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終回眸|澎湃新聞關注的十家美術館:隱憂,深研,無界

fans news 發佈 2021-12-24T12:20:33+00:00

回望2021,中國的美術館事業蓬勃發展,上海浦東美術館、香港M+等新開美術館均引起較多關注,尤其在疫情依舊困擾世界的局面下,美術館衝破地域隔閡,集結世界各地的藝術家,以作品滋養生活。

澎湃新聞藝術評論編輯部

回望2021,中國的美術館事業蓬勃發展,上海浦東美術館、香港M+等新開美術館均引起較多關注,尤其在疫情依舊困擾世界的局面下,美術館衝破地域隔閡,集結世界各地的藝術家,以作品滋養生活。然而,蓬勃之下似乎仍存在著隱憂,繁榮背後,當下美術館到底缺了什麼?美術館的核心競爭力到底在哪裡?

澎湃新聞藝術評論編輯部盤點的2021年十處國內美術館,其中既有自帶話題並讓人反思的,也有挖掘館藏、深耕學術的,也有努力生產內容,試圖兼顧學術和關注度,亦有願景搭建能夠與西方平等對話的機構。除了2021年新開館外,此次盤點還涉及了UCCA、北京畫院美術館、上海中國畫院美術館(程十髮美術館)、深圳坪山美術館、成都當代影像館、北京木木美術館,而杭州中國美院和上海城市空間藝術季,則變城市為展場,不僅讓公眾直面藝術作品,更讓藝術在潛移默化中進入生活。

浦東美術館(上海)

一線風景+名家設計,難掩典藏與學術的缺失

2021年7月8日,地處陸家嘴黃浦江畔,被譽為「詩歌級」地理位置的浦東美術館正式對公眾開放。這座毗鄰東方明珠的「白色領地」在宣布建館伊始便引起廣泛關注——陸家嘴「一排1座」的位置、普利茲克獎獲得者讓·努維爾設計的建築以及與英國泰特美術館的項目合作計劃。

從外灘看陸家嘴,白色的浦東美術館格外矚目。 浦東美術館 供圖

開館之時,浦東美術館呈現了泰特珍藏展、米羅展、蔡國強個展三大展覽,其中,泰特珍藏展呈現來自英國泰特美術館的百餘件珍貴館藏,並以「光」呼應美術館的建築,並串聯起英國藝術的傳統與當代。其中泰特美術館鎮館之寶之一、拉斐爾前派巨匠米萊的《奧菲莉婭》在美術館一樓展廳單獨展出,如果面對原作足夠長的時間,會恍惚來到傍晚時分的綠色河流邊看到河邊的草木、看到玫瑰、柳樹、雛菊浮現在眼前,並在幾乎沒有漣漪的水面上感受到平靜。

約翰·埃弗里特·米萊,《奧菲莉婭》,1851—1852年,布面油畫,泰特所有,1894年由亨利·泰特爵士贈送。 浦東美術館供圖

但是想在浦東美術館感受平靜並不容易,因為整個夏秋季它實在是太熱了——三個大展,加之鏡廳和天台無可複製的陸家嘴濱江風光,一時間,藝術愛好者和網紅博主聚集,無論建築內外還是作品面前都會看到不少人打卡拍照。

浦東美術館開館展「光:泰特美術館珍藏展」,觀眾參觀草間彌生的《冬日流逝》

公眾願意到美術館「打卡」當然是好事,既說明了美術館的吸引力,也說明了公眾對文化藝術的嚮往。然而,如果一家美術館,除了打卡照片之外,如果沒有自身的典藏與學術,沒有留下真正有著深度的討論,是不是一種遺憾?正如一位資深美術館從業所言:「美術館是有特定功能的,是社會公益機構,不是商業場所。美術館(ART MUSEUM)是藝術博物館,首先是『保護(典藏)』、『研究』,然後才是『展示』『教育傳播』『交流和理解』。反觀目前當下的眾多美術館是否達到了這些要求?」

