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糖監測誤差很大?不要總怪血糖儀,可能是你這3點操作有問題

糖尿病之敵 發佈 2020-03-20T00:21:46+00:00

糖尿病患者的自我血糖監測是其疾病管理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這些自我血糖監測的數值也越來越多的受到了內分泌醫生的重視,數值的準確性直接關係到能否做出正確的診療方案。

糖尿病患者的自我血糖監測是其疾病管理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這些自我血糖監測的數值也越來越多的受到了內分泌醫生的重視,數值的準確性直接關係到能否做出正確的診療方案。

而在日常的健康教育中,我發現患者監測血糖的實際操作存在著這樣或那樣的問題,一些細節甚至會影響血糖數值的準確性,臨床中我們在不斷的規範化患者的操作,也希望越來越多的患者能夠了解這些細節,並在操作中規避,使血糖監測的數值更加準確。

1

關於第二滴血……

2016年9月由中華醫學會檢驗醫學分會和衛計委臨床檢驗中心聯合發布的《可攜式血糖儀臨床操作和質量管理規範中國專家共識》中給出的血糖檢測操作規範指出:選用75%乙醇消毒採血部位,待乙醇干後,方可進行採血。採血針穿刺皮膚後,輕壓血液自然流出,用消毒棉球輕拭去第1滴血後,將第2滴血滴入試紙區上的制定區域。

規範中提到需要等75%乙醇即醫用酒精幹後再採血,因為殘留的酒精會與血液發生化學反應,影響結果的準確性。而酒精在短時間之內不一定揮發乾凈,而且手指在沒有完全乾的情況下不易形成完整的血滴,所以要求用消毒的干棉球輕輕拭去第1滴血,收集第2滴血測定血糖,以保證血糖數值的準確性。

(如果等酒精揮發乾凈後,其實也可以用第一滴血監測)

2

保證足量的血樣……

中華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制定的中國血糖監測臨床應用指南(2015年版)中提到:建議一次性吸取足量的血樣;在測試中不要按壓或移動血糖試紙、血糖儀等。

可見,在血糖監測時切不可過度用力擠壓穿刺部位,以免組織液混入血樣中造成數值的偏差。在臨床操作中,往往存在拭去第1滴血之後,第2滴血不會自然流出,拭去第1滴之後血樣不夠的情況,如果這時操作者操作不當,用力擠壓手指採血部位導致組織液滲出,就會影響血糖數值的準確性。

所以我們需要掌握一些技巧,避免以上情況的發生,尤其對於一些末梢循環不好的患者。一、監測血糖前,可以建議患者先搓搓雙手、或者甩一甩胳膊,促進手部的血液循環,有條件的話可以用溫水泡手。二、給患者清潔手指後將採血部位所在的手臂自然下垂片刻,然後按照從指根到指尖的方向按摩手指。

3

清潔雙手很重要……

在臨床中碰到過這樣的病例,患者監測餐後兩小時血糖,監測結果與患者日常的血糖相比高出了很多,詢問後患者在飲食運動方面沒有什麼異常,治療方案也沒有變化。再詳細詢問得知,患者飯後曾切過水果,因為擔心血糖沒有食用,但沒有清洗雙手,糖分殘留在手指上,影響了血糖監測的結果。後讓患者清洗雙手,再次測量後血糖值回落。

中國血糖監測臨床應用指南(2015年版)中提到:進行血糖監測前需要清潔採血部位,可用肥皂和溫水將手洗乾淨,並用乾淨的面巾或棉球擦乾。這一點很多患者都容易忽視,尤其手指拿過食物,很容易影響血糖數值。即使用酒精消毒,也不能很好的清除殘留的糖分,而清洗雙手則是最有效和便捷的方法。

文章來源:天使在人間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