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業率全美最低,亞裔美國人為何仍面臨更長失業期困擾?

美國僑報網 發佈 2022-06-01T05:08:18.952953+00:00

CNBC報導,經濟學家表示,綜合數據未能反映出亞裔美國人、夏威夷原住民和太平洋島民所面臨的複雜和差異性的勞動力市場形勢。

【僑報網訊】儘管亞裔美國人的失業率在全美所有族裔群體中最低,但他們卻面臨最長的失業期和來自勞工市場的其他挑戰。

圖為5月21日(周六),在洛杉磯市中心辦公室舉行的洛杉磯醫保計劃(L.A.CareHealthPlan)招聘會上,求職者等待接受面試。(圖片來源:美聯社)

綜合數據無法反映亞太裔在勞動力市場的真實情況

CNBC報導,經濟學家表示,綜合數據未能反映出亞裔美國人、夏威夷原住民和太平洋島民所面臨的複雜和差異性的勞動力市場形勢。

非政府研究組織華盛頓公平增長中心(Washington Center for Equitable Growth)的高級研究助理卡門·坎明(Carmen Sanchez Cumming)說:「相較於所有職員,亞裔美國人的勞動力市場統計數據通常反映出更為健康的情況。但其中也存在非常大的差池,這會對資源的分配情況產生影響。」

亞裔職員比其他族裔職員更易遭受長期失業的困擾

根據勞工部的數據,4月全美亞裔職員的失業率為3.1%。相比來看,當月美國整體的失業率為3.6%,白人失業率為3.2%。(勞工統計局沒有報告夏威夷原住民和太平洋島民的月度失業指標)然而其他勞動力市場的統計數據卻表明,亞裔美國人比其他職員更容易遭受長期失業的困擾。2021年,亞裔美國人的失業時間中位數為21.9周,是勞工統計局所追蹤的所有族裔群體中時間最長的。並且情況對亞裔男性來說最為嚴峻,其失業時間的中位數長達26.1周。來自華盛頓公平增長中心的一份報告發現,上個月,亞裔男性的平均失業時間為46.2周,亞裔女性的平均失業時間為33.9周。

「一個人在職的時間越長,再次就業就越困難,如果他們再次就業,通常工資會比較低。」報告的作者坎明說。

智庫經濟和政策研究中心(CEPR)的分析也顯示,過渡率(衡量職員從失業到再就業的可能性)也表明,亞裔美國人和太平洋島民一旦失業便很難再就業。即使對年齡和教育程度等因素進行調整後,這種結果仍然存在。

CEPR的經濟學家茱莉·蔡(Julie Cai,音譯)說:「一旦你對一大堆人口因素進行調控後,如果仍看到某些職員群體的過渡率較低,你只會把它歸結為勞動力市場的刻板印象或者歧視。」

CEPR的研究顯示,2022年第一季度,與男性亞裔美國人和太平洋島民、非裔、白人和西語裔職員相比,女性亞裔美國人和太平洋島民失業後再就業的可能性最小。

亞太裔美國人子群體集中在低薪職業中

對以往經濟衰退的研究表明,某些因素也會影響到美國亞裔職員在試圖重新就業時所面臨的困難,坎明說。有很大一部分美國亞裔職員是在美國以外出生的,可能會出現與簽證有關的障礙,而沒有英語作為第一語言也是其在勞動力市場面臨的一個不利因素。此外,在國外接受教育也會讓其嚴重身處於不利地位。

經濟學家還指出,在更大範圍的亞太裔美國人群體中,存在著巨大的勞動力市場差異。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發現,亞裔美國人在全美範圍內遭受著最大的群體內經濟不平等問題。

美國進步組織婦女倡議(Women’s Initiative at American Progress)的婦女經濟安全副主任勞倫·霍夫曼(Lauren Hoffman)說:「不同的亞太裔美國人子群體集中在低薪職業中,而其他群體則集中在高薪職業中。這種發展是由文化、移民模式、代際財富的差異,以及交叉的性別、種族和民族偏見所驅動的。」

例如,霍夫曼的分析就發現,2020年,在白人、非西語裔男性每賺1美元的情況下,尼泊爾女性只賺得46美分,而在白人、非西語裔男性每賺1美元的情況下,來自台灣的女性則能夠賺得1.2美元。(完)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