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檳榔難戒背後原因:6000萬中國人的噩夢,一步步侵蝕愛好者

趣史微視頻 發佈 2023-04-01T05:16:55.205229+00:00

文|清源編輯|t「我只是想用我的經歷告訴大家,檳榔真的很可怕。」2022年9月的時候,一位名叫傅松的歌手因為咀嚼檳榔患上了口腔癌,最終離世。近些年來,檳榔成為了熱搜的常客。


文|清源

編輯|t

「我只是想用我的經歷告訴大家,檳榔真的很可怕。」

2022年9月的時候,一位名叫傅松的歌手因為咀嚼檳榔患上了口腔癌,最終離世。

近些年來,檳榔成為了熱搜的常客。

一方面是廣州重拳出擊,全面禁止在戶外宣傳檳榔類製品;

另一方面是2021年8月15日,中國駐土耳其大使館發布公告,提供同胞不要攜帶檳榔入境土耳其,因為當地把檳榔劃歸為毒品。

新華社2019年就曾披露過一組數據,表示全國食用檳榔的人數有六千多萬,十分上癮。

小小的檳榔一時間被吹向風口浪尖,究竟事實真相如何呢?檳榔真的難以戒掉嗎?檳榔又是如何一步步侵蝕愛好者的呢?


為何難以戒掉?一嚼兩千年:從藥品到癮品

世界上能讓人上癮的東西數不勝數,而愛吃檳榔和不愛吃檳榔的人就構成了兩個截然不同的世界——前者把檳榔當作提神醒腦的小零食;而後者則是把檳榔視作洪水猛獸,和毒品掛上了鉤。

