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濟州島本是中國領土?元朝用來養馬,朱元璋卻拱手送人,為何

記聞歷史 發佈 2023-03-08T22:22:10.908953+00:00

這個從草原上崛起的民族,在短短一百年的時間裡,東征西討,滅亡了無數古老帝國。最終,在舊大陸建立起了一個面積高達4000多萬平方千米的大蒙古國。

13世紀和14世紀是蒙古人的世紀。

這個從草原上崛起的民族,在短短一百年的時間裡,東征西討,滅亡了無數古老帝國。

最終,在舊大陸建立起了一個面積高達4000多萬平方千米的大蒙古國。

「居馬上得之,寧可以馬上治之乎?」

蒙古人的大汗們大多不懂這個道理。

他們只知道崇尚武力,崇尚騎兵。

這導致各個蒙古汗國在武力衰退後,大多只得不斷退卻,回到他們祖先的故地。

元朝也是如此。

元朝在全國設立了多個養馬場,妄圖維持一支強大的蒙古騎兵。

現屬於韓國的濟州島在當時就是全國最大的養馬場之一。

但事實證明,蒙古人退化得比馬快。

蒙古人對濟州島的掌控力衰退後,此地逐漸成為元、明、高麗三方爭奪之地。

高麗和元朝的摩擦與緩和

很多人看到高麗,都會誤以為高麗就是高句麗。

但實際上,這兩個國家除名字相近外,幾乎沒有任何繼承關係。

高句麗是扶餘人建立的一個政權。

由於建國的地點是原西漢的高句麗縣,所以被稱作高句麗。

高句麗嚴格來說算是一個半中國政權。

其統治中心大體在今遼寧、吉林一帶。

高句麗在歷史上曾多次挫敗隋煬帝的進攻。

但這並不能說明高句麗有多強大。

只能說隋煬帝的戰略部署實在過於拉胯。

唐朝建立後,高句麗立刻被打回原形。

唐高宗李治在位時期,李績、薛仁貴、契苾何力等名將率領多路唐軍會師平壤。

後攻滅高句麗,並在朝鮮半島設立了安東都護府。

高句麗貴族被遷往內地,百姓也大多融入突厥、渤海國等其他國家。

至此,高句麗人不復存在。

此後,唐朝扶持新羅統一了朝鮮半島。

但隨著唐朝逐漸衰落,新羅也逐漸走向沒落。

各地軍閥趁機起兵,打著原王國的旗號起兵反叛。

就這樣,朝鮮半島進入了新羅、後高句麗、後百濟三國鼎立的時代。

但這三個國家都沒能贏得最後的勝利。

901年,軍閥弓裔稱高麗王。

7年後,弓裔手下將領起兵殺死弓裔,立王建為新高麗王。

此後王家子孫發憤圖強,終於在936年擊敗了三國中的最後一個國家,完成了朝鮮半島的統一。

哪怕高麗統一了三韓地區,但歸根結底,高麗也只是一個割據小國,沒實力當東亞的棋手。

因此在建國後,高麗一直避免成為棋子。

其左右逢源,乃至「左右橫跳」,在宋、遼、金三國之間「走鋼絲」,勉強維持住了國家的生存。

但蒙古人興起後,高麗的生存形勢變得嚴峻起來。

蒙古人打破了東亞的政治平衡,連敗金國,並開始覬覦高麗的土地。

面對這種危局,高麗此時卻拿不出什麼好的應對政策。

因為高麗內部早已亂作了一團。

高麗長久以來奉行文臣至上政策,導致武人不滿。

1170年,高麗爆發武人叛亂,反叛軍大肆屠戮文官,廢除國王,建立以高麗明宗為傀儡的武臣政權。

武人不會治理國家,更不懂得妥協的藝術。

其多次利用蒙古人後再一腳踹開,惹得蒙古人大怒,大舉入侵高麗。

