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時不愛感冒的人,免疫力更強嗎?

生命時報 發佈 2022-08-18T17:34:10.428090+00:00

你身邊有沒有這兩種人:一種人很少感冒,仿佛頭疼發熱這些都與他無緣;另一種人則動不動就感冒了,每次換季都會中招…很少感冒,意味著免疫力更強嗎?

你身邊有沒有這兩種人:一種人很少感冒,仿佛頭疼發熱這些都與他無緣;另一種人則動不動就感冒了,每次換季都會中招……

有人說「小病不斷,大病不患」,經常感冒的人不容易生大病;而很少感冒發燒,一生病往往就是大問題。真相到底是怎樣的?很少感冒,意味著免疫力更強嗎?

《生命時報》採訪權威專家,為你一一解答。

受訪專家

北京大學第一醫院風濕免疫科主任醫師 張卓莉

不愛感冒,免疫力更強嗎?

生活中,很多人會將經常感冒、深感疲勞、腸胃嬌氣等情況,歸因於免疫功能差。但其實上述問題並不完全取決於免疫功能,對成年人來說,多數感冒病人的免疫細胞、免疫分子跟正常人沒區別,關鍵在於「抵抗力」較低

換句話說,是否容易感冒不能直接反映免疫功能,而在於抵抗力的強弱。

人之所以會感冒發燒,是因為體內的「不法分子」引起了免疫系統重視,並啟動了炎症反應,如通過升高體溫的方式來消滅病原體。

人不發燒,可能是因為體內的「不法分子」沒那麼重要,或者沒有引起免疫系統的重視,這時防禦機制尚未啟動,但並不等於個人免疫力差。

不易感冒,更容易生大病?

一般來說,感冒發燒代表著免疫系統正在激烈地抵抗入侵的病原體。一定程度的發燒,有利於提高免疫系統中吞噬細胞的活性,促進抗體生成,是身體的一種自我保護機制。

但經常感冒發燒並不能增強免疫力,成年人的免疫系統已經發展得比較全面,免疫力只會隨著年齡增長而降低。

70%~80%的感冒由病毒(包括普通感冒病毒和流感病毒)引起,20%~30%為細菌引起,在感冒痊癒後機體有一個恢復期,使抵抗力和免疫水平恢復。

德國就有一項研究顯示:5年內都沒有過普通感冒的人,和每年平均至少感冒3次的人相比,癌症風險並沒有區別。

整體來說,對普通感冒病毒已經建立起免疫力的人,不太經常感冒;有些人在基因上就對普通感冒病毒不太敏感;睡眠質量好和生活壓力小的人免疫系統也比較平衡,不容易感冒。

你可能搞混了免疫力和抵抗力

北京大學第一醫院風濕免疫科主任醫師張卓莉表示,免疫力並不完全等於抵抗力,不少人將兩者混淆了。

免疫力

人體免疫力主要包括兩大部分:先天免疫和後天免疫。

  • 先天免疫

人一出生時就具備的。第一梯隊是皮膚和黏膜,它們阻止細菌、病毒進入上皮層;第二梯隊如中性粒細胞、巨噬細胞等。在人們毫無知覺時,這兩個梯隊就防止了病原體的侵襲。

  • 後天免疫

人在出生後,通過不斷接觸新事物建立起來的,只針對某一特定的病原體或異物起作用,由免疫器官(如胸腺、淋巴結、脾臟等)、免疫細胞(如T淋巴細胞、B淋巴細胞)、免疫因子等構成。

免疫系統講究「平衡」二字,免疫力太高太低都不好:過低容易導致多種感染,如HPV感染;免疫功能過於強大,機體會對來自外界的非致病因素(如花粉、毛髮)發起攻擊,導致過敏反應。

抵抗力

抵抗力即人類抵抗外來物質(如細菌、病毒、黴菌和寄生蟲)侵襲的能力。

抵抗力的強弱,大部分取決於先天免疫系統中的屏障功能,即我們的皮膚和黏膜(鼻腔黏膜、口腔黏膜、腸黏膜等)。

正常情況下,屏障功能強大,大部分病原體是無法進入人體內並對健康產生重大影響的。

如何提高抗病能力?

想要增強抵抗力,就要保證機體的活力:

1

營養均衡是基礎

免疫系統的組成中包括抗體、補體以及各種免疫細胞,其產生需要各種營養物質的供給支持,而不是某一種營養物質的功勞。

全面均衡地攝入營養是保證免疫系統正常發揮功能的基礎,特別是生病後,只補充維生素或蛋白質、鎂、鋅等某一種營養元素,效果都有限。

2

樂觀是養分

焦慮、恐慌等情緒會給我們帶來心理壓力,導致抵抗力下降,從而容易受到病毒侵襲。

要學會應對隨時而來的壓力,儘可能樂觀、積極,廣交朋友,多傾訴,多參加唱歌等活動。

3

睡眠充足是保障

發表在《睡眠》雜誌上的研究表明,在接觸病毒時,那些連續一周睡眠時間不足6小時的人患感冒的機率是睡眠時間超過7小時者的4倍。

睡眠充足可以保證醒來時精力、體力都很充沛,一般成人每天睡眠時間在7~8小時,老人也不能低於6小時。

4

運動給抵抗力送「子彈」

美國阿帕托契州立大學有3項研究指出,每天運動30~45分鐘,每周5次,持續12周後,免疫細胞數目會增加,抵抗力也相對增加。

老年人可進行一些中低強度的運動,比如飯後散散步,跳跳廣場舞等。這些運動時間不宜過長,最好控制在一小時左右。

年輕人可以增加運動強度,騎車、打羽毛球、游泳、瑜伽等都是增加每日運動量的不錯選擇。

5

疫苗是好幫手

接種疫苗是增強某些疾病免疫的重要手段,也是預防傳染病最省錢的方式,對兒童、老年人來說尤為重要。▲

本期編輯:鄭榮華

版權聲明:本文為《生命時報》原創,未經授權謝絕轉載。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