2019年,因為「檳榔事件」,湖南省成為了全國矚目的焦點。不少記者親臨湖南省,感受這兩個不同世界的參差。

當年三月,湖南省檳榔食品協會發布通知,稱「所有企業自3月7日起,停止國內全部廣告宣傳」。

一時間,關於檳榔致癌的新聞被「舊事重提」,檳榔企業成為了眾矢之的。

一方面,檳榔已經被視作和美國大麻一樣的毒品;另一方面,湘潭市等地的人卻是把檳榔視作家常便飯。

其實,如果只是湖南省檳榔食品協會發布禁令,這對於很多普通人幾乎沒有任何影響,不宣傳不等於不銷售,而且,咀嚼檳榔的習慣之所以根深蒂固,是有著深層次的文化加持。

最初,或許在數千年之前,「檳榔」這東西在台灣島上是個階級象徵。

最近在台灣島出土的古人牙齒中,諸多有著咀嚼檳榔的痕跡,也就是有著「黑牙齒」的特徵。

在台灣先民的認知中,「黑牙齒」就是高貴的象徵,咀嚼檳榔就能收穫地位。

古人的思想有時候就是這麼簡單而純粹。


在如今我們這個牙齒美白宣傳語漫天飛舞的時代,恐怕怎麼也想像不到在遙遠的過去,黑牙齒竟然那麼吃香。

我們也很難想像,台灣島的先民們,竟然要靠黑牙齒才能吸引異性。但這就是真實的歷史。

其實,從這個角度來講,如今人們追求潔白的牙齒,也是講究身份的一種。

在湖南省,檳榔也有著一種「階級屬性」。

湖南省愛吃檳榔的大都是「打工人」,或者稱之為「體力勞動者」,像是建築工人、網約車司機,再就是路邊打零工的群體。


檳榔的外殼頗為堅硬,但是隨著咀嚼的深入,整個外殼會變得更軟,韌勁十足,據咀嚼者說是像口香糖一樣。

《中國新聞周刊》的記者在湖南省採訪時,一坐上計程車,幾乎次次都能聞到檳榔的味道,「那是一股獨特的類似薄荷的香氣」,只要有人嚼,其他人一定能聞到。

有的公交車司機告訴記者,說是有規定,在工作期間司機不能嚼檳榔,但是自己還是會忍不住撕開包裝,一點點地吃。

至於那些跑長途的客車司機,吃檳榔的頻率就更高了,尤其一般是夜間行車,人睏倦的很,別的地的司機靠抽菸解困,湖南省的司機不少人是靠吃檳榔提神。

每次跑車前,司機就買上兩三包,熬過漫漫長夜。


在描述的時候,司機老彭還很誇張地表示,天冷的時候嚼上兩口,熱汗直接往外冒,衣服都被直接浸濕了。

「誇張點說,要是好久沒洗澡的,那厚的死皮子都能拔掉呦。」

司機跑車的時候就「一直嚼,嚼得嘴巴里全部都是渣子,味道就沒有了。」

為了向記者展示,司機老彭還把嘴巴里沒有嚼爛的檳榔吐出來,讓記者好生觀摩。

或許對於這些體力勞動者而言,不到十元一包的檳榔就是平日裡最大的消遣了,安撫心靈的價值不容替代。

近幾年來,隨著人們健康意識的增強,檳榔逐漸地被炒到了風口浪尖上,外界對於檳榔的討論越來越多。

「十個嚼檳榔,九個口腔癌」,咀嚼檳榔會致癌幾乎深入人心,要求管控的消息屢見不鮮。

與此同時,種植檳榔成為不少省市的最倚重的經濟發展手段,海南省的檳榔產業更是營收超過了200億元,是拉動當地經濟的「三駕馬車」之一。

一時間,風雨不斷——檳榔,還能嚼嗎?


國人的噩夢:檳榔還能嚼嗎?

我國醫學界對於檳榔危害的研究,始於上世紀八十年代。

1984年,如今在中南大學湘雅醫學院口腔科任職的主任翦新春遇到了一對特殊的病人——她們是一對姐妹,卻在貌美如花的年紀遭遇了難言之隱。

當翦新春見到這對姐妹時,都不禁嚇了一跳,因為這對姐妹的嘴巴就和被膠水粘住一樣,幾乎無法開口,每次張嘴發出聲音都顯得非常的吃力。

仔細觀察之後,翦新春發現兩姐妹的口腔黏膜白的嚇人,最終診斷為口腔黏膜下纖維性變。

這對姐妹是做檳榔生意起家的,每天都會和檳榔打交道,也就自然而然地吃起了檳榔。

其實,在這對姐妹正式就醫之前,我國醫學界對於檳榔幾乎從未有過懷疑,至少是沒有任何書面記載的懷疑。

而在這一次診斷之後,翦新春心裡有了些許動搖。

翌年,在《口腔黏膜下纖維性變》一文中,翦新春將上述兩姐妹的遭遇加入了進去,稱:

「到目前為止,口腔黏膜下纖維性變的原因還不清楚……也可能是由咀嚼擯榔導致。」

巧合的是,丹麥口腔學家簡·彼得伯格在當年到我國的湘潭市考察,研究和口腔黏膜下纖維性變相關的課題。

這位丹麥醫學家也拿不太準注意,用不太肯定的口吻提出:

「咀嚼檳榔可能會引起口腔黏膜下纖維性變。」

自此,咀嚼檳榔這件事成為了醫學界最熱門的研究話題之一,諸多論文、研究層出不窮。

1993年,時任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口腔醫學教授凌天牖發表了一篇重磅論文。

在題為《335例口腔黏膜下纖維性變的臨床分析》的論文中,凌天牖選取1985年至1987年這個時間段,隨機調查了11046名湘潭人,結果發現335人口腔黏膜下纖維性變。

而且最為重要的是,這335人都有咀嚼檳榔的習慣。

至此,翦新春和簡·彼得伯格的推斷都被證實了——咀嚼檳榔將導致口腔黏膜下纖維病變。

最終在2003年,世界衛生組織下屬機構國際癌症研究中心在綜合考慮來自巴基斯坦、印度等地的研究報告後,十六位與會專家一致表示:檳榔是一級致癌物。

我國中日友好醫院的一位醫生曾在《中國新聞周刊》上發文表示:檳榔之所以致癌,是因為檳榔中含有的檳榔生物鹼、檳榔鞣質等物質有遺傳毒性,甚至可以直接致癌。而所謂的口腔黏膜下纖維性變就是癌變的前兆,嚴重者直接發展成口腔癌。

根據《中國牙科研究雜誌》公布的數據,在2006年至2016年這十年間,僅僅選取長沙的五所醫院,就發現了11882名口腔癌患者,咀嚼檳榔的人占到了69.2%。

但是,在檳榔究竟有沒有害這個問題上,檳榔產業的從業者和醫學家的看法那是截然不同的。


侵蝕愛好者

2018年,湖南省檳榔食品協會會長楊勛就曾經向記者朋友們發了一份報告,內容有關於「對檳榔致癌的不同意見及情況說明」。

(檳榔種植園)

