屬於中國人自己的膳食四條指南,既能吃得健康,又能享受美味

言一君營養膳食 發佈 2020-06-15T13:19:12+00:00

營養膳食結構強調動物性食物攝入適量,既能保障優質蛋白質攝入,還能彌補植物性食物中脂溶性維生素、維生素B12、鋅、硒等微量營養素的不足。

Hi,我是言一君,關注我,每天分享營養健康飲食小知識。

營養膳食這個概念,常常被普通大眾誤解。

誤解的根源在於,中國飲食的歷史悠久,很多著名的菜品通常使用的是大魚大肉。

所以在普通人心目中,大魚大肉在某種程度上代表了中國的菜品。

而國外食物相對比較單一,造成大家的印象是國外的食物會比較健康。

其實,這樣的認識大可不必,因為按照營養均衡的膳食結構調整,我們的國民膳食同樣可以非常健康而且還好吃。

食物多樣

中國居民平衡膳食模式覆蓋了五大類人體必需的基本食物,包括谷薯類、蔬菜類、水果類、禽畜魚蛋類、奶豆堅果類以及烹飪用的油鹽等等。

推薦的食物品種豐富,每周25種以上,以保障能量和營養素的充足供給,傳承和發揚了「五穀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的膳食搭配原則。

植物性食物為主

在整個膳食結構中,谷、薯類提供能量占總能量的50%左右,是能量的主要來源,體現了穀物為主的理念。

穀物為主是中國的膳食傳統,實踐證明對健康有益。

另外,蔬菜、水果、大豆、堅果都是被鼓勵多攝入的食物類別,占總體膳食的比例較高。

動物性食物為輔

在整體膳食結構中,動物性食物比例小,屬於輔助性食物。

營養膳食結構強調動物性食物攝入適量,既能保障優質蛋白質攝入,還能彌補植物性食物中脂溶性維生素、維生素B12、鋅、硒等微量營養素的不足。

又可以預防因動物性食物攝入過多所引起的心腦血管疾病以及某些癌症發生風險的增加。

實踐我國傳統膳食「植物為主」的原則,又體現了現代科學研究中關於食物與健康的重要成果。

少油鹽糖

少油少鹽是各國膳食指南的共識,我國減鹽工作進行已久,並取得一定成效。

在各國膳食指南和國際組織的推薦中,2013年起推薦食鹽用量為5克,我國也在2013年DRIs中規定了成人鈉的適宜攝入量為1500毫克,預防慢性病建議減少到2000毫克(相當於5克鹽),基於我國膳食特點和實際,指南建議少於6克鹽為近期的目標。

我國青少年糖的攝入主要來自飲料。

家庭和餐飲業烹飪油的用量也比較大,因此在膳食指南中特彆強調了這三個控制措施。



我是言一君,關注我,每天分享營養健康飲食小知識。

如果您覺得這篇文章對您有用,請點讚、評論、收藏、轉發。

感謝您的支持!

我們下一期見!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