熱度與票房只是場館優劣的評判標準之一,一座美術館的成長尚需時日,引進展覽、與一流機構和藝術家項目合作或可以幫助其快速成長。但作為美術館,發現立身的定位,立足於自身的典藏、研究、策展、公教才是立館之本。如果把目光拉長,美術館在收藏與學術都存在匱乏的背景下,如何利用與國外機構的合作,學習真正的策劃與學術能力,並在文化自信的基礎上引導真正的中外文化雙向交流?而不再只是讓自己的展館成為對方的展示平台,恐怕也是需要真正思考的話題。

讓·努維爾設計的西海美術館外觀

在浦東美術館開館一個月後,同樣由讓·努維爾做建築設計的西海美術館在青島海邊開館,從設計、建造到開館,花了10年。美術館分布12個展廳,最出彩的,是包裹了一整個外立面的鋁板。如鏡面般的鋁板在不同時間和季節反射出不同色彩的天空、海浪。然而就展覽而言,似乎影響不大,乏善可陳。

再看西海美術館的位置,它坐落於國際化綜合藝術社區——西海藝術灣內,附近還建有中央美院青島校區。這種模式讓人想到了阿那亞藝術社區,歸根結底是以藝術園區、文旅產業助力城市升級的模式。

其實美術館需要面對的是三類觀眾:專業觀眾、普通公眾,社區居民。現在很多新興美術館更多服務於熱愛藝術的公眾,滿足公眾對於藝術文化的嚮往,他們被美術館吸引到社區中,走進藝術的同時,也為社區注入了活動。卻對專業觀眾的吸引力不足,其實專業觀眾提出的有前瞻性的、學術的建議,並自然形成藝術評論的氛圍將更有利於推動行業的發展;而對於社區,也應該不只停留在邀請周邊居民免費觀展, 而是讓他們更大程度參與美術館的活動,分享美術館的資源、更多傾聽市民的聲音,形成有效交流機制。

北京畫院美術館:

從齊白石的對比研究系列,進入葉恭綽的深度研究

北京畫院的學術研究在業內一直有口皆碑,無論是其館藏齊白石作品的多角度詮釋,還是通過展覽對藝術名家及其作品的再挖掘,均顯示了北京畫院的策展能力和學術深度。

尤其在齊白石研究方面,繼前幾年推出齊白石系列大展後,今年4月有又讓齊白石、黃賓虹兩位20世紀藝術大師在北京「相遇」,聯合浙江省博物館、浙江美術館,共同推出「隔花人遠天涯近——齊白石·黃賓虹花鳥畫展」,梳理呈現兩位藝術巨匠於寫生方式、創作題材及藝術理念層面的異同。

1947年冬,齊白石(前排左四)與黃賓虹(前排左五)在畫家於希寧畫展上

齊黃同代人的對比研究展之後,6月,結合九十高齡的韓羽先生新出版的《我讀齊白石》,北京畫院以此書作為策展和研究的出發點,專門舉辦「會心不遠——韓羽讀齊白石」展覽。展覽梳理了韓羽先生《我讀齊白石》一書的精彩篇章,最終選出極具代表性的北京畫院所藏齊白石作品70餘件,同時配以韓羽的畫作與手稿進行展示。

韓羽在展覽現場對澎湃新聞說:「之前致友人信中我說這是『一個九零後老頭對另一個九零後老頭的吹捧』。白石老人曾說『作畫,妙在似與不似之間』,《我看齊白石》整本書就圍繞這句話寫的,就字面上看,似是繪畫之法,遠非如此,實是已關聯到作品與欣賞、作者與讀者兩相互動的更深層面,由技而道了。」

北京畫院「會心不遠——韓羽讀齊白石」展覽現場入口處,韓羽書法對聯

《我讀齊白石》 廣西師大出版社

2021年,北京畫院頗值得關注的展覽是11月舉行的「衣被天下誰識恩——葉恭綽的書畫﹒交遊﹒鑑藏」,今年是葉恭綽誕辰140周年,他堪稱二十世紀中國文化史上一位「百科全書式」的人物:他是近代交通事業和交通教育事業的先驅,更是博古好雅又具有家國情懷的鑑藏家,還曾與朱啟鈐一起組建成立中國營造學社。他與北京畫院的交集從建院之初便以開啟, 1957年5月14日,北京中國畫院正式成立,葉恭綽是北京畫院首任院長。雖然對名譽院長齊白石的研究與展覽,已經成為北京畫院的學術品牌。而對於葉恭綽的研究與推廣則較少涉及,所以展覽的策劃從2018年便已經開始,並從中國古代書畫鑑藏、交遊圈以及家學淵源幾個面向,試圖構建一位立體而真實的葉恭綽。

