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玄奘西天取經的原因,及玄奘的歷史功績

千里煙伯 發佈 2022-11-11T18:50:47.535153+00:00

《西遊記》中師徒四人歷經磨難,前往西天求取真經的故事家喻戶曉,唐僧師徒四人的形象也通過各種傳媒深入人心。

《西遊記》中師徒四人歷經磨難,前往西天求取真經的故事家喻戶曉,唐僧師徒四人的形象也通過各種傳媒深入人心。在《西遊記》一書中,唐僧是一個偏聽偏信,有些迂腐的僧人,他前往西天求取真經一事得到了政府的支持,然而唐僧這一人物的原型——玄奘法師卻是一個有恆心有毅力有才華的高僧,他前往「西天」取經一事也非政府允許,實為偷渡。

那麼,究竟是怎樣的原因使得玄奘法師不惜偷渡也要前去西天取經?玄奘法師又有著怎樣的功績呢?

一、取經原因

(一)少有大志

玄奘法師俗家姓陳名禕,祖籍洛陽。他出身名門,祖上多人出仕,其父陳慧曾擔任過陳留和江陵兩地的縣令,且於儒學十分有見地,其母宋氏也出身宦官之家。

可以說,玄奘出身書香門第。

然而世事無常,少年玄奘接連喪母喪父,自此之後,便一直跟隨在長安出家的二哥,即長捷法師。

玄奘的父親本身雖精通儒學,卻也是虔誠的佛教徒,加之其二哥長捷法師佛法高深,耳濡目染的玄奘對於佛法也十分虔誠嚮往。

因而,在其十三歲,隋煬帝派遣大理寺卿鄭善果前去洛陽剃度時,玄奘便前往想要剃度。

無奈玄奘對比其他剃度僧人年紀太小,未能如願。最後還是因為被鄭善果發現,才得以破格出家。

此時的玄奘年紀尚小,但在被人問及出家緣由時,卻已有了明確的目標:「意欲遠紹如來,近光遺法。」

即從長遠來說想要繼承如來的佛法,從近處來說要發揚光大已有的佛法。這也可以看出玄奘法師對於佛學的虔誠與遠大的追求。

(二)佛法經義混亂

剃度之後,玄奘更加專心的研讀佛法,十五歲就能背誦並講解《涅槃經》,有了「神童」之名。

但此時的玄奘並未停滯不前,為了精進佛法,他與哥哥出遊成都,向當時停留在成都的高僧們請教佛法,學問有了進一步的精進。

此後,玄奘暫別兄長,獨自沿長江向東赴荊州天皇寺,與當地的僧人探討研讀佛法,隨後又去往河南、山東、河北等地進行佛法學習,對於佛法經義的理解更進一步。

與此同時,玄奘心中疑問也在不斷增加。要知道,由於佛教是國外傳來的教派,其佛經原本多為梵文,需要經過翻譯方能傳播學習。

但佛經的翻譯因人而異,更有佛教各教派對於佛經理解的差異,導致許多佛經譯本義理含混不清,多有歧義,這一問題使得玄奘深深困擾。

且當時的佛教分為南宗和北宗,兩派爭論不休,不得渡人,這與佛家義理相悖,種種原因疊加,使得一統佛法迫在眉睫。

最終,前往長安講經的僧人讓玄奘法師看到了一條具有可行性的道路:前往佛教誕生的國度印度,去求教佛經義理。

(三)前人事跡激勵

雖然玄奘取經的經歷因《西遊記》得以家喻戶曉,但在其之前,並非無人前去「西天取經」。

據史料記載,東晉僧人法顯就曾西去取經並成功,他在歸來時還撰寫了《佛國記》一書。

這些史料使得玄奘更加堅定了前去印度求取佛經義理的決心和信心。

玄奘對於這些西行成功的前輩們的事跡心嚮往之,更因前例可成而決心一試。

除此之外,當時的長安十分繁華,各宗各派的佛教在此地流傳,印度僧人同樣跋山涉水得以前來唐朝,這些事跡也增加了玄奘的信心。

二、取經過程

(一)準備工作

決心西行後,玄奘並非一無所知的前去西行,相反,他在開始之前做了許多準備。

他向印度僧人波羅頗密多羅請教,得知印度有戒賢法師通曉百家佛學義理,且其目前正在那爛陀寺講經,這給了想要西行求教的玄奘一個具體的目的地。

與此同時,玄奘還在長安廣泛地拜訪番邦人士,向他們學習他國語言,概因為西行之路遙遠,需要途經許多國家。

據學者考證,玄奘其人一生所掌握的語言多達八九十種,其對語言的學習也為後面他翻譯佛學經典打下了基礎。

除去目的地的確認和語言的學習外,玄奘想要西行,還需要面對沿途惡劣陌生的環境,這離不開強健的身體和堅強的意志,因而在啟程之前,玄奘一直在磨練自己的意志,鍛鍊自己的體格。

