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史五卷一部20:二戰中英美戰爭轉折之路

fans news 發佈 2022-01-27T04:26:30+00:00

英美二君的戰爭轉折之路自是不能與蘇聯的相提並論,不論是轉折的驚天動地還是轉折的勇猛激烈上,與蘇聯老大哥都是相差一籌,但在戰爭轉折之路上,它們也表現了更高水平的歷史主動性,並通過自身努力實現了各自戰場的戰爭轉折。

第二十章 英美戰爭轉折之路

對蘇德戰場的介紹就此告一段落,下面全面展開本卷本部第二大項內容:英美戰爭轉折之路。英美二君的戰爭轉折之路自是不能與蘇聯的相提並論,不論是轉折的驚天動地還是轉折的勇猛激烈上,與蘇聯老大哥都是相差一籌,但在戰爭轉折之路上,它們也表現了更高水平的歷史主動性,並通過自身努力實現了各自戰場的戰爭轉折。

第一節 戰爭之路要堅定地走下去

蘇聯的戰爭轉折之路為戰爭轉折提供了一個「樣板」,它戰鬥最激烈,犧牲最慘烈,成就最巨大。如果說蘇德戰場是戰爭轉折的主戰場,支撐起戰爭轉折的大廈,那麼紅花還得綠葉配著,主戰場也離不開次戰場的支援,主戰場實現了戰爭轉折,也需要次戰場轉折來配合,只有主次兩個戰場都實現了轉折,戰爭轉折才能真正鞏固地到來。蘇聯為反法西斯戰爭付出了最高的努力和最大的犧牲,但英美二君也在不斷克服自身不足,也在付出更多努力,作出更大貢獻。

這場反法西斯戰爭只能勝不能敗,危害世界的法西斯邪惡必須剷除,我想這是英美始終堅守的戰爭底線;不能再敗下去了,要拿出管用的東西扭轉戰局了,要轉敗為勝了,我想這也是它們夢寐以求的東西;廣大人民群眾向統治集團發出改變戰爭面貌的更強烈呼請,正在表現出投身這場戰爭偉業的更高昂的歷史主動性,我想它們也感受到了來自人民群眾的推動力和督促力。反法西斯戰爭達到了今天,大家都在努力奮進,只有努力程度的差別,而沒有努力不努力的區別;大家只有戰鬥實力更雄厚,戰鬥意志更堅強,戰鬥力量更勇敢,而絕不會有打退堂鼓的可能性。

當奧金萊克將軍以優勢兵力從加扎拉防線敗退下來,幾乎把尼羅河三角洲和蘇伊士運河丟給敵人之時,我想邱吉爾心痛到了極點,這真是奇恥大辱呀;當這次失敗引起了國內一片批評,引起了議會的不信任投票,我想邱吉爾已經深深感受到了人民的壓力——如果北非再失敗的話,自己的首相位置和大英帝國的前途命運都堪憂呀;要下最大的決心確保北非戰場轉敗為勝,物不足補物,人不行改人,必須極力阻止第二戰場的開闢,必須千方百計把美國的戰力引入北非戰場;當阿拉曼戰役開戰前的那段日子,邱吉爾坦言,自己和自己的大英帝國精神是高度緊張的,是的,一切都準備就緒了,成敗在此一舉了,只能勝不能敗!

當日帝「南進」的硝煙散去時,美國統治集團痛定思痛,決心與敵戰起來;當潛力無限的戰爭機器發動起來時,實力也就迅速擴充起來;當實力和決心結合起來時,勝利也就指日可待。戰爭轉折基礎是物質實力,是不斷增強戰爭經濟實力和軍隊實力並超越敵人,而與當面之敵相比,我們從來不缺乏或不應該缺乏這個實力,這個實力從來都應該是充裕的——確切一點說,是充裕無比的,我們缺乏的是把這個實力轉化為戰鬥力的決心,缺乏的是與敵人正兒八經大幹一場的靈魂和脊梁骨,缺乏的是心無旁騖地與敵人戰起來的責任與擔當,現在我們身上裝上了這個靈魂和脊梁骨,肩負起了這個責任和擔當,於是轉折也就來了。事情就就這麼簡單,大道本就至簡,只要我們集中精力,心無旁騖,志在必得,那麼我們一定能得到勝利。