最終,迫於蒙古人的壓力,高麗遷都水文條件非常複雜的江華島,妄圖靠海水阻遏蒙古人的鐵騎。

蒙古人自知難以攻克海上的江華島。

但他們也有自己的對策。

那就是,不停擄掠高麗百姓,摧毀高麗產業,給高麗持續放血。

當時,武臣政權只能一次又一次向蒙古人解釋自己的苦衷。

但說得再好,他們就是不執行蒙古人提出的遷回陸地,國王入朝要求。

1270年,忍無可忍的高麗百姓奮起反叛,推翻了武臣政權。

至此,高麗正式成為了元朝的受保護國與附庸國。

也正因此,才有了後面的濟州島風波。

濟州島的地理與元、高麗的爭奪

濟州島位於今韓國西南部,是日韓之間最重要的交通樞紐之一。

但在元朝以前,濟州島其實一直獨立於朝鮮半島,而非韓國的固有領土。

濟州島在古時被稱作「耽羅」。

耽羅的人口構成非常複雜,有日本人、朝鮮人甚至還有中國人。

因此耽羅人也被中國叫做「州胡」。

州胡的生產水平非常低下。

「耕不知用牛,用鐵齒耙土」,連牛耕都還沒有出現。

但蒙古人很早就意識到了濟州島的戰略意義。

蒙古人的目標是打到地球的盡頭,因此日本也是他們征伐的目標。

如果要進攻日本的對馬島、九州島乃至本島,就必須要有一個跳板。

而最合適的跳板,無疑是耽羅。

此外,耽羅的農業條件非常好。

經過開發後,它完全可以變成蒙古人在海上的一個大糧倉、大養馬場。

更重要的是,濟州島是蒙古海軍建設海上基地的最佳選擇。

忽必烈明白,想要徹底擊敗南宋軍,就必須在海上擊敗南宋水軍。

否則在陸地上贏得再多的戰役,也無法徹底滅亡南宋。

如果占領了濟州島,蒙古海軍就可以以濟州島為基地,攻擊東南方向的日本,鍛鍊海軍。

同時也可以監控北方的高麗,對高麗江華島形成壓力。

忽必烈的機會很快就來了。

高麗武臣政權被消滅後,殘餘的「三別抄」勢力逃亡耽羅,積蓄力量,想要東山再起。

只是高麗自知力量不足以清剿三別抄叛軍,便主動請求元軍協助。

忽必烈當然不會放過這個機會。

1273年,元高聯軍進軍耽羅,剿滅了三別抄叛軍。

清剿完成後,元軍在耽羅駐軍,正式占領了濟州島。

然而,隨著南宋滅亡、高麗臣服,濟州島的戰略地位逐漸變得不再重要。

但這時,忽必烈突然發現了濟州島的新用處,那就是流放犯人。

在元朝,不少重要的犯人都會被流放到這個與世隔絕的海島。

這樣就可以在不殺死罪犯的同時,將他們的影響力降到最低。

歷史上,元朝的魏王阿木哥便是被流放到了濟州島。

與此同時,此外也被元朝設為了養馬場與屯墾地。

鼎盛時期,該地一度養有5萬匹左右的良馬。

高麗看到之後非常眼饞。

畢竟高麗也缺馬,如果能獲得濟州島這個規模龐大的養馬場,那麼將極大地增強高麗的軍事實力。

在歷史上,東北的慕容家族就是依靠獨步天下的重騎兵入主中原,建立了四燕國。

高麗自然也想重複這樣的路線。

但高麗的忠烈王王諶知道,直接和元朝叫板毫無勝利的希望。

所以他選擇走「人情路線」。

在為忽必烈鞍前馬後效勞的這些年裡,王諶勤勤懇懇,努力試圖融入蒙古人,連穿戴都和蒙古人完全一樣。

就這樣,王諶贏得了忽必烈的信任。

原本忽必烈曾許諾將一個非親生的公主嫁給他,但後來見他這麼忠心,竟然將親女兒嫁給了他。

王諶見贏得了忽必烈的信任,不敢怠慢。