在這份材料中,楊勛舉例說,世界衛生組織認定的致癌檳榔來自於南亞、東南亞等地的報告,根本沒在湖南省採樣。

因此,世界衛生組織的報告站不住腳,湖南省的檳榔不一定有害。

不少檳榔種植企業的負責人都持有這樣的觀點,認為「檳榔的致癌機理還沒有弄清楚」,不能一棒子把這個產業打死。

其實,檳榔的致癌機理很清楚了,但是一些種植人卻認為這種致癌實驗沒在人體上進行,因此做不得數。


而且,這些負責人還稱「是有人愛吃」,不關他們的事。

可是,檳榔成癮這件事,還是和檳榔本身有關的。

「檳榔加煙,法力無邊。」

這種風氣在湖南省等地頗為流行,有的人見面就掏出檳榔來交換著嚼——檳榔都已經完全融入當地人的生活之中了。

檳榔中含有一種頗為特殊的物質,叫做「檳榔鹼」,這就是一種能直接作用於中樞神經系統的物質,讓人們產生極為強烈的快感,並且直接成癮。

慢性物質濫用已成為當前世界公共衛生和社會安全的主要威脅之一,而檳榔已經被列為世界上最常見的第四類精神活性類物質(繼尼古丁、酒精和含咖啡因的飲料之後),全球有6億人有嚼食檳榔的習慣,其成癮性已經不言而喻。

湘雅醫學院口腔科的主任直言不諱:

「為什麼得口腔癌、怎麼得的口腔癌,全世界都沒有解決。但是檳榔致癌這個是肯定的。」

如今,醫學界和產業界就「檳榔是否致癌」這件事分歧不小,甚至頗有大打出手的架勢。

但是有一點是肯定的,那就是民眾對於「咀嚼檳榔不利於健康這件事」逐漸達成了共識。

2021年9月17日,高速發展的檳榔產業被絆了一跤。我國不再允許各地利用廣播和各種渠道來宣傳檳榔。

這個被稱作「檳榔廣告禁令」的文章掀起軒然大波,湖南省不少的檳榔生產企業迅速地縮小規模,裁員降薪,不少二期工程都直接叫停了。

從1997年,檳榔企業「皇爺檳榔」首次進入湖南人的視線開始,檳榔似乎都沒太遇到阻力。

2003年,「除朕之外,誰敢稱皇」的霸氣廣告語也是深入人心。

近些年來,檳榔品牌開始贊助美國NBA職業籃球聯賽,贊助國內的電競比賽,還當場售賣。

檳榔日漸呈現出「年輕化」的態勢。

一些商家還大打「養生」、「健康」的旗號,導致檳榔越來越流行。

其實,在2019年,也就是前文提到的,湖南省就曾發布了禁止宣傳的命令,結果不少企業並不遵守,結果在2021年遭到了當頭喝棒。

檳榔產業的未來發展,究竟走向何方,誰也不得而知。


結語:

2013年,《檳榔王國中「割臉人」》這篇文章火爆全國,文章以細膩的筆觸向世人展現了一群因為長期咀嚼檳榔而導致口腔癌的患者。

「他的大部分左臉已經被『割掉』了,一年前的口腔癌手術,切掉了他的左臉下頜、左牙床和淋巴。萎縮的臉皮陷成拳頭大小的深坑。術後,他左眼神經被壓迫,如今已徹底瞎了。」

文章並未誇大什麼,但是讀來已經是毛骨悚然。

檳榔和癌,已經無法解開了。

至於檳榔未來的發展之路究竟如何,這就得另當別論了。

參考資料:

兩南省份,為啥難戒「檳榔癮」

工人日報.檳榔:「要命」還是「要錢」不該二選一

光明網.不食檳榔宜儘快形成趨勢

光明網.檳榔廣告不能停得莫名其妙

檳榔這事,是要砸掉數百萬人的飯碗,還是送更多人的命?

中國日報網.被多地要求下架背後 產值千億的檳榔業發生了啥?

一級致癌物檳榔長期熱銷,多地市場監管部門要求下架,專家:銷售應提示危害

每日經濟新聞.成癮、致癌、被踢出「食品群」……誰來監管「非食品」檳榔?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