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巢一生殘暴,卻為我國拔掉了危害我國近600年的「毒瘤」

知史觀事 發佈 2023-05-27T23:33:32.262403+00:00

雖然《全唐詩》中只收錄了黃巢三首詩,但從這幾句詩中,我們不難看出黃巢的志向之遠大,想像之瑰麗,令人非常震撼。

說起黃巢,可能很多人都對他了解甚少,但他為數不多的詩作卻被人們所熟悉,比如「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他年我若為青帝,報與桃花一處開」。


雖然黃巢傳世的詩很少,但從這幾句詩中,我們不難看出黃巢的志向之遠大,想像之瑰麗,令人非常震撼。

但一說起黃巢,人們通常不會認為他是個詩人,而是他作為唐朝末年起義軍首領的身份。


雖然黃巢起義最終失敗了,但大唐也元氣大傷,幾乎被斷絕了命脈,國運也被動搖了,唐朝名存實亡,混亂的五代十國時期開始。

雖然黃巢的行為非常殘暴,但在那個時代,他的起義卻有著一定的積極意義,為我國拔掉了一顆存在近600年的「毒瘤」。




黃巢出身鹽商家庭,家族靠世代販賣私鹽積累了雄厚的家資,雖然手段不太光彩,但積累了家業。


當時官府把控著食鹽的銷售權,但私鹽販子也就成了一個利益巨大的職業。


當時,很多普通家庭的孩子根本就沒有機會讀書,而黃巢家境優越,所以他受到了良好的教育。

從黃巢剛學會寫字時,他就已經會作詩了,從他現存的詩作來看,他還是有幾分才華的。


當時書生也不是只會讀書,也會學習一些武術,除了讀書之外,黃巢還學習了劍術、馬術和箭法,學的都還不錯。


不過,唐朝的人才還是很多的,科舉競爭也非常激烈。


在黃巢成年後,他曾幾次應試進士科,可是沒能競爭過千軍萬馬,幾次都名落孫山。


在最後一次落第後,他非常失望,決定再也不參加應試了。


科場的失利,讓他對唐朝越發不滿,滿懷悲憤的寫下了《不第後賦菊》,表現出了反抗封建統治者的精神。

之後,黃巢離開了長安,不再想做官的事了,回家繼承了家族事業,成為了鹽幫首領。


販運私鹽本就是一種違法行為,黃巢對統治不滿,想起來反抗,但一直苦於沒有機會。


等到874年,黃巢等來了時機,當時全國都爆發了旱災水災,糧食減產嚴重,百姓的賦役又比較繁重,各州縣又不上報災情,導致百姓流離失所,無家可歸。


正處於青黃不接之際,統治者不僅沒有救災,還給百姓加了更重的稅,把農民逼上了絕路。


因此,濮陽的私鹽販子王仙芝和尚君長領導數千流民,揭竿而起。

同是私鹽販子,看著同行都開始起義了,搞得轟轟烈烈,黃巢也開始坐不住了。


875年,黃巢聯合自己的子侄領導數千流民,響應王仙芝的起義,聲勢日益浩大。

那些受不了壓迫的百姓,看到有人帶頭反抗,都紛紛投奔過來,起義規模不斷擴大,唐朝統治者感到了威脅。




自古以來,老百姓是承受苦難最多的群體,統治者不斷對外征戰,不斷加重對百姓的賦役,但只有老百姓的謀生能夠得到維持,沒有被逼到絕路,不會走到反抗這一步。


因此,從歷史上的起義來看,大多數都是為了推翻腐朽的封建統治,是有著一定的積極意義的,然而黃巢起義卻讓人側目,因為他的方式過於殘暴了。

在封建時代,參加起義的人的思想都存在局限,很多都是以起義為手段,將社會財富再分配,並沒有什麼高尚的理想,所以每攻下一座城池,都會燒殺搶掠一番。


然而,黃巢起義所做的事卻遠遠超出人們的心理承受能力,他不僅指揮軍隊進行搶掠,還做了一件讓人難以接受的事情——食人。


根據史書記載,雖然黃巢領導的軍隊幾乎是所向披靡,攻城掠地,不斷獲取勝利,但他不知道建立根據地。

雖然起義軍的勢力發展很快,但軍隊給養始終跟不上,而黃巢為了解決這個問題,竟然下令軍隊掠食人肉。


在黃巢攻打陳州時,為了解決軍糧短缺的問題,命令軍隊製造巨大的舂磨砦,以此作為殺人工具,用人肉做軍糧。


黃巢一邊攻城拔寨,一邊燒殺搶掠,再加上毛骨悚然的食人,以至於黃巢軍隊所過之處,赤地千里。

根據史書記載,光黃巢在攻打陳州這一年,就有30萬老百姓被吃掉,黃巢的殘暴可見一斑,這一點確實沒有冤枉他。


雖然黃巢行徑非常殘暴,但是從另一方面來說,黃巢起義也起到了一定的積極意義,那就是他為中國拔除了近600年的毒瘤。




而這個毒瘤就是門閥集團的壟斷,在三國時期,曹丕在成為魏王之後,為了獲得世族的支持,建立了九品中正制。


做官看家世門第,而不靠才學品質,這就造成了皇帝對朝堂的控制權逐漸被削弱,世家大族的勢力不斷增加。


到了後期,就會形成皇帝和世家大族共同統治江山的局面。

即使皇帝不斷地更換,但世家大族一直都不變,始終是那幾個,他們壟斷著選官權力,控制著大量的土地和人口。


唐朝建立以後,這個情況也沒有改變。


唐太宗在位期間,對百家姓進行修訂,因為當時博陵崔氏的勢力比較強大,負責修訂百家姓的大臣竟然把崔姓放在李姓前面,李世民知道後大發雷霆。

為了解決世家大族壟斷的問題,唐朝的歷代皇帝都在努力,為了和世家對抗,武則天被李治提拔上來,二人共同治理天下。


等到武則天登基後,對世家大族的抑制也沒有停止,為了選拔更多的人才,推行了科舉制,促進了階級流動,使平民百姓也能夠通過真才實學,獲取做官的機會和渠道。


然而,因為那時科舉制的發展時間比較短暫,所以並沒有多少人被錄取,被錄取的難度非常大,甚至連白居易和狄仁傑都沒有通過科舉。

正是因為通過科舉的難度非常大,所以在黃巢幾次名落孫山之後,對世家大族非常不滿,認為他們的存在嚴重阻礙了自己上升的空間。


因此,在黃巢起義的過程中,每到一個地方,黃巢對他們都不會手下留情。


因此,這些世家大族的財產都被一搶而光,族人也都被黃巢全部屠殺。


一個大家族要想興旺發達,是離不開人的,沒有了人,這些大家族也就談不上發展了。

因此,即使在黃巢起義結束後,大家族元氣大傷,很久都沒有恢復過來,這也變相的為中國剷除了一個「毒瘤」。


結語:


雖然黃巢在起義時採取的手段非常殘暴,但很多世家大族的勢力也被嚴重削弱。


在戰亂過後,他們沒有了財產,也沒有人,壟斷也就搞不下去了,所以九品中正制也漸漸衰落直到廢除,被科舉制所取代。


俗話說,惡人自有惡人磨,世家大族享受了那麼長時間的特權,卻沒想到最後被人以這麼粗暴的形式所奪走。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