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主流車銷量分析:購置稅減征政策終於起作用了?

童濟仁汽車評論 發佈 2022-09-28T06:51:25.757763+00:00

8月的主流車市場銷量同比增長超過20%,但是如果看銷量結構,增長最快的反而是不受購置稅減征影響的插電混動車。事實上,部分還在主銷燃油車的合資品牌,因為政策刺激未達預期,反而收縮了「金九銀十」的銷量目標。

8月的主流車市場銷量同比增長超過20%,但是如果看銷量結構,增長最快的反而是不受購置稅減征影響的插電混動車。事實上,部分還在主銷燃油車的合資品牌,因為政策刺激未達預期,反而收縮了「金九銀十」的銷量目標。

當下的主流車市場,已經涇渭分明的分出了幾個大類用戶群,用戶群之間甚至有相互絕緣的現象。這就造成了一個怪象,某個品牌會受到另一個圈子巨大的爭議,但在自己的圈子裡有好的口碑,銷量也能保持增長。

這種市場的平行分化,是各品牌當下著力點的根基,也是品牌發展路徑必須要參考的依據。

銷量:混動車份額持續走低

1. 8月主流車市場銷量

8月主流車市場新車銷量1,300,196輛,同比增長21.3%,環比增長4.2%,占乘用車市場份額68.9%,全年銷量跌幅已收窄至5.2%。6月起的政策拉升,在8月才開始出現一定效果,除了比亞迪等已經起勢的品牌外,絕大多數合資品牌對於政策刺激的預期並不樂觀。

從動力類型看,自6月相關消費政策刺激後,燃油車、混動車、插電混動車三者份額呈現出基本不變、逐月降低和逐月提升的趨勢。考慮到插電混動在部分熱銷地區明年將不再享受新能源優惠政策,今年四季度插電混動車型的份額可能仍將持續增長。而混動車的份額變化,需要看插電混動政策退坡與廠家的燃油車替代規劃。

2. 按城市級別和價格段份額

按城市線級劃分,近期大的份額波動,與局部城市的疫情管控緊密相關。如二線城市6-8月在3個百分點之間的波動,即是部分省會城市零星疫情對消費產生的影響。

按價格段劃分,10萬元以下主流車市場份額被持續壓制在10%左右,而10-20萬元主流車市場對購置稅減征的政策響應,以及主流新能源車型的推高下,市場份額有了約2個百分點的提升。

3. 按價格段車型銷量

10萬元以下區間中,6月上市的五菱佳辰首次出現在銷量前十榜單中,取代的是入門級的緊湊型家用轎車。這個級別的市場,需要創造出更多的驚喜才能不被大勢萎縮。一方面,需要個性化與功能性更強的SUV和MPV;另一方面,則要用低成本實現高階智能座艙的核心功能。

10-20萬元區間中,聚焦核心性價比市場的天籟近三月銷量均沖入前十。新款天籟儘管有意強化2.0T車型的傳播,但在銷量、平均售價、品牌等多方面因素下,作為東風日產唯一走量的高端車型,新款天籟不會輕易去動市場的基盤。

20-25萬元區間,目前是新勢力電動車與自主品牌新能源車的真空帶,也是合資品牌生存空間被擠壓後,為數不多尚可獨善其身的市場。但隨著自主品牌類似「3+Y」定位的產品陸續鋪開,隨著明年蔚來「比特斯拉便宜10%」的第二品牌到來,這個細分市場不會再是合資品牌的舒適地帶。

25萬元以上區間中,漢蘭達銷量從9,000逾萬輛的水平連續下滑,8月跌至6,000餘輛,2.0T車型的回歸併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但賽那的銷量企穩,一定程度上廣汽豐田在高端市場的利潤。此外,10月理想L8上市前,35萬元左右的三排座SUV市場,預計將沉寂一段時間。

事件:合資旗艦車的困局

主流合資品牌能在30萬元以上市場賣好的車型,正在變得越來越少,市場空間也越來越小。這個原本主流合資品牌靠與豪華品牌兩相安好的地帶,正在被自主品牌和造車新勢力,通過不講道理但又更懂人心的產品定義,直接掀了桌子。