展覽海報

「衣被天下誰識恩——葉恭綽的書畫﹒交遊﹒鑑藏」展覽現場

當然,展覽只是一方面,自2018年啟動葉恭綽研究項目以來,北京畫院還出版了《葉恭綽研究》(第一輯)和畫冊,且2021年北京畫院的工作年會也圍繞葉恭綽展開,參會學者提交的論文也將輯錄於《葉恭綽研究》(第二輯)。葉恭綽的研究與影響漸入佳境,「影響力」的前提是自身的學術定位,「影響力」也來自積累,不僅是藏品的積累,也是人才的積累,研究的積累,藏品活化、研究深入、教育的推廣歸根結底還是需要人才。

上海中國畫院美術館(程十髮美術館):

藉助畫院內外學術資源,挖掘館藏研究海派繪畫

與北京畫院的歷史相似,上海中國畫院籌備於1956年,正式成立於1960年,豐子愷、賴少其,唐雲、潘天壽、林風眠、王個簃 、謝稚柳、劉海粟、吳湖帆、傅抱石、賀天健、程十髮等畫家的加盟,使其成為中國畫壇的「半壁江山」,他們的作品乃至捐贈的藏品也成為了上海中國畫院的藏品,2019年以上海中國畫院為建設和運營主體的程十髮美術館開館,築起了展示、研究、推廣海派藝術的重要平台。

近年來,上海中國畫院依託海派館藏和研究優勢,推出一系列海派畫家群像和個案研究展。去年的「海上風標——謝之光、林風眠、關良誕辰120周年作品展」、「星光璀璨·不同而和——上海中國畫院藏合作畫展」「丹青相照·真摯友情——紀念賴少其誕辰105周年、唐雲誕辰110周年文獻作品展」以及包括陸小曼、陳小翠、周鍊霞等畫師作品的「畫院掇英——院藏女畫師作品展」等都可見出。

今年以來,承續立足館藏作品的海派研究系列,上海中國畫院藉助畫院內外的學術資源,繼續在這方面進行了一系列策劃,如「錢瘦鐵和他的朋友圈」、「江山如畫——上海中國畫院藏毛澤東詩詞主題作品展」等。

「錢瘦鐵和他的朋友圈」展覽中,展出的錢瘦鐵發起的「上海畫人節」的照片。1941年10月28日於魏氏容園雅敘,蔡鶴汀、蔡鶴洲、吳青霞、黃賓虹、朱屺瞻、王個移、錢瘦鐵、唐雲、應野平、謝稚柳、鄭午昌、來楚生、黃幻吾、郎靜山、汪亞塵、江寒汀、白蕉、周煉霞等藝術家於上海。(攝影:郎靜山)

「錢瘦鐵和他的朋友圈」展覽現場,錢瘦鐵畫的鷹。

以自身館藏和研究為依託,部分作品從兄弟館或家屬處借展構築展覽並形成研究體系,這種方式也是目前公立美術館在資金有限、網紅展充斥的情況下向內自觀,並立足自身拓展學術研究的廣度和深度。不過好的展覽如何破圈、如何被更多人看到,也是值得關注的議題。

策劃這一系列展覽的原上海中國畫院院長陳翔此前坦言,「其實從前些年開始,上海中畫畫院就從重點抓創作,到慢慢創作和研究兩手都要抓。創作與理論就逐步成為畫院主業的兩個翅膀。隨著程十髮美術館的建成、開館,創作、研究和展覽三個方面都在逐步加強。藉助程十髮美術館的開館,我們通過展覽帶動相關的研究,並且進一步致力於文化傳播、公共教育。」

隨著陳翔的調入中華藝術宮,上海中國畫院在這方面的策劃與展覽如何延續與深入,不少藝術界人士都在觀察。

MPlus博物館(香港M+):

