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r Carlsen / 虛無的邊界

內外之間 發佈 2022-11-12T15:34:59.672173+00:00

藝術是意識的外化,是精神的映射,也是遊走於想像與現實邊界的中間產物。隨著弗洛伊德的著作《夢的解析》出版以及精神分析學說的創立,夢境、潛意識和冰山理論等學術探討為我們提供了審視自我與精神維度的新視角。


藝術是意識的外化,是精神的映射,也是遊走於想像與現實邊界的中間產物。隨著弗洛伊德的著作《夢的解析》出版以及精神分析學說的創立,夢境、潛意識和冰山理論等學術探討為我們提供了審視自我與精神維度的新視角。這種內觀的認知同樣對超現實主義藝術的研究與發展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藝術家們開始嘗試排除理性的邏輯與思維狀態,轉而交由夢境和現實之外的潛意識來進行創作。


△Per Carlsen



自超現實主義藝術出現之後,其顛覆性的思考方式同樣影響了建築、室內、景觀等實用藝術與設計領域的學科。來自挪威的建築師與藝術家Per Carlsen將他在插畫和藝術方面的經驗融入建築與空間設計,通過建模和渲染技術描繪了諸多超越現實的場景以及後人類時代的空間場景。



隨著信息技術與虛擬實境的概念發展,空間早已不再是局限於狹義的物理現實,在沒有技術、引力或是重力等現實因素干擾的情況下,空間的精神性和哲學性在Per Carlsen的作品中得到了進一步的延伸,這些極富視覺衝擊力的畫面背後隱藏著關乎世界本質的問題——什麼是現實?什麼又將成為現實?



Per Carlsen創造的場景呈現出了一個自相矛盾的世界,一邊是廣闊的自然,一邊是超尺度的人造空間與建築,二者之間無形的對抗和聯繫因沉重的色彩而多了幾分壓抑,暗部與亮部的強烈對比更從側面突出了深層的辯證關係,使之構成了視覺上的衝擊力。



細分場景的建築要素,不難發現Per Carlsen常用觀景台、紀念碑和禮拜場所等在後文明和末日作品中頻繁出現的元素暗喻人類的渺小以及無節制的資源開發和浪費為自然帶來的負面影響,並藉此強調日益嚴重的氣候危機和對技術的過度依賴等現實問題,警醒人們重視身處其中的環境問題。



這些深蘊神秘力量的場景同時還具有極簡主義的哲學性,誇張的線條與孤獨的人物剪影互為對照,並以理念與精神層次的表達填補畫面的留白,激發人們的情感共鳴。那些為人所熟知的建築因過大的尺度而變得十分陌生,Per Carlsen希望通過超現實的場景令人們重新審視自身,關注因我們習以為常而被忽略的環境現實。



Per Carlsen於2021年取得了the Oslo school of Architecture and Design (AHO)的建築學碩士學位,並在畢業後加入了the Nordic office of architecture從事建築設計。在此期間,他陸續在個人媒體平台發布此類藝術作品,且在其中融入具體的實踐經驗所帶來的靈感啟發,使其作品的內涵更具有獨特的魅力和思考深度。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