第二節 轉折之路與戰爭經濟

「戰爭轉折基礎是物質實力,是不斷增強戰爭經濟實力和軍隊實力並超越敵人,而與當面之敵相比,我們從來不缺乏或不應該缺乏這個實力,這個實力從來都應該是充裕的——確切一點說,是充裕無比的,」這就是我們的論斷,是對英美二君轉折之路與戰爭經濟關係的論斷。靈魂和脊梁骨有了,責任和擔當有了,那雄踞天下的戰爭經濟騰飛起來,自是虎虎生威;那優裕的世界級大後方全面展開,自是鋪天蓋地。

到1942年底,美國的戰爭經濟大體形成,到1943年,有效的機制完全形成,戰爭經濟達到了它的最高峰。幾大戰爭經濟部門(戰時管理局、經濟穩定局、戰時動員局、對外經濟管理局)相互配合,協調運行,全面掌控戰爭經濟的生產和消費、發展和穩定、軍用和民用、對內和對外的各種關係,確保戰爭經濟高速穩定順暢運行,戰爭轉折的物質根基在這裡雄厚無比。更無需待言,這個雄厚的戰爭經濟不但要獨善其身,更要兼濟天下,租借法案的實施規模急劇擴大,「民主國家的兵工廠」正在發揮最大效力,滿足世界反法西斯人民對戰爭物質力量的需求,同時世界戰爭經濟也因租借法案更緊密聯繫在一起,大家取長補短,相互幫助,共同為贏得戰爭出錢出力。

英國自不待言,這個戰爭經濟已經運行了三年,目前繼續處於高位運行,老大帝國繼續迸發著前所未有的活力,繼續拖著老軀,誓要奮戰到底。至於這個戰爭經濟的缺陷也繼續存在著,它依然「建立國內資源、對殖民地財富的剝削和美國物質援助的基礎上」,而它的航運依然處於艱難之中,而它的人力物力財力照例處於緊張之中。國家和人民克服各種困難,繼續推動這個戰爭經濟向更高水平邁進,不斷增厚著戰爭轉折的物質基礎。

好了,廢話不說,偉大的成就——千百萬噸的煤鋼油、成千上萬的坦克飛機大炮——還是通過表格展現出來最直接:

美國1942年和1943年主要工業產量


1942年

1943年

鋼(萬噸)

7804

8059

銅(萬噸)

128

110

鋁(萬噸)

47.3

83.4

石油(億噸)

1.37

2.03

電力(億度)

2332

2675

美國1942年和1943年軍工產量

年份

飛機(架)

艦艇(萬噸)

坦克和自行火炮(輛)

火炮(萬門)

商船噸位(萬噸)

1942

47675

102

36114

15.7

809

1943

85433

319

50687

18.9

1930

英國1942年和1943年軍工產量


1942年

1943年

步槍和卡賓槍(萬枝)

59.49

90.98

衝鋒鎗(萬枝)

143.83

157.24

機槍(萬挺)

28.38

20.05

火炮(萬門)

10.61

11.82

迫擊炮(萬門)

2.92

1.71

坦克和強擊炮(輛)

8600

7500

作戰飛機(架)

17700

21200

主要作戰艦艇(艘)

114

85

英國主要工業產品產量


1942年下半年

1942年下半年與1942年上半年相比(1942年上半年為100)

1943年上半年

1943年上半年與1942年上半年相比(1942年上半年為100)

電力(億千瓦時)

184.52

-

191.08

104.3

石油產品(萬噸)

572.33

126.9

642.84

142.6

煤(萬噸)

10302.81

101.4

10110.01

99.5

生鐵(萬噸)

384.38

99

359.52

92.6

鋼(萬噸)

637.47

97.1

665.63

101.4

【註:石油產品含進口量。】

偉大的成就自然歸功於廣大人民群眾的無私奉獻和艱苦付出,當然這個人民群眾包括統治階級,只不過統治階級付出相對較小,得到相對較多,而廣大勞動人民付出相對較多,得到相對較少。人民在艱苦的戰爭事業中更加感受到自己偉大的力量,更加覺醒進步,以更具歷史主動性的姿態參與到反法西斯戰爭事業中,特別是參與到統治階級的戰爭決策中。當前,共產黨在人民當中的影響力在上升,蘇聯以其巨大的戰爭貢獻在人民當中的影響力在上升。在共產黨和一切進步力量的號召下,廣大人民群眾更強烈要求本國統治階級以更積極堅定的姿態參與到戰爭中去,更強烈要求他們在戰爭努力上向蘇聯看齊,給予更多援助於蘇聯,儘快開闢第二戰場。

