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歷史角度看,人們總是在犯前人簡單的錯誤

幾度斜陽 發佈 2022-06-23T14:20:45.617978+00:00

歷史的長河奔流不息,各路英雄豪傑馳騁縱橫。歷史上好多名人犯著最簡單的常識性的錯誤,而且,一犯再犯,不知道什麼原因讓他們一再犯蠢。

歷史的長河奔流不息,各路英雄豪傑馳騁縱橫。但是,人是容易遺忘的動物。

歷史上好多名人犯著最簡單的常識性的錯誤,而且,一犯再犯,不知道什麼原因讓他們一再犯蠢。

第一個蠢事就是立國後封王,這個蠢不必要多解釋了吧,因為曾氣象萬千的周王朝就是因為分封的諸侯國,把中國最後搞成了小國林立

終於經過六百年的各自為政和征伐殺戮,最後由秦始皇統一天下。

大統一的局面來之不易,秦始皇堅決不搞分封制,於是創立了郡縣制以便於統一管理,杜絕了國中之國,這是一個飛躍式的歷史進步

然而不久秦始皇死後秦國就滅亡了,秦的滅亡起始於農民起義,但消滅它的中堅力量仍舊是以諸侯國為政治單位的,項羽來自楚國。

劉邦經過艱苦的楚漢戰爭終於打敗項羽,但緊接著就犯了簡單的錯誤——封王。這是周王朝政治體制的最大弊端,也因此搞得天下大亂,最終覆滅了自己。

很快劉邦就重蹈覆轍,他封的諸侯國在漢景帝時期發生了暴亂,暴亂的原因是文景兩帝試圖削藩以加強中央集權。

這個問題直到漢武帝實行「推恩令」,把諸侯國拆得更細,諸侯勢力才漸漸削弱,進入了真正的郡縣制。

這種錯誤的封王的做法就連超凡的朱元璋也沒能避免,朱元璋讓他的兒子封王,他死後不久燕王朱棣叛亂,推翻侄子的正統地位自己做了皇帝。儘管朱棣是一位神勇無敵值得稱道的皇帝,但畢竟朱家禍起蕭牆,這是朱元璋不願意看到的。

而到清朝一次很大的危機也是來自於割據藩王,那就是雲南王吳三桂的謀反。但是客觀點講,清朝人頭腦是足夠清醒的,因為清朝自己的宗室沒有封王,只是吳三桂這樣的虎將終究不好處理,所以才封了王,這就像劉邦給韓信封王,只不過是體現恩寵,避免他離心離德的一個舉措,最後的結局大家都知道吳三桂烽火燃遍江南半壁,如果他不死,清朝說不定那時候就得跑回關外去。

戰爭史上另一個著名的錯誤就是戰船的捆綁,說它著名是因為三國時期,曹操把水上戰船捆綁起來,被諸葛亮以火攻而檣櫓灰飛煙滅,諸葛亮也因為借東風而一戰成名。


儘管有前車之鑑,那麼接著再犯蠢的是誰呢?他就是朱元璋的勁敵陳友諒,朱皇帝與陳友諒鄱陽湖大戰,陳友諒鐵索鏈船,同樣的火燒赤壁的橋段上演了,朱元璋借著順風火攻陳友諒,將之一舉消滅,從而奠定了奪取天下的基礎。


歷史故事分享到這,喜歡的長按點讚|||||||||||||||||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