他不顧往日情分,直接將原配打入了冷宮。

王諶的運氣也還不錯,結婚不到一個月,原高麗王便病逝了。

忽必烈見此機會,自然選擇拉女婿一把,將王諶立為了新高麗王。

1294年,忠烈王和妻子入朝拜見岳父忽必烈。

此時忽必烈已經病重無法見人,只好讓自己的兒媳闊闊真招待妹妹、妹夫。

忠烈王知道忽必烈死後,闊闊真的兒子就會成為新的大汗,所以極力交好闊闊真。

果然,不久後忽必烈去世,闊闊真的兒子鐵穆耳順利即位,成為新任元朝皇帝。

最終,忠烈王也得償所願,順利從鐵穆耳那裡要來了濟州島。

但闊闊真死後,局勢再次失控。

元朝與高麗就濟州島的管轄權問題發生了多次衝突。

此舉導致濟州島反覆易主,島上的牧馬人「牧胡」也被這種混亂情況搞得不知所措,多次叛亂。

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了元朝滅亡。

缺馬問題與明、高麗之間的明爭暗鬥

朱元璋是中國歷史上唯一一個自南向北統一中國的皇帝。

這給朱元璋帶來了很多嚴重的問題。

其中最棘手的問題就是缺馬。

朱元璋的根據地主要在今天江蘇、安徽一帶。

這些地方根本不產良馬,所以1368年北伐的主力基本上全部是步兵。

按理說只要占領了北方,馬匹缺乏的問題便可得到極大的緩解。

但蒙古人是馬背上的民族,對馬的重要性有非常清醒的認知。

所以他們在撤離北方時,有意識的帶走了全部馬匹,並將關內幾個大養馬場全部摧毀。

明軍占領北方後,幾乎得不到什麼馬匹。

丟掉北京後,蒙古人退回草原,在北方重建了政權,史稱北元。

要想擊潰北元,明軍就必須有大量的馬匹深入大漠草原與蒙古騎兵決戰。

放眼望去,唯一能夠立刻提供大量馬匹的養馬場,只剩下了濟州島養馬場。

此時高麗已經再次施展「左右逢源」的傳統藝能,倒向了明朝。

但當朱元璋要求上貢馬匹時,高麗卻百般拖延。

其多次以濟州島上的「牧胡」反叛為由,拒絕進貢。

即使上貢,也經常是海上遇風暴出事,陸上在遼東被攔截,到底是真是假,明朝也無從得知。

當時,他們上貢了幾年,上貢的馬匹總數還不到一百。

非但這樣,高麗還暗示只有朱元璋出兵幫助高麗剿滅牧胡,高麗才肯進貢大批馬匹。

朱元璋不想慣著他,絕口不提出兵援助的事情。

高麗自討沒趣,便自己出兵收復了濟州島,同時給朱元璋進貢了300匹馬以示臣服。

高麗討伐濟州島牧胡已經是大明建國第六年的事情了。

明朝自己的第一批戰馬已經訓練成型,不再需要濟州島的戰馬。

所以朱元璋也就沒再計較,將濟州島讓給了高麗。

總結

朱元璋放棄對濟州島的主權,還有一個更深層次的原因。

那就是,他覺得北元被消滅是遲早的事情。

到時北元的王公們將無處可去,元朝在覆滅前曾一度想遷往濟州島,濟州島的牧胡們也非常親元。

朱元璋注重血脈的傳承,深信「滅人之國,不絕人之嗣」。

他放棄濟州島的主權,也是希望自己滅掉北元後,蒙古王公能夠前往濟州島「使元之子孫復優遊於海中」。

這種對敵人的敬意,值得我們尊敬。

參考文獻

《明史》

《元史》

《宋史》

《高麗史》

《廿二史札記》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