統治階級自是不會任由人民群眾擺布,但人民群眾的呼聲和力量不能不轉化為統治階級實現戰爭轉折的內生動力和強大基礎。沒有人民群眾這個強大深厚舞台,戰爭轉折的威武活劇豈能上演?沒有人民群眾強有力的呼聲和督促,這部威武活劇豈能儘早上演?

第三節 轉折之路和反法西斯同盟加強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戰爭轉折與反法西斯同盟的加強自是存在著緊密的正相關,前者以後者為外部環境和人心所向,而前者的實現又會進一步推動後者。「反法西斯同盟的大纛已經樹立起來了,更多的國家和力量正在進入它的麾下,而它內部團結鞏固也在不斷加強——而這一切同樣是以人民覺醒進步為深厚根基的。」這是本卷開篇之時向大家展示的反法西斯同盟發展的康莊大道。自從《聯合國家宣言》成立以來,更多的人心趨向了它,更多的資源為它所用,更多的軍民成了它的戰鬥力量。

在歐洲大陸,流亡諸國早已加入了《宣言》,但真正體現《宣言》精神的卻是不斷發展抵抗運動的敵後人民,正面戰場在實現轉折,敵後戰場也在如火如荼地發展著。在太平洋戰場上,除了美國領導的正面戰場,同樣有一個人民自發或自覺展開的敵後戰場。實現戰爭轉折,敵後戰場也有一份功勞。

在北非、中東、印度乃至整個亞非地區,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獨立要求暫時退居其次,法西斯的滲透也被遏制,而在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默默無聞的支持和付出下,大英帝國自是可以安心「攘外」。大英帝國在建立在龐大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基礎上的,大英帝國已經替廣大殖民地半殖民地加入了《宣言》,大英帝國成敗不但取決於宗主國的努力,也取決於廣大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付出和犧牲,戰爭轉折的道路上也有他們的一份功勞。大英帝國或大英國協的另一組成部分就是廣大自治領國家,他們正在反法西斯戰爭中崛起,正在貢獻更大人力、物力、財力,戰爭轉折的實現同樣少不了它們的付出和犧牲。

在美洲大陸,在美國帶領下,各國先後加入《宣言》,成為聯合國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們順應戰爭需要,響應美國號召,紛紛全面加強與美國的政治、經濟、軍事合作,政治上支持反法西斯戰爭,經濟上向英美提供大批戰略原料,成為戰爭資源重要供應者,軍事上開放領土領空領海,允許美國建立軍事基地,為美國全球兵力轉運提供便利。拉美國家和人民同樣是這場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付出者。

當然,加強反法西斯同盟,關鍵還是要看蘇美英三大國外加一個較弱的中國如何加強團結合作,唯有它們相互加強協調、加強援助、加強力量,才是戰爭轉折的重要保障,而四大國的軍民正是這場反法西斯戰爭的力量主體。總體來說,美英在加強自身戰爭努力的同時,更加看重蘇中兩國在這場戰爭中的巨大作用,積極努力加強對它們的援助。當然團結合作中齟齬依舊不斷,很多承諾英美未能履行,戰爭努力依舊差別,但團結合作的主流不會變更,只會越來越強大。

第四節 轉折之路與武器裝備

下面將探討這樣一個特殊問題:戰爭轉折與武器裝備的關係。戰爭轉折首先取決於反法西斯物質和精神力量的強大,但一定程度上也取決於戰爭科技的進步,取決於武器裝備的先進化。戰爭已歷三年之久,反法西斯諸強國逐步淘汰掉戰爭初期的落後武器裝備,大量換裝先進武器裝備,大量研發先進軍事技術,法西斯諸強在戰爭初期的先發優勢逐步喪失,它們先進一時,但絕不可能先進一世,它們基本沒有保持先進的後勁兒,當反法西斯諸強把一批批先進武器送上戰場時,它們或者只能吃老本,還是戰爭初期的那些貨色——小修小改以勉強適應戰場需要,或者勉強研發出一二款先進武器來應急,作垂死掙扎。下面我就來看看,戰爭轉折到來時,反法西斯諸強正在湧現出那些先進的武器裝備。

