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別急著分床睡!8 招搶救打呼嚕,總有一個適合你

養生深圳 發佈 2022-12-14T07:36:59.889064+00:00

直到有了室友、床伴。睡覺時打呼不代表睡得好,反而是睡眠呼吸中止症的前兆,會嚴重影響身體健康。打呼又稱為打鼾、打鼻鼾,是入睡後呼吸道的肌肉張力下降,呼吸道受到擠壓、呼吸氣流受到阻力,軟顎和舌根震動而產生聲音或呼吸暫停的情形。

打呼嚕是種奇特的體驗

很多人認為「我從不打呼嚕」

直到有了室友、床伴

才知道原來自己「鼾聲如雷」

睡覺時打呼不代表睡得好,反而是睡眠呼吸中止症的前兆,會嚴重影響身體健康。為什麼會打呼?打呼如何治療改善?如何知道自己打呼?打呼跟睡姿、枕頭有關嗎?

打呼原因是什麼?

打呼又稱為打鼾、打鼻鼾,是入睡後呼吸道的肌肉張力下降,呼吸道受到擠壓、呼吸氣流受到阻力,軟顎和舌根震動而產生聲音或呼吸暫停的情形。打呼若持續一段長時間,可能伴隨而來的是呼吸暫停或呼吸中止的危險,也可能出現複雜的併發症,進而危及生命。

睡覺打呼的原因繁多,主要為下列幾點:

睡姿:仰臥睡覺時,重力對喉嚨的影響會使氣道變窄,打呼通常也最頻繁和響亮。

睡眠不足:睡眠不足,導致喉嚨進一步鬆弛。

床墊、枕頭不合適:枕頭太低、睡姿不正確,壓迫到下巴及呼吸道。

疾病、長期吸菸:造成呼吸道變小變窄。

過於肥胖:肥胖導致呼吸道內側堆積脂肪,造成呼吸道狹窄而打呼,打呼聲音也會特別大。

頸圍較粗、鼻咽構造不同:有些人頸圍較粗,鼻腔、口腔結構天生就比較狹窄;亞洲人的臉較為扁平,下顎內縮,呼吸道也較窄。

鼻塞、鼻炎:多由感冒、流感、過敏或空氣中的刺激物所引起。

使用酒精、鎮靜劑:會導致肌肉放鬆,限制了口鼻咽喉的氣流。

孕婦懷孕:由於荷爾蒙變化和體重增加,孕婦更容易打呼,懷孕中後期更明顯。

年齡增長:隨年歲提高,肌肉張力下降,連帶導致呼吸道收縮。

性別因素:男性打呼較女性更為常見,打呼人數為女性的2~8倍。

家族史:打呼有家族遺傳性。

如何知道自己會打呼?有3個判斷指標:

很快入睡、睡眠中容易清醒、白天倦怠感與昏昏欲睡。這是因為打呼的人大都處在淺層睡眠狀態,睡不好所導致。

打呼是睡眠呼吸中止症嗎?

「睡眠呼吸中止症」是指患者在睡眠中,因不能呼吸而導致睡眠呼吸中止,並常於睡夢中醒來,醒後才會恢復正常呼吸。睡眠呼吸中止一晚可以發生數十次到數百次不等,每次醒來的時間並不一定,由數秒到超過一分鐘都有可能,患者自身不易察覺。其中,阻塞型睡眠呼吸中止症的主要症狀,就是打呼。會打呼的人,將近9成會患有睡眠呼吸中止症。而據統計,近四分之一的華人有睡眠呼吸障礙的問題、或患有睡眠呼吸中止症。

根據相關資料,睡眠呼吸中止症症狀包括:

大聲打呼、白天過度嗜睡、觀察到睡眠期間呼吸停止、突然覺醒時喘息或窒息、睡醒時口乾或喉嚨痛、早晨頭痛、白天注意力不集中、情緒變化,如抑鬱或易怒、高血壓、性慾減退等。

睡眠呼吸中止症嚴重者,在睡眠時體內血氧濃度過低、二氧化碳比例高,尤其當呼吸道完全阻塞時,就有窒息風險。若是睡著會打呼的人,一段時間變得安靜無聲,可能不是進入熟睡狀態,反而可能導致窒息。長遠來看,此症則是會大幅提高罹患心血管、腦血管疾病、糖尿病、痛風的風險。若症狀長期不見改善,建議諮詢睡眠醫學專科,或胸腔內科、耳鼻喉科、神經內科、精神科等專業醫師。

打呼治療方法有哪些?

醫生表示,會先從嚴重程度開始判別。若睡覺的時候打呼,呼吸偶爾會停10秒以上,每小時有5次以上,就算睡眠呼吸中止症。打呼次數,5~15次是輕度;15~30次是中度;30次以上屬於重度,需要立刻治療。如果已經確診,並且出現缺氧、高血壓,標準治療是配戴鼻腔正壓呼吸器或牙套止鼾器,最後才考慮手術治療。

針對打呼與睡眠呼吸中止症,主要治療方式為:

鼻腔正壓呼吸器:這是目前最有效的治療方法,屬於非侵入性治療,較為安全。原理是以正壓的方式將空氣持續灌入呼吸道,撐開狹窄的部分而維持暢通,年長者的改善效果最好。

口內矯正器:對輕微睡眠呼吸中止但會打呼的病人有良好效果;可應用在無法適應正壓呼吸器的病人。

手術治療:如雷射止鼾術,使用雷射對懸雍垂進行整型,適用於較輕微症狀;懸壅垂軟顎及咽部整形術,針對軟顎的阻塞,移除多餘軟組織,若扁桃腺肥大也一併移除;鼻中隔成形術,重塑軟骨和骨骼,改善通過鼻子的氣流,矯正偏斜的鼻中隔。

各種手術的復發率不同,有些手術會產生併發症,因此,醫師多會建議,針對中度、重度患者,先配戴正壓呼吸器,而非貿然接受手術。

如何改善打呼?8招止鼾

為求一夜好眠不打呼,可以採行下列作法:

減輕體重:對於肥胖的患者,縱使只減輕10%體重,也有顯著成效。

適度規律運動:除有助於減重,還能維持睡眠時咽喉呼吸道的肌肉張力。

戒除菸酒:抽菸易引發上呼吸道病變,喝酒則會抑制驚醒反應,使呼吸中止的時間加長。

避免服用安眠藥、鎮靜劑、抗組織胺等藥物:以免降低呼吸道肌肉張力,同時造成大腦回饋機制減弱,加重呼吸暫停的症狀。

建立良好飲食習慣:少油、少糖、少鹽、多蔬果、不喝含糖飲料。罐裝飲料及茶飲店的冷飲,糖分熱量均高,易增加體重,冰品還會刺激副交感神經,使得鼻黏膜腫脹,加重打鼾。

睡眠充足:儘量晚上10點前睡覺,增加深度睡眠腦波比例,促進生長激素以及褪黑激素分泌。

趴睡、側睡:可選擇適合的趴睡枕或側睡枕,減少呼吸阻塞。

睡前作深呼吸、口咽運動:讓交感神經平靜下來或訓練呼吸道周圍肌肉。

至於市面上五花八門、琳瑯滿目的所謂打呼神器、止鼾器,包括:止鼾噴霧、止鼾口內裝置、止鼾夾鼻器、護頸枕、止鼾枕、助眠止鼾戒指、頭戴式止鼾帶、智能止鼾貼片等,這些產品都非專業醫療器材,而是透過物理方式來改善打呼、幫助睡眠,如果有效,當然很好;否則的話,還是建議儘早看醫生。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