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蟹中之王」竟不是螃蟹?帝王蟹族譜來啦 | 知魚三分鐘

都市魚倉 發佈 2022-10-03T19:23:02.325784+00:00

第一大產區北太平洋,主要是白令海峽和鄂霍次克海等,紅藍帝王蟹都有,美國人在這塊捕就叫阿拉斯加帝王蟹,俄羅斯人也在這捕,就叫俄羅斯帝王蟹。

國慶長假到了

想搞點「小」螃蟹恰恰

打開電商平台,輸入帝王蟹

結果繁多,看得人眼花繚亂

帝王蟹

阿拉斯加帝王蟹

皇帝蟹

俄羅斯帝王蟹

……

看起來都是帝王蟹

又好像哪裡不太一樣

到底哪個才是我要的


為了搞清楚帝王蟹的內幕,買到一個真正的帝王蟹,首先要有豐富的理論儲備,下面的知識都是乾貨,大家快搬好小板凳來聽聽。


1、品種分類

首先,帝王蟹就叫帝王蟹,與皇帝蟹不能一概而論。目前國內市場上主要就三種,紅帝王蟹,藍帝王蟹和南方帝王蟹。生物學分類放在下面:

簡單來說,帝王蟹在全球有三大主產區。第一大產區北太平洋主要是白令海峽和鄂霍次克海等,紅藍帝王蟹都有,美國人在這塊捕就叫阿拉斯加帝王蟹,俄羅斯人也在這捕,就叫俄羅斯帝王蟹。中國離俄羅斯比較近,因此國內的鮮活帝王蟹主要從俄羅斯來。

第二大產區是北大西洋,本來這邊是沒有帝王蟹的,19世紀60年代,蘇聯科學家將帝王蟹引入巴倫支海,之後帝王蟹一路泛濫,侵入挪威,該區域成為了第二大產區。

第三大產區在南極附近,智利阿根廷等國家。種類和前兩產區不同,主要是南方帝王蟹。

從產區的分布也可以看出,帝王蟹就喜歡寒冷的深海水域,也因此孕育了這一昂貴的美味。

帝王蟹的各種名稱通常以捕撈地命名,紅帝王蟹在阿拉斯加捕的,市場上就叫阿拉斯加帝王蟹,在俄羅斯捕的就叫俄羅斯帝王蟹。

為了直觀的比較三種帝王蟹的不同,我們將其放在一起比較以便讓大家能在茫茫多的產品中,找到自己心目中的帝王蟹。

首先最直觀的是三種帝王蟹的大小,紅帝王蟹是最大的帝王蟹,甲寬可達28cm,藍帝王蟹小於紅帝王蟹,甲寬可達20cm,南方帝王蟹是三種中最小的,體型稍短。其次顏色上看,紅帝王蟹一般為紫褐色,藍帝王蟹外表略帶青色,螯足長節帶有部分藍色,步足內側基本全白,二者煮熟後整蟹為亮紅色。而南方帝王蟹外表為紅色或橙紅色,顯然不同。

此外帝王蟹的另一顯著外觀就是全身的尖刺了,紅帝王蟹棘刺較短,後部有6個疣狀突起,藍帝王蟹棘突短而鈍,後部有4個疣狀突起,與之相比,南方帝王蟹身上的棘刺卻尖銳細長。

相信根據以上的特徵大家一定可以分清網絡上花花綠綠的帝王蟹了。


2、銷售形式

但是了解了帝王蟹品種之間的差異,又會出現另一個困擾的問題,帝王蟹有鮮活,熟凍和生凍。鮮活顧名思義,那熟凍和生凍呢?

我們國內大部分鮮活帝王蟹都進口自俄羅斯,並且是從國內一個不靠海的內陸城市琿春進來的。鮮活的好處就不用多說了,唯一的缺點就是貴。熟凍帝王蟹是在捕撈當地,捕撈上船之後,在鹽水煮熟後低溫冷凍保存,最大程度地保持蟹肉的風味,國內的南方帝王蟹都是熟凍品。而生凍品通常是帝王蟹死後冷凍的,因此價格最低。

大家如果自己吃建議購買鮮活和熟凍的哦。


3、公母區分

最後一點,帝王蟹怎麼區分公母呢?

