR),食管蠕動功能減弱和廓清能力下降,食管下括約肌(LES)壓力過低是GERD的常見病理狀態。

TLESR抑制劑巴氯芬為選擇性γ-氨基丁酸(GABA)受體激動劑,通過調節GABA受體旁路,增加LES壓力和長度,縮小食管胃連接處夾角,促進胃排空,而減少TLESR的發生、抑制反流,改善rGERD症狀。因其可通過血腦屏障,引起噁心、頭暈、睏倦、虛弱、焦慮等中樞神經系統不良反應,限制了其在臨床的應用。

參考文獻:

1胃食管反流病基層診療指南(2019年)[J].中華全科醫師雜誌,2019,18(7):635-641.

2胃食管反流病基層診療指南(實踐版·2019)[J].中華全科醫師雜誌,2019,18(7):642-646.

3抗抑鬱藥治療難治性胃食管反流病的研究進展[J].中華消化雜誌,2019,39(11):791-792.

42014年中國胃食管反流病專家共識意見[J].中華消化雜誌,2014,34(10):649-656.

5陳姍姍等.難治性胃食管反流病的診治[J].胃腸病學和肝病學雜誌,2013,22(10):1051-1054.

6李松霏等.難治性胃食管反流病的治療進展[J].胃腸病學,2017,22(7):439-441.

7湖南省質子泵抑制劑的臨床應用指導原則(試行)[J].中南藥學,2016,14(7):673-683.

8藥學綜合知識與技能[M].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16:290-299,310.

9藥學專業知識二[M].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15:012-016,067-074.

10中國胃食管反流病多學科診療共識[J].中國醫學前沿雜誌,2019,11(9):30-48.

11高血壓合理用藥指南(第2版)[J].中國醫學前沿雜誌,2017,9(7):28-126.

12胃食管反流病治療共識意見(2007,西安)[J].中華消化雜誌,2007,27(10):689-690.

13王藍等.難治性胃食管反流病的研究進展[J].中華胃食管反流病電子雜誌,2016,3(4):179-181.

14胃食管反流病中醫診療專家共識意見(2017)[J].中國中西醫結合消化雜誌,2017,25(5):321-324.

15譚佳成等.難治性胃食管反流病的處理對策[J].中華消化內鏡雜誌,2014,31(6):353-354.

16老年人功能性消化不良診治專家共識[J].中華老年醫學雜誌,2015,34(7):698-702.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