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前的一張娃娃兵照片,讓83歲老人潸然淚下

ya平安是福 發佈 2020-06-03T08:25:37+00:00

文字和照片永遠都是時光的載體。正如約翰·康諾利在《失物之書》中寫道:「可是故事不同,它活在講述中。假如沒有被人類的聲音大聲朗讀過,它在我們的這個世界就不算真正地活過。」1938年,戰爭進入相持階段。

文字和照片永遠都是時光的載體。正如約翰·康諾利在《失物之書》中寫道:「可是故事不同,它活在講述中。假如沒有被人類的聲音大聲朗讀過,它在我們的這個世界就不算真正地活過。」1938年,戰爭進入相持階段。我國因為之前的文化武器落後屢屢受挫,需要向外接受援助,在相持階段,日本主要的目的就是切斷我國與其他國家的聯絡,由此遠征軍應運而生。一張遠征軍娃娃兵照片刷爆網絡,83歲老人看後老淚縱橫:是我啊!


1931年4月出生於貴州畢節赫章縣平山鄉一貧困家庭,1歲那年,陳友禮的母親就因病去世,10歲時,父親也離開了人世,陳友禮成了一個孤兒,為了活下去,他開始到處流浪,以乞討為生,後來輾轉來到了雲南。1942年,年僅12歲的陳友禮告訴「車夫爸爸」,自己想要參軍,但因為年齡太小,軍隊根本不肯收他,此時恰逢徵兵長官來畢節徵兵,陳友禮決定再試一次,他一次又一次哀求,連長被這個孩子的堅持打動了,於是同意了他的請求,讓他在200師里當了個勤務兵,對於這個孩子,大家都十分照顧,平日裡又是教他認字,又是教他騎馬,還告訴他一些戰鬥技巧,次年他還跟著部隊去印度訓練了8個月,陳友禮快速成長了起來。


曾經一張面帶微笑的娃娃軍照片在網絡上引起了一番風波,照片還是以前的黑白照片。可以看到,照片中最顯眼的是一個娃娃軍。伸出大拇指,仿佛在稱讚什麼一樣。在他的背後是一個長長的行軍隊伍。當時能夠拍到照片的人寥寥無幾,大多也是國外的戰地記者,希望能夠總鏡頭記錄世界,而這張照片就是美國一位記者拍下的。


而這位娃娃也就是今年已經83歲高齡的陳友禮。這張照片,是陳友禮部隊攻打完龍陵之後,兩個美國通訊兵拍攝的,時間是1944年11月,一直被收錄在美國國家檔案館,2012年,美國檔案館的工作人員在整理中國抗戰老照片時,看到了這個娃娃兵。


這些往事都是他親口訴說,在抗日戰爭結束之後,1947年選擇投誠,參加了解放戰爭,他是20軍59師177團2營6連的司號員,如今陳友禮居住在貴陽,結了婚,養育了三個孩子,兩女一男,他很少對外講述自己的參軍經歷。所謂七尺之軀已許國,再難許卿。他們放下的不止是親人朋友,更多的是自己的未來。哪有什麼和平年代,不過是有人犧牲自己而換來了和平罷了,這樣的氣節是值得尊敬的。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