打造國際級當代視覺文化博物館的摸索

11月12日,位於香港西九文化區、亞洲首家全球性當代視覺文化博物館M+正式向公眾開放,但由於疫情帶來的出行限制,香港以外的藝術從業人員和媒體基本無法到達開館現場,所以目前已知信息,多來自於M+發布的官方資料。

位於地下大堂展廳的「香港:此地彼方」,從藝術到建築,由設計到電影,探索勾勒香港特質的視覺文化元素。

據悉,M+籌備十年,現有8000件藏品和47000份檔案資料,其中1500件中國當代藝術作品由烏利·希克捐贈。博物館展覽面積約1.7萬平方米,包括33個展廳和其他展覽空間。開幕展由6個專題展覽組成,其中「香港:此地彼方」從四個章節講述香港這座城市的演變及自1960年代起至今的獨特視覺文化;「M+希克藏品:從大革命到全球化」從M+希克藏品中挑選精品,按時間順序回顧1970年代至2000年代中國當代藝術的發展;「物件‧空間‧互動」按主題與時序探討過去七十年的國際設計與建築,以及作品與我們今天生活的關聯;「個體‧源流‧表現」則從亞洲視角探討戰後國際視覺藝術的敘事;「安東尼‧葛姆雷:亞洲土地」是一項由數以十萬計泥塑雕像組成的大型裝置作品,由享譽國際的英國雕塑家安東尼‧葛姆雷和廣東三百多位村民於2003年花五天共同製作;展覽「博物館之夢」則從M+構建的獨特亞洲脈絡探索全球概念下的藝術。除了主展廳之外,M+還將在大樓的公共空間中展出一系列委託創作的作品。

位於西展廳的「安東尼‧葛姆雷:亞洲土地」,讓觀眾體驗由廣東象山村村民用泥土捏成的浩瀚人海。

其實,M+最初規劃於2017年開館,因為工程預算與原計劃偏差而延期;後又經歷了博物館人事變動,加之全球疫情爆發,讓其開館日拖至2021年。但M+開館無疑給香港注入了藝術的活力,公眾也感嘆「香港終於有了一座像樣的博物館」。

M+的自我定位有許多層次:亞洲、國際級、當代、視覺文化,媒體對其衡量的標準是倫敦的泰特、巴黎的蓬皮杜、紐約的MoMA,但其實香港一直欠缺成熟的博物館文化體系,如何藉助文化IP,推廣本土文化依舊需要摸索。

香港M+,攝影:Kevin Mak,© Kevin Mak ,圖片由Herzog & de Meuron提供

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UCCA):

多城多館的「連鎖店」的架構下,更要引導觀眾關注作品本身

UCCA在2007年由比利時人尤倫斯夫婦創辦,一直以來是中國美術館模式探索中的先行者。UCCA 最初以德語系國家中的 「Kunsthalle」(為無藏品的公共藝術機構)形式運營,由穩定的展覽和項目,輔以專業化的品牌和營銷帶來立竿見性的影響力,從而帶來了令業界讚嘆的 「自我造血」 的營收能力。

UCCA Edge的天台

2017 年,在中國投資者的主導下,UCCA 改組並建立董事會管理制度。除此之外,門票、場地出租、UCCA Kids、UCCA Lab、UCCA store、GALA拍賣都為UCCA提供了可觀收入。自改組以來,UCCA也與各方達成合作,迅速形成「多城多館」的「連鎖店」架構:2018年,在北戴河的阿那亞社區開啟首座分館UCCA沙丘美術館;2019 年,啟用OMA建築事務所改造其位於798藝術區內的場館;2021年5月,在上海蘇州河畔盈凱文創廣場中揭幕與嘉華國際集團合作的UCCA Edge,首展「激浪之城:世紀之交的藝術與上海」將目光投向上海,聚焦於中國藝術將自身納入全球當代藝術圖景的歷史時刻,試圖對於上海城市的急速變化與當代藝術的蓬勃發展進行審視。展品聚集26位國內外藝術家2000年前後的作品及近期創作。UCCA Edge的開幕成為上海嶄新的藝術地標,也開啟了上海蘇州河以北的藝術版圖,為城市注入新的動力,11月又攜手沃捷集團在陝西北路開啟UCCA Lab沃捷藝術空間。

