腳踝扭傷後未及時治療,還能恢復好嗎?聽聽醫生怎麼說

脊柱健康黃主任 發佈 2022-11-29T20:36:01.161245+00:00

很多人不小心扭傷腳踝後,覺得這不是什麼大事,只要多休息就能恢復。可過了一段時間,腳踝卻開始疼痛、腫起來,影響日常跑跳和行走,這才意識到要就醫診治。如果出現上述這種情況,應該如何治療呢?

很多人不小心扭傷腳踝後,覺得這不是什麼大事,只要多休息就能恢復。

可過了一段時間,腳踝卻開始疼痛、腫起來,影響日常跑跳和行走,這才意識到要就醫診治。如果出現上述這種情況,應該如何治療呢?

案例分享

陳先生今年27歲,在1周前健身後,出現右側踝關節輕微不適,平素運動後偶有雙側踝關節酸痛不適感。

最近這2天,發現右側踝關節腫脹疼痛加重,目前走路及某些特定動作,可誘發輕微疼痛不適,口服消炎止痛藥後稍緩解。為了改善疼痛症狀,前來門診做進一步診治。

據了解,陳先生有固定頻次的健身習慣,且常進行一些負重訓練,在此次發作之前也存在踝關節不適的情況,所以我考慮他的踝關節是一個陳舊性的運動損傷

詳細檢查

靜態評估:右側足背稍有腫脹,皮溫正常。

動態評估:標準蹲時屈膝受限,踝背屈稍受限,可誘發右踝輕微不適;右踝跖屈、背伸主被動受限;被動外翻受限,被動內翻可誘發右踝內側明顯疼痛。

觸診:內外踝壓痛;脛前肌緊張,小腿後側肌群緊張。

附屬運動檢查:右側腓骨下滑,距骨滑動不足。

影像學檢查:2022.9.19雙側踝關節X片閱片示,雙側踝關節未見明顯骨質異常,雙側距後三角骨改變。

通過體格檢查提示,該患者存在踝關節卡壓小腿肌肉的緊張失衡。結合病史、體查、影像等,可以得出該患者是一個慢性踝關節損傷導致的踝關節痛

治療方案

短期計劃:

松解內側支持帶、脛前肌、小腿三頭肌,解除拮抗肌張力異常,增加踝周循環,減輕腫脹;針對腓骨、足跗骨進行關節鬆動,調整踝關節對位。

中期計劃:

教患者自我拉伸小腿肌肉(跪坐靜態拉伸脛前肌、踩斜板)和踝關節自我鬆動訓練。

長期計劃:

解除關節受限之後可配合針對性訓練(彈力帶抗阻踝跖屈、背伸、內翻、外翻)提高肌肉承受負荷的能力,提升中樞對踝關節的控制,強化踝關節穩定性。

評估思路

1、由於患者本身肌肉關節較為僵硬,從X片上看存在距後三角骨,可能提示他在做踝跖屈時,更容易讓距骨後方的軟組織受到損傷與卡壓。

2、該患者背屈動作受限,被動關節活動更多為軟組織抵抗感,屈膝後受限依然存在,考慮小腿後側肌群緊張

3、被動內翻患者的右踝關節可誘發內踝周圍疼痛,考慮踝內側局部張力過高,結合腓骨下滑和足外翻受限,考慮踝關節內關節對位不良

處理結果

患者在第一次吃藥後,腫脹與疼痛得到緩解,兩次關節治療後改善不明顯,後續繼續跟蹤觀察。第三次過來門診治療時,症狀緩解五成,疼痛減輕。

總結

當遇到一些肌肉比較緊張,關節比較僵硬的患者,可能存在多個方向的受限,需找出與症狀最相關的方向進行處理。

另一方面,這類患者可能需要多次治療,才能發現比較可觀的效果。

@頭條號@頭條健康@頭條健康情報局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