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方中醫程醫生:三部六病版《傷寒論今釋》論說條文之第120條

經方中醫程醫生 發佈 2022-05-10T15:02:57.474071+00:00

120、太陽病,當惡寒發熱,今自汗出,反不惡寒發熱,關上脈細數者,以醫吐之過也。一二日吐之者,腹中飢,口不能食;

經方中醫程醫生:三部六病版《傷寒論今釋》論說條文之第120條

一、名稱與概念

二、病機分析

三、誤治分析

120、太陽病,當惡寒發熱,今自汗出,反不惡寒發熱,關上脈細數者,以醫吐之過也。一二日吐之者,腹中飢,口不能食;三四日吐之者,不喜糜粥,欲食冷食,朝食暮吐。以醫吐之所致也,此為小逆。

劉棟云:後人所摻也。

山田氏云:此次條注文,錯亂出於此者已,宜刪。

淵雷案:

此條詞句繁冗,且稱關上脈,皆非仲景辭氣,故二君云爾。然病理有可驗者,仍釋之。

凡病屬陽證,而毒害性物質上迫胸咽者,可吐,不爾,即不當吐。太陽病,毒害性物質在肌表,固非吐法所宜,然因吐而得汗,則表證亦隨解,故自汗出而不惡寒發熱也。關上所以候脾胃(六部脈分配臟腑,惟關上候脾胃有驗),細則為虛,數則為熱,誤吐而傷胃中津液,且引起胃機能之興奮,故關上脈細而數也。腹中飢,口不能食,當是食入即吐。凡食入即吐,責其胃熱。朝食暮吐,責其胃寒。寒謂貧血,謂機能衰減。熱謂充血,謂機能亢進。一二日、三四日,謂病之淺深,不可拘泥日數。病尚淺而誤吐之,則胃受刺激而為熱,故食入即吐,雖飢不能食。病漸深而誤吐之,則胃受刺激而充血,故不喜糜粥,欲食冷食,然其機能已衰減,故朝食暮吐也。

汗氏云:《補亡論》常器之云:可與小半夏湯,亦與半夏乾薑湯。

郭白石云:《活人書》大小半夏加茯苓湯、半夏生薑湯,皆可選用。

元堅云:此證蓋橘皮竹茹湯,或千金竹葉湯之類,所宜取用,如單從驅飲,恐不相對。

淵雷案:

讀仲景書,與藥方證候參互推勘,得其活用之法。

書中不出方諸條,語焉不詳,本不可懸擬方藥,後人不知此義,輒為之補方,郭雍遂作《傷寒補亡論》,是猶畫蛇而沾足也。又林億等序,有三百九十七法之語,妄人乃將本論條文,分析刪並,湊成三百九十七條,以一條為一法。不知林億所謂法者,指方藥之治法,故原序下文云:除復重,定有一百一十二方。若以不出方諸條,亦各為一法,則方之不存,法於何有,其無知妄作,更甚於補亡矣。

此條常器之、郭白雲所舉諸方,皆是鎮嘔劑,皆主不因飲食而自嘔吐者。若食入即吐,朝食暮吐,則小丹波所舉兩方,近是。橘皮竹茹湯,系《金匱》方,竹葉湯出《千金》第十卷,雲治傷寒後虛羸少氣嘔吐,其方即竹葉石膏湯去甘草也。

(此處已添加醫療卡片,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