UCCA Edge,首展「激浪之城:世紀之交的藝術與上海」上,胡介鳴裝置作品《1999—2000傳奇》所表達的是世紀之交的24小時所採集的圖像,20年後的「打卡」圖像或造就當下的「傳奇」。

UCCA的擴張,再次印證了國內美術館的大舉發展,同時如「成為安迪·沃霍爾」繼在北京展出後,又來到上海UCCA Edge,也讓北京上海雙城的觀眾享受到「連鎖模式」的福利。目前,北京UCCA大展廳正在展出「莫瑞吉奧·卡特蘭:最後的審判」這位自帶話題和網紅感的義大利藝術家的到來,也讓UCCA再次被聚焦。但卡特蘭那些作品的背後,聚焦的是其文化深刻尖銳的審視,如何鼓勵觀眾深入探尋每件作品背後的故事,在當下時代的語境下與藝術家的實踐產生共鳴更是重要的。雖然,以投資者回報角度看,票房對UCCA是極其重要的,那麼如何平衡學術研究與票房(打卡)的關係,也是眾多民營美術館需要正視。

木木美術館(北京):

初代「網紅」帶來的流量和質疑

2014年木木美術館的成立也宣告著新晉「打卡地」的誕生,此後木木美術館便與流量相伴,無論莫蘭迪、大衛·霍克尼展,到今年的坂本龍一、「義大利文藝復興紙上繪畫:一次與中國的對話」……幾乎每一次展覽都能掐準時尚文化的脈搏,加之一波波的流量加持和網絡營銷,藝術作品和藝術家最終都幻化成一道道迷人的景觀。雖然也有評論稱,因其創始人的網紅屬性,美術館自然也被貼上網紅的標籤,甚至對於創始人本身的關注超過了對美術館的關注,即便是帶著態度的展覽,也在日復一日的「打卡」中被弱化。

「義大利文藝復興紙上繪畫:一次與中國的對話」展覽現場。

木木美術館的話題也不限於展覽,與流量一起帶來的還有質疑,9月底,某豪車品牌宣傳推廣視頻里出現了美術館創始人晚晚夫婦的採訪,視頻一出就引來2000多條評論,嘲諷的有之、調侃的不少,更不乏抵制的聲音。直至車企撤下視頻輿論才開始平息,如果這只是品牌商業行為,那麼3月,布展期間工人墜亡事件則是一起社會事件。從最初網友去微博詢問善後事宜,均被美術館方面刪除,直至四天後才發聲致歉。同時相比美術館的改建者青山周平和藝術家坂本龍一對事故表達的悲痛,晚晚夫婦的回應卻惜字如金,畢竟失去的是活生生的人。

坂本龍一「觀音·聽時」藝術展展覽現場,《生命-流動,不可見,不可聞……》(2007/2021),坂本龍一、 高谷史郎

但世人總是善於遺忘的,觀眾的熱情很快消解了陰霾,在炫目的打卡背景下,顯出的是所謂中產階級的表徵。再反觀近幾年,美術館展覽權威性在削弱,網紅化趨勢又在上揚,木木美術館只是其中的代表。

坪山美術館(深圳):

以「九層塔」系列展覽生產內容、呈現跨界融合的空間

2020年10月「九層塔:空間與視覺的魔術」系列展覽(簡稱「九層塔」)首輪展覽開幕,到2021年11月,第九個項目「論壇與回顧」的結束,歷時一年多的系列展覽落下帷幕。

坪山美術館

「九層塔」系列展覽於2020年由策展人崔燦燦和坪山美術館館長、建築師劉曉都共同發起,調動了藝術、建築與平面設計為主的近百位不同領域的工作者共同參與;匯集9位/組藝術家的作品作為展覽基礎素材;邀請9位建築師、9位平面設計師,分別組成9個臨時團隊;呈現了一個多種形式語言共存的跨界綜合展示空間。