(二)偷渡出境

在《西遊記》中,唐僧前往西天取經是受菩薩點化,唐皇批准的,但事實上,當時的唐朝因為剛剛立國,邊境並不安穩,朝廷嚴禁百姓出境。

玄奘一心西行,在幾次向朝廷申請西去求教均被拒絕後,轉求他法。

在貞觀三年,長安周圍爆發霜降秋害,莊稼歉收,朝廷恐來年發生饑荒,允准百姓自由行走,四處就食,玄奘趁機混入人群之中,得以西行。

然而這只是開始,事實上,玄奘一路西行,雖然沒有九九八十一難,卻也困難重重,驚險異常。

玄奘在涼州時,涼州都督李大亮接到聖旨,要求封鎖邊關,禁止人員西行,玄奘此前停留在此一月有餘,在當地講經說法,此時卻面臨著被逼回程的境地。

幸好當地有一聲望頗高的和尚幫助玄奘偷偷在夜裡出城,玄奘風餐露宿,晝伏夜出,終於抵達瓜州。

但這並不意味著玄奘就沒有被遣返的風險了,事實上,涼州都督李大亮逮捕玄奘的公文也確實隨後抵達瓜州,只不過瓜州刺史獨孤達是虔誠的佛教徒,他感動於玄奘西行取經的精神,撕毀公文,放他西去。

(三)抵達「西天」

玄奘從瓜州出發後,向著伊吾前行,這一路更是兇險:在這一段路程中,玄奘的馬死了,從涼州隨他而來的兩個僧人也相繼離去,所幸他遇上了石磐陀和「瘦老赤馬」,老馬識途,二人得以結伴上路。

可是好景不長,在半途中,石磐陀反悔,不願再去往西天,甚至想要殺死玄奘,玄奘無法,只能放其離去,獨自一人再次踏上取經路。

在之後的路程中,玄奘又獨自一人走過五座烽火台,因聽說第五烽火台的校尉性情殘暴,繞道進入莫賀延磧。

在這片大沙漠中,玄奘失手打翻了水袋,人馬俱疲,險些喪命。好在天無絕人之路,玄奘在最後發現了一處綠洲,才得以繼續西行之路,抵達伊吾。

在這裡,玄奘受到了高昌國國王和當地僧人的熱烈歡迎,高昌國國王甚至許以國師之位來挽留玄奘。

然而玄奘一心想要西去求取真經,絕食以對,最終高昌國國王讓步,雙方約法三章,玄奘與高昌國國王結拜為兄弟。

高昌國國王為玄奘準備了路費與好馬,又寫信拜託沿途國家關照玄奘,得益於此,玄奘接下來的路程順利許多,最終抵達那爛陀寺。

到此為止,這一條「取經」之路,玄奘走了四年多,行程共計五萬餘里。

(四)學成歸國

玄奘抵達那爛陀寺後,拜當地的大法師戒賢為師。戒賢當時已經106歲了,本來已不再收徒,後據說因「三天人託夢」,收下玄奘作為弟子,花費十五個月的時間為其講解了佛經中最為難懂的《瑜伽經》。

玄奘拜戒賢法師為師後,在那爛陀寺待了五年。這五年裡,他將寺中典藏的各種經典通讀一遍,每遇疑難之處,都向戒賢及寺中其他僧人請教,對於梵文也多加研究,因而通曉了很多經義。

隨後,他又遊歷印度東部、南部、西部等處,訪求聖跡,尋找名師,這樣的遊歷開拓了玄奘的視野,增長了玄奘的閱歷,兩年後,外出遊歷的玄奘再次回到那爛陀寺,參加曲女城的無遮大會,在會上,玄奘被請為論主,請上寶座。

玄奘在會上說:「如果我所說的有一字無理,誰能發論折服的話,我願斬首謝罪。」

會上無人能夠做到這一點,最終,玄奘得到了大、小乘佛教的一致認同,大乘佛教教徒尊稱其為「大乘天」,小乘佛教教徒稱其為「解脫天」,大、小乘佛教間的分歧在玄奘處得到了統一。

貞觀十五年,玄奘從印度啟程歸國。與去時的狼狽危險不同,玄奘回到長安時,受到了盛大的歡迎,唐太宗親自接見他,甚至希望他還俗入仕,被玄奘婉拒。最終,玄奘回到了寺院,專心於佛經翻譯,為當時的佛教發展提供了長足努力。

三、玄奘功績

(一)翻譯佛經

玄奘從印度帶回梵夾裝佛經520夾,657部和佛舍利150粒。在之後的十九年中,玄奘專心翻譯佛經,共翻譯出佛經75部,合1335卷。

每卷佛經萬字有餘,共計1335多萬字。這樣的翻譯數量占據了唐代翻譯佛經的一半以上。

且與前人不同,玄奘因赴印度求學遊歷,對於佛經的認識遠超常人,他所翻譯的佛經經義較前人更為精妙準確,為佛學弘揚,佛教發展做出了偉大貢獻。

除此之外,玄奘還口述《大唐西域記》,經其弟子辯機筆錄之後面世。

此書記載了玄奘親身經歷及傳聞得知的國家共138個,其內容涉及政治、經濟、宗教、風俗、當地自然風貌等方面的內容,是後世研究古代西域和印度地區的百科全書。

(二)促進交流

玄奘前去印度,不止進行了對佛學的學習,更在當地傳揚了融合唐朝本土風格的佛教經義。

他一路西行,一路傳教,溝通了沿途國家與唐朝文化的交流與發展。

其往來印度更是促進了中印僧侶、商人、乃至使臣的往來,中印關係在當時得以進一步發展,兩國文化交流不絕。

四、結語

玄奘西天取經為的是弘揚佛法,校準佛學義理,更好地普度世人,而他一生致力於佛學經典翻譯,傳播佛學,也正實現了這一點。

他不僅促進了中印佛學文化的發展,更是促進了中印乃至沿途國家的文化交流與發展。

參考文獻:

《玄奘,西天取經的「偷渡客」》

《歷史上玄奘取經的真實概況》

《玄奘西天取經實錄》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