其實和普通螃蟹一樣,看腹部的形狀,如果是三角形就是公蟹,而圓形的就是母蟹。但是為了保護帝王蟹資源,國外對於帝王蟹的捕撈有嚴格的要求,母蟹通常處於被保護的地位,禁止被捕撈。並且公蟹的體型更大,肉質更加緊實,其實是更加適合食用的

以上就是本期的全部內容啦。國慶長假來臨,希望通過上面的內容,大家都可以買到合適美味的帝王蟹!


知識延展

帝王蟹指的是即石蟹科的甲殼類,不是真正的螃蟹。現時已知約有113種帝王蟹,目前大家口中經常提到的帝王蟹,指的是大家熟知的阿拉斯加帝王蟹,它歸類於異尾下目石蟹科擬石蟹屬,但其實它還有很多別稱如紅帝王蟹,勘察加擬石蟹。此外人類主要捕撈的具有經濟價值的帝王蟹還有藍帝王蟹,南方帝王蟹等。

其次,帝王蟹與廣義上的螃蟹在形態特徵上也具有較大差異。在解釋為什麼帝王蟹不是螃蟹時,很多解釋會說真正的螃蟹有四對腳加上一對蟹鉗子,腳關節的連結處是往前曲,帝王蟹則只有三對腳加上一對蟹鉗(較大的蟹鉗稱為「killer」,較小的是稱為「feeder」),它們的腳是向後彎。這種說法其實是不嚴謹的,因為帝王蟹也擁有四對腳加一對鉗子,只不過最後一對步足高度退化藏到了它的背甲里,因此我們平時難以見到。帝王蟹的這對小步足主要是像雨刷器一樣用於清潔自己的腮部。

而帝王蟹之所以不是螃蟹,真正的原因在於,所有的螃蟹都屬於十足目下的短尾下目。螃蟹的蟹臍像摺疊起來的尾巴緊貼著自己的身體。而帝王蟹的肚子內部並不對稱,而是向右側卷,故而被開除螃蟹籍歸為異尾下目,從而與短尾下目的螃蟹家族區分開來。

參考文獻:

1、 Lorentzen G, Voldnes G, Whitaker R D, et al. Current status of the red king crab (Paralithodes camtchaticus) and snow crab (Chionoecetes opilio) industries in Norway[J]. Reviews in Fisheries Science & Aquaculture, 2018, 26(1): 42-54.

2、 Lorentzen G, Lian F, Siikavuopio S I. Quality parameters of processed clusters of red king crab (Paralithodes camtschaticus)-Effects of live holding at 5 and 10° C up to 92 days without feeding[J]. Food Control, 2019, 95: 142-149.

3、 Long W C, Van Sant S B, Swiney K M, et al. Survival, growth, and morphology of blue king crabs: effect of ocean acidification decreases with exposure time[J]. ICES Journal of Marine Science, 2017, 74(4): 1033-1041.

4、 Stevens B G. Future of king crabs[J]. King crabs of the world: biology and fisheries management, 2014: 583-594.

5、 Lorentzen G, Voldnes G, Whitaker R D, et al. Current status of the red king crab (Paralithodes camtchaticus) and snow crab (Chionoecetes opilio) industries in Norway[J]. Reviews in Fisheries Science & Aquaculture, 2018, 26(1): 42-54.

6、 Falk-Petersen J, Renaud P, Anisimova N. Establishment and ecosystem effects of the alien invasive red king crab (Paralithodes camtschaticus) in the Barents Sea–a review[J]. ICES Journal of Marine Science, 2011, 68(3): 479-488.

7、 Dvoretsky A G, Dvoretsky V G. Red king crab (Paralithodes camtschaticus) fisheries in Russian waters: historical review and present status[J]. Reviews in Fish Biology and Fisheries, 2018, 28(2): 331-353.

8、 Sundet J H, Hoel A H. The Norwegian management of an introduced species: the Arctic red king crab fishery[J]. Marine Policy, 2016, 72: 278-284.


文 | 小米 編 | 董青青

部分素材圖片來源網絡

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轉載請註明出處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