燒烤圈:上漿掛糊乃烹飪大法~掛糊串、炸酥肉做法,掛漿很重要

燒烤圈 發佈 2020-01-04T06:53:34+00:00

中國美食文化博大精深,菜餚品種極其豐富。除了技術多樣,火候多變,調味奇妙等因素外,上漿掛糊的技術也起著重大的作用。在其他餐飲門類如烘焙、燒烤等領域都有獨到的應用。

中國美食文化博大精深,菜餚品種極其豐富。除了技術多樣,火候多變,調味奇妙等因素外,上漿掛糊的技術也起著重大的作用。在其他餐飲門類如烘焙、燒烤等領域都有獨到的應用。



上漿和掛糊未出現 以前,很多原料如雞、魚、肉等,在烹調中因缺乏「保護層」,往往很容易耗干其內部的水分和鮮味,無法達到香、鮮、脆、酥、滑嫩等口味效果。



在上漿和掛糊出現後,給原料上了保護衣,即通過上漿和掛糊處理使原材料外部裹上具有粘性的保護層。比在直接受熱成熟鮮嫩,同時上漿和掛糊的菜餚變得柔、滑、嫩,再加上調味品的酸、甜、咸、辣、鮮等的結合,使我國的菜餚口味達到了豐富多彩的高峰。



上漿和掛糊保持和美化了菜餚的形態,掛糊的原料則漲發飽滿和呈現絢麗多彩的色澤,如金黃色等,從而進一步美化了菜餚。


採用上漿掛糊,可使食物表面多一層保護層,不但蛋白質、維生素等營養素得到保護,而且菜餚細嫩、潤滑、口感好。還能夠鎖住原料的水分和鮮香味,給菜餚的成型帶來美感。



上漿掛糊出現以前基本上只有清炸一種方法,現在發展到干炸、酥炸、軟炸、松炸等多種炸法。又如,溜法中有脆溜、滑溜等,也都上漿掛糊出現後的產物。



無論做什麼菜都必須上漿;沒有上漿技術的處理就沒有滑炒方式的問世。其他煎、貼、蒸許多技法中的風味菜餚,都與上漿掛糊有密切的關係。所以上漿掛糊與調味品一樣,是烹調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也是烹調技術中很重要的一個內容。

「上漿」第一步醃製;第二步蛋清拌勻;第三步濕澱粉抓勻。可對腥味較大的魚類原料則要多放一些料酒,醃製時間長一些,這樣出入味外,還可以壓抑或去除腥味;而對質地老的牛、羊肉原料,除加鹽、味精、料酒外,還要另加適量的水和小蘇打,不但入味還要多吸收一點水分使原料變嫩。



上漿時對含水多的原料,如水產品,大都選用干澱粉上漿,目的是為了防止漿後的原料過於稀而漿不上,而對於含水少的原料,根據原料的含水情況,選用稀稠適當的水溶性澱粉上漿,如豬、牛、雞等。



在我們調好糊後,可插入一根筷子,再提起時若筷子上沾有一薄層的糊料,且不會快速滴落,即為比較合適。對水分較多、表面光滑的原料進行掛糊時,可將原料先用毛巾吸干表面水分,拍上一層干澱粉後再掛糊。這樣可使糊更加容易附著在原料上,避免脫糊現象發生。



掛糊和上漿所用的原料基本相同,但從糊與漿的稠稀程度、調製方法、用途及特點等方面來看,它們又有著明顯的區別。



掛糊所用的原料品種豐富,固體類原料有:麵粉、各種澱粉(如玉米粉、薯類澱粉等)、米粉、麵包糠、高梁粉、核桃粉、瓜子仁、芝麻等。液體類原料有:雞蛋、鴨蛋、牛奶、椰漿、淡奶、啤酒、果汁及調味料:鹽、味精、料酒、白糖、發酵粉(簡稱發粉)、酵面、小蘇打、泡打粉、色素、食醋、食用油,以及雞肉茸、魚肉茸、蝦茸等料。


 掛糊的原料在加熱中,還要注意油量、油溫和油的清潔度;油量不足、油溫過高或過低,都影響掛糊的效果;濁油會使菜餚色澤昏暗,清油可使成品鮮艷美觀。



掛糊的方法很多,這裡簡要介紹幾個配方




1、脆皮糊調製方法


1、先將泡打粉9克、酵母3克混合均勻,然後放入普通麵粉95克,精製生粉、馬蹄粉各35克(三種粉要提前用篩子篩過),攪勻。

2、再放清水105克(一般分兩次加入,如果調製的量大,需要分三次加入)、雞蛋1個充分攪拌,最後放色拉油15克,順一個方向用力攪勻,當調好的糊呈現透明的煉奶狀時,用保鮮膜封口,放在常溫下靜置10分鐘以上。

特性:

菜餚外形飽滿,口感比其他的糊要更加鬆脆。

應用:

應用最廣,常用來製作酥炸、干炸或者脆炸的菜餚,比如脆炸明蝦、酥炸肉片。



2、天婦羅糊調製方法:


跟脆皮糊的調製方法差不多,只是採用天婦羅粉為主要原料製作而成。一般的調製方法是天婦羅粉50克、冰水90克、蛋黃15克、鹽2克調勻。製作時也可以不加蛋黃,直接用水來調製天婦羅粉。

