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的10種中醫辨證方法及用藥

北中健康 發佈 2020-05-04T18:14:39+00:00

在《癰疽論》中,五發圖說提出「癌」病為癰疽病類中五發之首。南宋·楊仁齋論述「癌者,上高下深,岩穴之狀,其毒根深藏,穿孔透里,男子多發於腹,女子多發於乳」。

癌之病名最早出現在《衛濟寶書》(原撰人佚名,由宋代東軒居士增撰,成書於1170年)。在《癰疽論》中,五發(癌、瘭、疽、痼、癰)圖說提出「癌」病為癰疽病類中五發之首。南宋·楊仁齋論述「癌者,上高下深,岩穴之狀,其毒根深藏,穿孔透里,男子多發於腹,女子多發於乳」。

肝癌相當於中醫古籍中「肝積」、「息賁」、「血鼓」、「脾積」、「癥」等證,東軒居士首次以「癌」字確立惡性腫瘤之險惡。楊士瀛於1264年撰著《仁齋直指方論》一書中精確的描述了癌病的特徵。至今肝癌雖有治癒者,但效果仍不盡人意,肝癌有癌中王之稱,至今仍然是醫者攻關之難題。其病因在《難經·五十五難》說:「脾之積……久不愈發黃疸」;《諸病源候論·積聚候》說:「診得肝積,兩脅下痛」;《聖濟總錄》中提出:「積氣在腹中久不差,牢固推之不移者,癥也,按之其狀如杯盤牢結,令人身瘦而腹大,至死不消」;

《活人錄彙編》中描述肝癌:「肝之積日肥氣,蓋由郁怒傷肝……郁滯於左右兩脅之間,形如覆杯,可大可小,漸至形枯神萎。若求速效而恣用克伐,則及傷肝脾之其氣,中滿傳為鼓脹而死」。總之,肝癌的成因多由外邪濕熱濕毒瘀結成積,肝鬱氣結,肝鬱乘脾,痰瘀互結,日久成積;飲食不節,酒毒傷肝,濕毒鬱結成積;臟腑虛弱,肝脾失調,氣滯血瘀形成癥積。在前賢各論的基礎上,強調人體、癌體共存,扶正養肝健脾為主,祛邪清熱解毒,軟堅散結,利水消腫為輔。

根據《素問·至真要大論》「必伏其所主,先其所因」的原則,首先消除原始致病原因,余證才可迎刃而解。

1.清熱解毒:熱毒之邪是引起肝癌的原始病因之一,臨床應視熱毒的輕重,適當使用清熱解毒之劑,常用的藥物有板藍根、大青葉、敗醬草、青黛、虎杖。

2.利水祛濕:濕邪既是本病的原發病因,也是許多症狀的繼發病因,濕邪壅盛常貫穿本病的始終。故開始濕困中焦,宜芳香化濕,如藿香、佩蘭、玉米須;繼而脾虛濕盛,宜健脾燥濕,如白朮、蒼朮、厚朴;利水消臌,如茯苓、澤瀉、車前子等。

3.疏肝理氣:本病多見氣機不暢,故疏肝理氣常為治療本病的輔佐方法,宜用柴胡、廣木香、枳殼、鬱金等。

4.活血化瘀:瘀血癥積是肝癌臌脹的病變中心,因此,化瘀消癥成為治療本病的主要任務,對活血化瘀藥物的選擇,要選用那些既活血又養血,既活血又利水的藥物,如丹參、當歸、王不留行、澤蘭葉、益母草等。

5.軟堅散結:癥積堅硬、頑固難除,單純活血化瘀不能消散,必須兼以軟堅散結之劑,方能使癥積改善,藥如鱉甲、牡蠣之類。

6.健脾補氣:脾氣不足,是臌脹的主要病機,因此健脾補氣也是治療本病的主法之一。常用藥有:黃芪、黨參、白朮、茯苓等。

7.滋補肝腎:病至後期,肝腎必虛,往往虛中夾實,如肝腎陰虛者,常佐以生地、黃精、枸杞、鱉甲、女貞子之類,滋補肝腎。

8.溫補脾腎:病久必虛,陰損及陽,臨床常見脾腎陽虛者,必須溫補脾腎,常以淫羊藿、制附子、覆盆子與黃芪、黨參、白朮相配。

9.殺蟲化積:殺蟲是治療蟲臌的主要方法,常用檳榔、雷丸、白礬、苦參等。

10.攻下逐水:肝癌晚期臌脹較重,大如箕,非一般利水滲濕之藥所能消除,必須用逐水峻劑,如甘遂、芫花、大戟、黑白丑等。

在治療過程中,應該注意不宜攻伐過猛,須遵守《素問·至真要大論》所言「衰其大半而止」的原則。《內經》說:「中滿者瀉之於內」,又說:「下之則脹已」,就是指臌脹實證而言,然逐水之方,多為攻逐水邪之峻劑,逐水太過不僅有損傷脾胃之弊,且對正虛邪實,隧道阻塞,又有明顯出血傾向者,如攻逐不慎,或活血破瘀過猛,常易引起脈絡破裂,導致上則吐血,下則便血,更使病情惡化,後果嚴重。中醫治療肝癌注意辯證,不可一方到底。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