別克GL8和漢蘭達兩款老牌合資旗艦車,今年都遭遇了銷量壓力。GL8從2020年末銷量達到頂峰後,從2021年起開始進入緩慢的振盪下行階段,今年再疊加產品推新的影響,前8個月GL8銷量同比下滑25.6%。而漢蘭達自去年中換代後,下半年銷量曾有一波爬升,但隨後銷量滑落,一直徘徊在6,000-7,000輛左右。8月漢蘭達重啟2.0T車型,已能看出廣汽豐田對銷量的需求。

另一款合資旗艦車型途昂(含途昂X),下滑其實來得更早一點。2020年月均6,000銷量已不比其2017-2018年的巔峰期,至2022年銷量同比下滑26.9%,月均銷量不足4,000輛,其中三排座的途昂銷量占比78%。

再來看兩款去年下半年豐田新投放的旗艦車型皇冠陸放和賽那,二者均在3個月的銷量爬升期後趨於穩定,月均銷量分別在4,000輛和6,000輛左右。

不難看出,無論是依靠多年口碑獨霸市場的常青樹,還是基於已有市場基礎投放的拓新者,合資品牌的旗艦車型市場並沒有因為產品的煥新而有更大的擴張,市場整體的盤子甚至在持續萎縮。

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在於競爭。

自主品牌和造車新勢力在30-40萬元之間主打功能的新能源SUV、MPV車型,儘管個個都在營銷上「吊打」豪華品牌,但明眼人都知道,這種越級比較,最受傷的反而是這些主流合資品牌的旗艦車型。多年來幾無直接競爭的合資旗艦車們,和新賽道的競爭者們,既是錯位,但又是實實在在的被分流。

而且,自主品牌和新勢力快速的產品規劃布局,完全顛覆了合資品牌習慣的慢節奏。就算合資品牌看到了變化的趨勢,內部體制也決定了很難跟上這種以小時為單位的網際網路式作風。

所以,當下即便是大眾、豐田這種溢價型主流合資品牌,在30萬元以上的旗艦車市場,也沒有什麼無可割捨的品牌光環。合資品牌需要正視這一趨勢,並且面向旗艦車的用戶拿出足夠的誠意。

趨勢:主流車市場的平行分化

中國的主流車市場,因為技術、品牌和人群的變化,已經出現了若干個平行世界。這種平行,以用戶認知為分界線,各個品牌的爭奪,事實上就是在匹配不同的用戶認知。

比如,看重新能源和智能化的新生代用戶,看重品牌可靠穩定性的傳統用戶,看重功能的性價比用戶,已經很難融到一個圈子中。這也就促成了某個品牌,可能在一個圈子中受到熱捧,而在另一個圈子中千夫所指,但兩個圈子其實基本沒什麼交集,真實的用戶口碑,往往只取決於前一個圈子有多大。

所以,無論是對以新能源、智能化為新賽道快速破局的自主品牌,還是對步伐偏慢的合資品牌,它們目前都有自己相對牢固的一片市場。而這個市場內的消費者,對於跨界而來的聲音,幾乎是隔絕的。對智能化有高要求的極客消費者,很難再對主流合資品牌感興趣,哪怕合資品牌出再多的產品;對智能化無感、但是相信合資品牌造車實力的保守消費者,對於一家成立僅幾年的新能源車企,也是質疑遠多過興趣。

這就意味著,在規模龐大的主流車市場裡,隔絕外部噪音,把基盤用戶服務好,永遠是最優先的事項。然後才是根據消費趨勢與時俱進,補齊自己的短板,不斷擴大自有的圈子。

只不過,傳統保守的圈子,一定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越來越小。現在主打這個市場品牌,需要對窗口期有明確的判斷。而新的圈子,現在也已經越來越卷,大家的產品競爭、營銷競爭都處在每天拼刺刀的狀態,這種「卷」的後果,一定是讓傳統品牌的份額加速萎縮。主流車市場的平行線,不會永遠沒有交點。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