不加蛋的調製方法是:

天婦羅粉50克、冰水110克、鹽2克混合均勻。

特性:色澤白中帶有淡淡的黃色或者雪白,質地非常鬆脆,而且炸好的菜餚「外衣」非常輕薄,可以清晰看到內在的原料。

應用:比較適合製作高端的炸菜,比如日式天婦羅炸大蝦、天婦羅炸什錦。



3、蛋清糊調製方法:


雞蛋清50克抽打均勻,加入混合粉50克、清水30克、色拉油5克調勻。

特性:菜餚色澤白中帶淺黃,外形鬆脆。

應用:軟炸菜餚,比如軟炸大蝦、軟炸銀魚。



4、蛋泡糊(雪麗糊、高麗糊)調製方法:


1、將5個雞蛋的蛋清放入不鏽鋼容器內,用打蛋器或竹筷朝著一個方向攪打(攪打時要用力,先快後慢,不能亂打,3-5分鐘就可以打成蛋泡)。

2、將筷子放在蛋泡里一插,筷子能夠直立時說明蛋泡已經成功,再加干澱粉20克、麵粉10克攪勻。

特性:跟蛋清糊的不同在於雞蛋清要提前打發,然後加入其他原料調製。所以與蛋清糊相比,它的顏色更加潔白,質地松而嫩,做好菜餚也比用蛋清糊包裹的原料更加飽滿。

應用:

成品要求色澤雪白的松炸菜,比如夾沙豆沙、夾沙香蕉、高麗明蝦。



新疆烤羊肉串掛糊的製作


選料比較精細,取羊後腿剔除肥肉留瘦肉,改刀成菱形後,拌入適量的羊尾油醃製待用。先將洗凈羊肉切塊,使用雞蛋、薑黃、洋蔥、精鹽、胡椒粉、孜然粉、麵粉調成糊狀,均勻地抹在肉塊上掛糊醃製,或用調味品及配料進行醃製。然後烤好。


醃製配方例:

將切好的羊肉納盆里,以2500克羊肉為單位,加入清水250克、麵粉50克(夏天則不加)、精鹽35克、雞蛋2個和色拉油60毫升,孜然粉、辣椒粉若干調勻並靜置30分鐘以上,然後再將原料穿上鐵簽。



這個可以在外出烤肉前準備好,掛糊的目的:烤出來肉食外焦里嫩 ,瘦肉不至於過柴,肥肉不至於太膩。



烤制:
在烤制以前,還需放入加有洋蔥片的清水裡浸泡2分鐘,然後才可以上架烤制,因為這樣烤出來的羊肉才不膻不膩。在烤制時,應當根據火候的大小去靈活掌握烤制時間。當羊肉串快烤熟時,還要撒一些辣椒麵和孜然粉上去增香添味。


炸酥肉做法,掛漿很重要


炸酥肉時,掛漿麵糊這樣調,又香又酥還有嚼勁,放涼了也不疲軟



炸酥肉雖然好吃,但是做起來也是很講究的,除了要把肉醃一下,掛漿調麵糊也是很重要的一個步驟。不同的人調的麵糊也是不一樣的,有的人調的麵糊炸出來的酥肉又香又酥特別好吃,而有的人調的麵糊,炸出來的酥肉軟塌不香一點也不好吃。



步驟一:裡脊肉切成條,蔥切細絲,姜去皮洗乾淨切成細絲。

步驟二:把裡脊肉、蔥絲、薑絲放在碗中,倒入適量食鹽、花椒粉,攪拌均勻醃製30分鐘。


步驟三:另準備一個碗,打入雞蛋,撒入適量食鹽,打勻成雞蛋液。

步驟四:然後倒入一點清水,繼續倒入1:1的麵粉和澱粉,攪拌均勻成麵糊。


步驟五:扔掉蔥絲和薑絲,把醃製好的裡脊肉放入麵糊中,均勻的包裹上一層麵糊。

步驟六:鍋內倒入多一點的食用油,燒熱後,放入裹有麵糊的裡脊肉。

步驟七:小火慢炸,直到裡脊肉呈現金黃色,即可撈出控油食用。



炸酥肉調麵糊的時候,一定要打入雞蛋,因為加了雞蛋的麵糊更加有嚼勁並且吃起來更香,然後麵粉和澱粉要一起放,因為麵粉起到柔軟的作用,而澱粉起到固定定型的作用,所以根據我上面分享的方法調麵糊,保證大家做的炸酥肉一定好吃。

小貼士:

1、醃製裡脊肉的時候可以放點花椒粉或者花椒,因為炸出來的肉更香,不喜歡花椒的朋友就可以拿花椒粉代替。

2、我不喜歡吃五花肉,所以用的裡脊肉,但是五花肉做的炸酥肉味道會更贊一些。

3、炸酥肉的時候一定要用小火,因為用大火的話,不等酥肉變熟,可能外層麵糊就變黑變糊了。

4、為了想要酥肉更香更酥脆,一定要將酥肉炸了一遍後撈出,等到鍋中的油溫再次升高的時候,大火再油炸一遍,這樣一道香脆可口的酥肉就製作完成了。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