「形式的狂想」以藝術家劉韡的幾何形裝置為基礎、建築師馬岩松進行空間呈現。

平面設計師廣煜為「形式的狂想」進行海報等視覺系統的創作。

比如,第六個項目「形式的狂想」以藝術家劉韡的幾何形裝置為基礎,邀請建築師馬岩松進行空間的呈現,平面設計師廣煜進行海報等視覺系統的創作。整個展覽如同一部狂想曲,抑或是一幕孕育著無限力量的舞台劇。第七個項目,「面具與浮影」展覽以藝術家謝南星的一組肖像畫為基礎,邀請建築師何健翔進行空間的呈現,平面設計師馬仕睿進行海報等視覺系統的創作。第八個項目「情景」由姜傑、彭薇、尹秀珍三位女性藝術家帶來三組作品,結合建築師徐甜甜、平面設計師小馬哥進行視覺系統的創作構成。

第八個項目「情景」由姜傑、彭薇、尹秀珍由三位女性藝術家帶來三組作品,結合建築師徐甜甜的空間設計。

平面設計師小馬哥為「情景」做的視覺系統。

「『九層塔』對於坪山美術館來說,既體現了內容生產能力,我們還知道怎麼去做。」劉曉都說,「這麼一來,坪山美術館的工作就有了特色,還是一般人搞不出來的特色。說到底,一定要生產新東西的意識,如果沒有一個完全屬於美術館自身的內容,美術館就會走上『代理』路線。」

「九層塔」的意義並非只是創造一個藝術、建築和平面設計的連接點,形成一個全新的交叉學科。更重要的是創造了一股由自主策劃帶來的「向心力」,這種「向心力」讓這個離深圳市中心一個多小時車程的美術館,受到廣泛關注和談論,很多人寧可舟車勞頓,也樂於去參加美術館的活動。除了「九層塔」外,坪山美術館2021年還呈現了張永和個展、「一個人在荒島」系列展覽,以及深圳當代藝術家系列展覽。

其實坪山美術館於2019年3月正式開館,作為一家新美術館從零起步,是短板,很有可能是機會。近兩年來,國內新美術館和流量展覽層出不窮,新的美術館是以建築奪人眼球還是以內容帶來持續的影響力,這也是當下美術館需要正視的問題。

成都當代影像館:

對話西方、聚焦本土的雙向視角

提及新美術館、地標、打卡等關鍵詞,「成都當代影像館」已然成為中國西南地區民營美術館的代表。其位於成都西北部國內最大的攝影主題公園——府河攝影公園的核心位置,擁有6個展廳、1個學術報告廳、1個圖書館以及多個公共教育空間。美術館外觀是一個歐式的建築,展廳環繞庭院四周。雖然開館至今不到三年,但在攝影界快速建立起了他們的工作標準和影響力。

©️成都當代影像館建築

從籌建開始,成都當代影像館的目標就非常明確,做國際一流水準的專業影像館,構築一個能夠與西方平等對話的機構。目前館藏,包括亨利·卡蒂埃-布列松(Henri Cartier-Bresson)、塞巴斯提奧·薩爾加多(Sebastião Salgado)、貝爾納·弗孔(Bernard Faucon)、荒木經惟(Araki Nobuyoshi)、森山大道(Daido Moriyama)、石內都(Ishiuchi Miyako)等攝影藝術家的作品,部分館藏自開館以來就通過不同的展覽系統地向公眾展示這些藝術家的創作和相關文獻,並不定期地舉辦相關講座、放映、工作坊等影像教育活動。

©亨利·卡蒂埃-布列松,新中國成立前的上海,中國,1948年12月-1949年1月(成都當代影像館館藏)

成都當代影像館創始人鍾維興從2003年開始從事攝影創作,作品曾在中國美術館、平遙國際攝影節展出,其《Face to Face 面對面》系列被巴西里約熱內盧藝術博物館、歐洲攝影博物館等機構收藏。為了保證專業度,他邀請歐洲攝影博物館的創始人、有著三十多年館長經歷的讓-呂克·蒙特羅索(Jean-Luc Monterosso)當館長;知名中國當代攝影藝術家、策展人王慶松當藝術總監。作為全球收藏貝爾納·弗孔作品最多且最完整的美術館,同時也作為目前國內收藏布列松原作最多的機構,成都當代影像館設立了這兩位藝術家的常設展館,每年定期更換展覽主題與展出作品。