蘇聯自不待言,之前我們已經做了介紹,先進武器大量列裝部隊是蘇聯贏得戰爭轉折的一個重要因素。而有依靠先進武器贏得戰爭傾向的英美,在戰爭轉折到來時以及到來後,更是先進武器層出不窮。英美鶴立雞群的武器裝備依舊是轟炸機特別是超遠程的戰略轟炸機,1942-1943年的戰爭轉折期間,歐洲空中轟炸戰場開始繁盛起來,大量先進轟炸機層出不窮,英國的「哈利法克斯」式、「斯特林」式、「蘭開斯特」式轟炸機,美國的B-17、B-24轟炸機,均是四發動機轟炸機,航程遠,炸彈量大,自衛武器強,是專門的戰略轟炸機。另外英美還有「蚊」式、B-25、B-26等轟炸機,雖屬中型轟炸機,依然具有優越的作戰性能。另外,「史上最強的轟炸機」B-29也於1943年秋問世,1944年大規模投入使用。

在戰鬥機方面,英國依然是「颶風」、「噴火」為主要型號,但它們航程短,不適合於伴隨戰略轟炸機執行遠程護航任務,只能執行奪取和保衛制空權以支援地面作戰的任務。1942年裝備的「噴火9」和「颱風」戰鬥機性能雖然不錯,但依舊沒有改變航程短缺點,「颱風」戰鬥機低空性能優越,最後被用於對地攻擊任務,類似蘇聯伊爾-2強擊機。另外,還有「布萊漢姆」和「英俊戰士」夜航戰鬥機(裝備雷達)以及其他性能一般的戰鬥機。美國的戰鬥機研發成績顯著,除了原有的P-40、P-39外,更先進的P-51、P-47也誕生了,它們不但空戰性能優越,而且航程遠,可以遠程護航戰略轟炸機行動。

至於敵人應對英美空中打擊方面,法西斯德國勉強有應對之力,因為美國先進戰鬥機來到歐洲戰場較晚(1943年下半年才開始部署),而自己還能弄出幾款新式戰鬥機來應對(FW-190和Me-410);而日本法西斯在美國先進作戰飛機前面一開始就遭到毫無還手之力的碾壓。

在坦克方面,英國方面1942年直到戰爭結束投入的坦克有「十字軍」巡洋坦克、「克倫威爾」巡洋坦克、「挑戰者」坦克、「瓦倫丁」步兵坦克、「邱吉爾」步兵坦克等型號,不過對付北非戰場和義大利戰場還是綽綽有餘。美國方面同時期投入的坦克有M3「格蘭特」坦克、M4「謝爾曼」中型坦克、「謝爾曼」M4A3中型坦克、「謝爾曼」5型坦克(由英國生產的改進型),總體來說性能優於英國坦克,其先進型號基本可以對付法西斯德國的坦克。

在海軍裝備方面,從1942年到戰爭結束,美國共建造了17艘「埃塞克斯」級航母(重型航母)、9艘「獨立」級航母、100多艘護航航母,日帝法西斯則拼盡全力才造出16艘航母。至於艦載機方面,日帝法西斯依舊是零式、九九俯轟、九七魚雷等這些老貨色,而美國新一代艦載機——TBF魚雷、F6F戰鬥、SB2C俯轟——完全碾壓之。

在反潛技術方面,英美綜合運用水面、空中、雷達、聲吶等一系列先進技術,探測、發現、打擊敵潛艇的能力大大提高,鄧尼茨的「噸位」戰越來越得不償失。反潛領域完全是一個擁有極高技術水平的戰爭領域,魔高一尺,道高一丈,英美憑著先進的技術最終扭轉了大西洋戰場的被動局面,迎來戰爭轉折。

二戰中,美英在許多技術領域都是占優的。憑藉雄厚的實力,憑藉世界級大後方,順應戰爭需要,它們在許多技術領域取得驕人的業績,為戰爭的勝利作出重大貢獻。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