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道金牌鬧烏龍,不誇張的說,阻止岳飛進兵,其實宋高宗後悔了

石頭大獅的膠澳筆記 發佈 2023-01-29T04:17:44.095288+00:00

岳飛生命的最後時刻,從十二道金牌令開始。可以妄自揣測一下,當時趙構坐在龍書案上,簽發金令的目的,是不是已經存了「必殺飛,始求和」的想法,似乎也未必。

岳飛生命的最後時刻,從十二道金牌令開始。

可以妄自揣測一下,當時趙構坐在龍書案上,簽發金令的目的,是不是已經存了「必殺飛,始求和」的想法,似乎也未必。

宋高宗是北宋垮塌之後,倉促之際扶上位置的皇帝,他既沒有作皇帝的才幹,也沒有做皇帝的初衷,因此對於金國的逼迫,最佳選擇還是寄希望於議和,所以當秦檜不失時機的提出「南人歸南,北人歸北」,他就立即就表示應允。這只是說明他偏安和懦弱,但不代表他昏庸愚蠢和沒有政治敏感性。

第一次宋金議和,是在秦檜的一力促成下實現的,雖然南宋稱了臣、出了錢,但也實際意義上收回了河南、陝西的失地,存地得人,土地對國家的意義毋庸置疑。只是事情進展有些尷尬,金國政變後完顏宗弼撕毀協議,將河南、陝西二次奪走,這讓之前的宋金第一次議和顯得特別沒有成果。

此時,岳飛因為「並統淮西行營左護軍」的空頭支票事件,憤然歸隱廬山東林寺,趙構知道岳飛是有實力與金國一搏的,雖然結局尚難預料,但岳飛是有這個能力的第一人選。如果岳飛真的能夠直搗黃龍、收復中原,這時候再行「議和」對趙構更有利,畢竟弱國無外交。

郾城大捷之後,岳家軍進抵朱仙鎮,金兵主帥完顏兀朮撤離故都開封,復國就在眼前。在勝利在望時強迫班師,而且趙構急迫到一天內連續動用十二道金牌,讓岳飛趕緊撤兵回來呢?趙構的擔心,從主和派秦檜、楊沂中等人的陳奏中,大約可以一窺端倪,「兵微將少,民困國乏,岳飛若深入,豈不危也」。

在趙構看來,當時岳飛挺進中原,帶走了南宋能夠使用的全部精銳,這樣孤軍犯險深入敵陣,一旦戰局失利,金國吞掉南宋的戰鬥力以後,長驅直入,南宋拿什麼抵擋。目前的資本,已經足夠「議和談判」使用了,所以,趙構的撤軍令也是發自內心的急迫,偏安一隅的想法,壓倒了民族大義和收復山河。

對於趙構的撤兵命令,岳飛並非愚忠遵行,他上疏說「金人銳氣沮喪,盡棄輜重,疾走渡河,豪傑向風,士卒用命,時不再來,機難輕失」,這是宋金幾十年交戰以來能看到的最佳時機,他的解釋,等到了趙構十二道金牌,撤兵已經無可挽回。《宋史·岳飛傳》記載,「飛憤惋泣下,東向再拜曰,十年之力,廢於一旦」,岳飛的心在滴血,這樣的狀況與紹興七年御前對奏時「中興之事,朕一以委卿」的承諾完全不符,岳飛只能猜測是趙構身邊的人出了問題,秦檜等人投降主義影響了趙構的判斷。

對於倉促撤兵,岳家軍的將軍們是擔心的,因為當時宋金已經開了明牌,相互間動向無可隱藏,宋軍撤兵不僅不合兵法暴露自己,對當地百姓也是很危險的。《宋史·岳飛傳》記載,河南百姓攔住戰馬哭訴,「我等戴香盆、運糧草以迎官軍,金人悉知之。相公去,我輩無噍類矣。」宋軍去後,金國復來,報復性屠殺,必將塗炭生靈,民眾無可倖免。

岳飛的倉促撤兵,也是無奈之舉。

其一,帝心難測,此前岳飛曾經「撫梓還廬山,連表乞終喪」,結果被趙構三道詔書駁回,甚至在詔書中直言「以墨縗視事,古人亦嘗行之,不獨卿始,何必過奏之耶?」丁憂守孝與皇帝詔命,哪個重要不是明擺著嗎?有前車之鑑,岳飛此次手中拿著十二道金牌詔命,怎麼敢「將在外軍命有所不受」?