©️成都當代影像館,《書寫——貝爾納·弗孔2021》展廳

引進國際影像藝術展覽的同時,開館兩年多來,成都當代影像館有一個展廳專門用於關注工作、生活於四川地區的藝術家的創作,迄今已舉辦了多個展覽項目,例如2021年就呈現了成都藝術家劉珂&晃晃、阿斗的個展。同時也積極與國內各大機構、藝術家保持良好的合作,先後將貝爾納·弗孔的作品帶到四川美院和天津美院;2021年開始,將每年在館內呈現該年度1839攝影獎最新獲獎作品展;在今年陸續呈現了榮榮&映里、馬良等國內知名攝影藝術家的作品個展……

©️成都當代影像館,馬良《私人神話》展覽現場

此外,2019年成都當代影像館還參與了法蘭西藝術院(Académie des beaux-arts)設立的「威廉·克萊因攝影獎」,由其創始人鍾維興擔任該獎評委會終身聯合主席。幾乎在同一時間,成都當代影像館設立了「金熊貓攝影藝術獎」,這兩個獎項一個接軌國際、一個聚焦中國本土,前者關注全球傑出的攝影師,後者關注的當下中國傑出的攝影師。

目前金熊貓攝影藝術獎歷經了第一屆,即將於2022年啟動第二屆。首屆「金熊貓攝影藝術獎」獲獎攝影師包括了馬良、張克純、洪浩、繆曉春等,他們從事攝影多年,現今依然還在充滿活力地創作。「威廉·克萊因攝影獎」則舉辦了兩屆,2019年首屆獲獎者為印度攝影師洛古·雷(Raghu Rai);2021年,第二屆「威廉·克萊因攝影獎」由美國攝影師安妮·萊博維茨(Annie Leibovitz)斬獲。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美術館引進國外藝術家的作品展出,但無論基於哪種模式的合作,重要的是通過合作相互學習。成都當代影像館兩個攝影獎項並舉,也看到了給中國藝術家提供的舞台。同時,只專注於影像這一門類也看到其清晰的定位,在一個藝術門類中做得更專業、更學術、更深入,也不乏是新興美術館的運營之道。

中國美術學院畢業季(杭州):

面向公眾,全城綻放

每年6月,全國各大美院均將推出畢業作品展,這些展覽往往在校內展出,雖輻射有限,但其實一些藝術機構會將此作為發掘年輕藝術家的窗口,但是2020年以來,因為疫情帶來的校園防控的限制,為了讓畢業展不限於校園之內,高校升級了線上展廳,同時依託網絡傳播手段,不少美院的畢業展開通了直播通道,邀請學院教授和學生共同直播導覽,讓畢業作品透過更多元的平台,讓更多的人關注。

中國美院畢業展現場

但線上畢竟有隔閡,中國美術學院2019年開始將「畢業季」升級為「國際青年藝術周」,並在2021年再次升級,除了線上線下同開外,還將畢業展地點從院校升級成為公共場館,涵蓋浙江美術館、浙江展覽館、中國美術學院象山校區等10個文化場館,包含了線上開幕式、線下展覽展映、科幻論壇、音樂會等各板塊累計30餘項藝術活動,總展出面積近1.8萬平方米。展出超過2000名青年藝術家的3500餘件作品,從西湖沿線到運河之畔再到之江之濱,中國美院畢業展將真正做到面向公眾,全城綻放。為方便公眾看展,杭州還推出5輛觀展專線公交車。

2021年6月1日,「現在史·第三屆之江國際青年藝術周暨中國美術學院2021年畢業季」 在浙江美術館開幕

學生畢業作品進入正規美術場館展出,不僅對學生作品對質量提出了要求,也考驗著年輕學子們自我組織能力。而藝術教育的核心,也正在於引導學生確立自我和世界的關係。藝術創造的過程就是自我創造的過程。在如今這個技術加速疊代的世界,藝術教育已經超出了啟迪人心修養的意義,更成為一種社會創新的力量。

中國美院畢業展展覽,一個孩子參與作品互動

畢業季全城聯動,既證明了中國美院的影響力,也凸顯了杭州這座城市對藝術的認識和接納。或者說也只有杭州和中國美院才能融合如此全城聯動的畢業季。

2021上海城市空間藝術季:

城市即展場,無牆的「美術館」

「上海城市空間藝術季」的前身是2013年徐匯濱江的「西岸建築與藝術雙年展」,兩年後,基於徐匯濱江的基礎「城市空間藝術季」首先在西岸舉行,此後2017年在浦東的民生碼頭,2019年在楊浦濱江,其目的是由公共空間的發展帶動濱江地帶的發展。

2021年上海城市空間藝術季,藝術家蘇暢為「上生新所」帶來的公共藝術作品。

相比過去沿著黃浦江展開,到了2021年城市空間藝術季以「15分社區生活圈——人民城市」為主題,進入社區生活圈,走近市民身邊。除了主題演繹展在上生新所、主展區在新華社區和曹楊社區外,還有靜安臨汾、長寧虹橋、浦東陸家嘴、徐匯田林、黃浦瑞金、楊浦四平、虹口多倫、閔行梅隴、寶山多個社區、臨港申港、嘉定菊園、松江九里亭、浦東海沈、青浦章堰等眾多社區展場。

俯瞰百禧公園,宛若穿梭在道路與社區空間的鋼鐵巨龍。

比如在主展場曹楊,社區空間更新成就顯著。以建築師劉宇揚操刀、被譽為「世界第三個高線公園」的百禧公園和曹楊一村成套改造為首,加上曹楊環浜、街道各公共服務場所的改造等,展示的也是一種典型空間更新的可推廣性。與曹楊街道多為在地居民參觀和使用不同,在新華街道面對的是更多外來的參觀者;而且新華沒有大塊的社區更新空間而是通過文字、標識、美食、店招、牆繪、快閃等介入空間。另外與楊浦區四平樣本社區展的一個小項目「詩歌單行道」、徐匯田林樣本「花開蒲匯塘」將一處花鳥市場改造的植物公園、以徐志摩詩歌為靈感南昌路變電站微更新等項目,也引起了不小的反響,也仍人民參與到城市微更新之中。

然而,當公共藝術進入到社區空間後,如何管理和持續也考驗了社區管理和共治的水平,「城市空間藝術季」這些社區樣本如何在「15分社區生活圈」延續也值得關注。

靜安臨汾街道,公共藝術作品《年代置物架》

從某種意義上說,公共藝術不是單方面發起的活動,它的公共性也宣告著開放性,當在地居民看到一個異物放到自己的城市的熟悉空間中會想為什麼放到這裡?公共藝術在占有城市空間的同時,反過來也被城市空間所占有。在影響城市空間的時候,各種力量的效力便已經產生。但是公共空間本質上還是向全體開放,公眾如何慢慢接受,甚至主動賦予它一些再發揮、再創製的空間?社區和街道層面應該做怎樣的引導?這均是未來公共藝術真正介入社區需要面對的問題。

上海劉海粟美術館「再探公共的可能性:桂巷菜場美術館/藝術夜校總結展」展覽現場

除了以上提到的十座美術館外,2021年年底,杭州天目里美術館正式開館,這座由普利茲克獎得主倫佐·皮亞諾設計的美術館的開館展雲集了國內外32位藝術家,藝術將「從無到有」生長到城市中;2022年上海西岸也將再添一座由讓·努維爾設計的「星美術館」。然而,在美術館不斷增加的同時,我們也看到一些美術館處於相對尷尬的境地,比如同樣成立於2010年的上海外灘美術館和上海民生現代美術館,外灘美術館在閉館裝修了一年多後終於在2021年10月重開,但剛做了一個展又將配合外灘源地區的開發升級與觀眾再次小別。上海民生現代美術館也遷出了靜安新業坊,暫無固定館址。要知道新業坊的場館在2020年接待觀眾近38萬人次,位列上海美術館接待量第三。民生遷出後,原館址成為了「遇見博物館·上海靜安館」,並於年底開門迎客。預計每年將舉辦8至10場「國際大師系列」和「頂級IP系列」大展,開幕展為印象派和木乃伊。

在新舊交替之間,需要發問:美術館的初心是什麼?做旅遊、賺門票,還是做文化藝術?美術館不是一門生意,不僅是請建築大師做奪目的建築,更重要的是內容和內核。

責任編輯:黃松

校對:張艷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