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多易生疾!4種病可能是「氣出來」的,如何快速消除負面情緒?

骨科劉大大 發佈 2022-11-01T06:41:38.667248+00:00

人生來有七情六慾,湧現出不同的情感,也會有不一樣的情緒表現。而在當今社會中,因為生活和工作環境的高壓,很多人臉上的笑臉也在逐漸消失,相反,身上的負面情緒湧現的也越來越多。

人生來有七情六慾,湧現出不同的情感,也會有不一樣的情緒表現。而在當今社會中,因為生活和工作環境的高壓,很多人臉上的笑臉也在逐漸消失,相反,身上的負面情緒湧現的也越來越多。

在這其中,憤怒、生氣的情緒,占據了大頭,因為一些不順心的事情,或者不公平的待遇,導致一天都處於「氣鼓鼓」狀態的大有人在。但從健康的角度看,生氣既會讓你過得不好,同時也會在無形中摧殘你的身體。

氣多易生疾!這4種病可能會被「氣出來」,要當心

生氣會引發疾病,這可並非是危言聳聽,長期的負面情緒湧現,可能正在悄悄地在身體裡種下疾病的種子:

一、頭暈頭痛症

在醫學上,短時間的頭暈頭痛可能只是普通不適症狀,但如果經常頭暈頭痛,則有可能是疾病隱患。

這並非是空穴來風。人在生氣的過程中,因為血液流速加快,血管所承受的壓力就會變大,經常生氣的人,會時不時地覺得自己的頭有莫名其妙的脹痛感,並且伴隨眩暈的情況出現,而這就是腦血管可能受傷的一種表現,如果長期且頻繁的生氣,例如腦出血,中風等症狀隱患風險也有可能增加。

二、腸胃潰瘍炎症

在生氣的時候,人的交感神經會異常的興奮,血液集中在大腦,心臟和腸胃的血液流動減少,工作效率會因此降低。這也是為什麼生氣的人,總是不想吃飯的原因所在。

而長期生氣意味著飲食不規律,胃酸大量分泌對胃黏膜造成刺激,腸道缺乏蠕動而被代謝毒素所影響,腸胃潰瘍炎症也更有可能出現。

、面部皮膚病

例如毛囊炎,色斑等症狀,都有可能因為經常生氣而出現在你的臉上。生氣會導致血液大面積的向大腦聚集,血液量增多意味著血氧含量減少,缺少血液的代謝,皮膚表面所淤積的代謝毒素就會增多,從而引發皮膚病。尤其對於愛美的女性朋友來說,避免生氣,保持積極的情緒,也是在延緩皮膚衰老,讓自己更年輕的做法。

四、內分泌系統疾病

例如甲狀腺結節,乳腺結節等。內分泌系統和免疫系統息息相關,缺少免疫力的調節,內分泌系統失衡的可能性會提高,在生氣的過程中,大腦會產出過量的皮質固醇,阻礙免疫細胞的動作。

所以,你越是生氣,免疫力就會越低,越有可能擾亂免疫系統,導致內分泌疾病出現。並且在一次提醒女性朋友,臨床上的情緒異常,也是造成乳腺癌的重要原因之一,預防避免乳腺癌,調理情緒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環。

由此可見,處於生氣狀態的你,可能會面臨著諸多健康方面的壓力,以上疾病可能在日積月累的負面情緒中容易出現,而對於部分特定人群而言,情緒的突然變化,引起危險疾病的可能性也會更高。

這3類人憤怒是「禁忌」,能不生氣就不要生氣

存在心臟病史的患者,在生氣時,全身的血液會集中到大腦,心臟可能會處於缺血的狀態而導致機能下降,對於存在心臟病史的人群而言,可能引起舊疾復發。如果生氣時出現呼吸不暢,胸悶心悸一類的情況,還請及時就醫。

有肺病跡象的患者,譬如肺結節,慢性肺炎患者。生氣時會導致呼吸道縮窄,出現呼吸不暢等情況,無形中可能會加重原本就有的肺病症狀,導致緊急危險的情況出現。除了肺病患者,經常吸菸的人群屬於潛在肺部異常人群,也要儘量少生氣,以免引起肺病發作。

60歲以上人群,對於中老年人朋友來說,無論服不服老,身體機能下降都是事實,血管也在逐漸的衰老中變得脆弱。經常生氣,意味著血液長期衝擊脆弱的血管,很容易造成大出血,腦梗,心梗等意外情況出現。越是年紀大,憤怒也越是「禁忌」,要學會自我調控情緒。

生氣的緊要關頭,如何快速消除負面情緒?

生活中不知道會遇到怎樣的情況,人非草木孰能無情,可能多多少少都滋生憤怒的情緒。

在這種情況下,如何快速消除負面情緒就成了關鍵,不妨嘗試這2步:

第一步:不管怎樣,先深呼吸

生氣作為一種負面情緒,會降低血液的血氧含量,給你帶來不適感,從而形成更大的負面反饋。

在生氣的時候,不管三七二十一先進行一個深呼吸,在增加血氧含量的同時,也能讓自己快速冷靜下來

第二步:壓低聲音,放慢語速

根據英國知名的管理學家拉斯托姆吉的「息怒法則」提到:壓低聲音,放慢語速的交流方式,能夠讓人自然而然地壓制怒氣,從而達到平穩交流的目的。有的時候,憤怒的情緒往往只是因為小小的誤會出現。壓低聲音,放慢語速,避免爭吵,事情有可能就迎刃而解了。

平時,憤怒的情況可能經常出現,但卻對健康有害,為了避免被憤怒沖昏頭腦,被生氣侵蝕健康,情緒管理真的很重要。你以微笑面對他人和世界,世界也會用健康來回報你。

參考資料:

[1]趙有業. 憤怒的危害與控制[J]. 心理與健康, 2010(4):1.

[2]張永. 焦慮、憤怒之不良情緒對人體健康的影響[J]. 華章, 2012, 000(021):314.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