其二,後繼乏力,既然趙構下令南撤,則駐紮朱仙鎮的岳家軍已經變成事實上的「孤軍奮戰」,意味著不可能再有後續的軍力、糧草支援,岳家軍繼續一意孤行,就會變成孤勇,岳飛也會坐實「擁兵自重」的口實,秦檜預測的「知飛志銳不可回」就會變成現實,這對於生性多疑的趙構,是不可接受的。

對於岳飛來說,對於宋高宗這樣心思難測的君主,只能選擇遵從十二道金牌撤軍,岳家軍回撤的結果是什麼呢,面對苦苦挽留的地方民眾,岳飛出示金牌詔命,示意皇命難違,但是為了百姓安全,岳飛決定抗旨「留五日以待其徙」,給百姓爭取撤離的機會,結果自願跟隨岳家軍南下的百姓「從而南者如市」。

按照《宋史·高宗紀》的記載,「(岳飛)奉詔班師,遂自郾城還,軍皆潰,金人追之不及。穎昌、蔡、鄭諸州皆復為金有。」這無疑是一次令人痛惜的決定,岳家軍收回的失地全部被金兵奪回。

《三朝北盟會編》載,岳飛下令撤軍時,「軍士應時皆南向,旗靡轍亂,飛望之口怯而不能合,良久曰,豈非天乎?」當時岳家軍撤離時,已經非常匆忙雜亂,史料沒有記載金軍對「岳家潰軍」實施全面追擊,可見金軍對岳飛軍隊的忌憚之心。

作為即將品嘗勝利果實的趙構,他對這個結果真的無動於衷嗎?

還有另外兩則史料,出自《金佗粹編》,這是岳珂為祖父岳飛生平收錄的彙編文集,可做旁證。

《金佗粹編·宋高宗御札》中記載,「得卿十八日奏,言措置班師,機會誠為可惜。卿忠義許國,言詞激切,朕心不忘。」趙構看到了岳飛針對金牌令的回覆上疏,提到了「可惜」,即使岳飛文中言辭過激存在失儀,也沒有追究。

對岳飛的請求不要撤軍,趙構的答覆其實是,「卿且少駐近便得地利處,報楊沂中劉錡共同相度。如有機會可乘,約期並進;如且休止,以觀敵釁,亦須聲援相及。」不僅提出了相應的建議,而且還安排了補充力量,還叮囑必須「相互支援,注意安全」。

趙構御札中提及的「十八日」,即紹興十年(1140)七月十八日,也就是岳飛接到撤兵令的那一天。

另一則《高宗皇帝宸翰》發於撤兵之後的七月底,其中寫道,「今韓世忠在淮陽城下,楊沂中已往徐州,卿當且留京西,伺賊意向,為牽制之勢。俟諸處同為進止,大計無慮,然後相見未晚也。」還不忘在最後殷勤囑咐,「遣此親札,諒深體悉」。

信中囑託,待「大計無慮,然後相見未晚」,意思已經非常明白,當前不必回京見駕,仍應尋機作戰,待勝利之後再見不遲。只可惜,此時岳家軍已經於二十日撤兵,趙構的後續安排無論是否合適,都已經變成一紙空文。

綜合來看,趙構在起初,的確是與岳飛君臣知遇,將復興大計完全託付。但是岳家軍畢竟是南宋精銳家底,宋高宗起先對岳飛究竟能打多大、打多遠、打多久,並沒有什麼把握,因此他對此次戰鬥的指導原則是「保全實力、安全第一」,千萬不要把家底敗光。

所以當趙構得知,岳家軍竟然打到了北宋故都跟前,他內心是震驚的,也是完全沒有底的,朱仙鎮孤軍深入,一旦被金國反撲,後果不堪設想,這時候的趙構,自然是一心要阻止岳家軍的瘋狂舉動,所以十二道金牌一天之內發出去,也是可以理解的。

後來,當他看到了岳飛的上疏,也了解了前敵的戰況,就完全改變了起先的態度,轉而希望幾路軍隊相互支援,伺機而動,能夠爭取更大的勝利,殲滅敵人這才是作為帝王真正想要得到的東西。可實際上,已經來不及了,這兩道御札送到的時候,岳飛已經班師。

所以,趙構與岳飛之間,一場幾乎看到勝利的軍事行動,完全被糟糕的信息傳遞耽誤了。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