竟然也有適合糖尿病患者吃的水果?趕緊為家人轉發!

岐黃視界 發佈 2020-05-07T08:07:44+00:00

對於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在 7.8 mmol/L 以下,餐後 2 小時血糖在 10 mmol/L 以下,糖化血紅蛋白控制在 7.5% 以下,且近期沒有血糖「過山車」的現象時可以吃水果。

山西省中醫院 內分泌科 沙莎

在臨床工作中,經常會遇到患者問我這樣的問題:「我能吃水果嗎?什麼水果能吃?什麼不能吃?我該吃多少才不會影響血糖呢?」

#山西省中醫院超能團##清風計劃#

今天就給大家解開這個困惑

水果口感好,還能補充大量維生素、果酸和礦物質,尤其對於氣陰兩虛型糖尿病患者,感覺口乾、口苦時,特別希望進食新鮮、水分充足的水果。那麼,糖尿病患者到底可以吃水果嗎?答案是肯定的,糖尿病患者可以吃水果,尤其是新鮮水果。水果中的「糖」不會像精製糖一樣被代謝,而且水果是膳食纖維、礦物質和抗氧化劑(維生素、多酚)的良好來源,這些成分可以協同作用,調節腸道微生物的組成和代謝活性,從而降低患糖尿病的風險,以及延緩糖尿病患者併發症的發生。但是,我們必須要會吃,才能保證在滿足口感、攝入營養的同時,控制血糖平穩,所以,糖尿病患者需要掌握好以下5個要素。

1. 什麼情況下可以吃水果?

對於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在 7.8 mmol/L 以下,餐後 2 小時血糖在 10 mmol/L 以下,糖化血紅蛋白(HbA1c)控制在 7.5% 以下,且近期沒有血糖「過山車」的現象(忽高忽低)時可以吃水果。

如果血糖控制不達標,可用西紅柿、黃瓜等蔬菜代替水果,等血糖平穩後再選擇水果。


2、選擇什麼水果好?

糖尿病患者需要選擇低血糖負荷(GL)、低血糖生成指數(GI)以及新鮮的水果。每100克果肉中含糖量少於10克的水果有檸檬、橙子、桃、柚子、櫻桃、草莓、番石榴、西紅柿等。

含糖量超過20克的水果,糖尿病患者則禁忌食用,如:棗、柿子、桂圓、葡萄、荔枝、杏等。
生的、青的水果利於血糖控制;水果顏色、形狀儘量多樣化。

切記:果汁≠水果。因為,水果變為果汁後糖負荷較高,容易造成血糖升高,不利於血糖的控制;而且維生素及纖維素流失、飽腹感下降、總能量增加。

有研究表明,攝入富含黃酮類的蔬菜和水果可以降低糖尿病患者的糖化血紅蛋白和空腹血糖水平。另外,增加黃酮類的蔬菜和水果的攝入可使糖尿病患者合併視網膜病變的風險降低 30%。桔子、檸檬、葡萄、櫻桃、柚和猴獼桃是黃酮類化合物特別豐富的來源。


3、每天能吃多少水果?

建議每天攝入新鮮水果 200 克(大約是自己拳頭大小),分 1~2 次進食。若發病初期沒有進食水果,血糖控制良好後開始進食水果時,需注意將水果的熱量計入總熱能之內。


4、什麼時候吃水果比較好?

建議兩餐之間吃水果,每次 100 克,或在飢餓時及體力活動後,作為熱量和營養素補充,當然,有條件時最好是監測一下血糖,再判斷是否為真的飢餓。我們所指的兩餐之間,通常是上午 9~10 點,下午 3~4 點,晚餐後不建議進食水果,因為胃腸道排空需要4個小時,如果晚餐後進食水果,等人體進入睡眠狀態後,腸胃還在不停的工作,而且,血糖的代謝也會變慢,影響空腹血糖。


5、血糖監測

在食用同一種水果或嘗試攝入另一種水果時,不同糖尿病患者血糖升高反應有可能不同,建議吃水果之前,以及吃水果後 2 小時進行血糖監測,評估某種水果對自身血糖的影響,了解水果,更了解自己。

最後希望每一位患者都能做到:既能控制好病情,又能享受鮮美的水果!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