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命終曲中共舞

鷹哥19 發佈 2023-11-16T05:00:53.025285+00:00

《生命的禮物》作者:歐文·亞隆 瑪麗蓮·亞隆​ ​在上一節,我們談到瑪麗蓮患上了癌症,而歐文選擇了正式退休。兩人留在充滿溫暖和回憶的家裡,準備攜手走完人生的最後一程。那麼,在這個過程中,他們是如何看待病痛與死亡的呢?

《生命的禮物》作者:歐文·亞隆 瑪麗蓮·亞隆

​在上一節,我們談到瑪麗蓮患上了癌症,而歐文選擇了正式退休。兩人留在充滿溫暖和回憶的家裡,準備攜手走完人生的最後一程。那麼,在這個過程中,他們是如何看待病痛與死亡的呢?接下來,我們就開始講述歐文和瑪麗蓮是如何伴隨著生命的終曲,翩然起舞的。


瑪麗蓮:努力接受作為病人的日子


2019年年初,瑪麗蓮被確診得了多發性骨髓瘤,此時她已是87歲高齡。這種疾病是第二大常見的血液系統惡性腫瘤,被稱為「吃骨頭的血液病」,是絕症中的絕症。醫生安排瑪麗蓮進行化療,使用的是一種強效藥物,可能會導致中風。


不幸的是,瑪麗蓮就屬於對藥物副作用過敏的少數人群。化療僅僅持續了兩周,瑪麗蓮就中風了。那天她正跟丈夫歐文說著話,突然就失語了,一個字都說不出來,前後持續了五分鐘。醫院急診科給她拍了腦部造影,確認是血栓引發的中風。


之後,醫生為瑪麗蓮更換了另一種化療藥物,但副作用依然很大。每次化療後,她都頭疼欲裂、噁心嘔吐,極度疲憊。此外化療還讓她整日昏昏沉沉,腦子裡像塞滿了棉花,又像有層霧紗,阻隔在了她與世界之間,醫生說這叫「化療腦」。


因為身體虛弱,瑪麗蓮每天都要昏睡到早上10點才能爬起來。歐文端來精心準備的早餐,但她根本就沒有什麼胃口。她開始懷疑,自己已經87歲了,算得上是壽終正寢,何必要經受這樣的痛苦折磨,這樣究竟有什麼意義。


她對歐文痛苦地說道:「我很難受。說不出的難受,渾身上下沒有一處覺得舒服,我真的不想再繼續這樣的生活了……」


瑪麗蓮的話讓歐文感到非常低落和無助,因為他不知道該怎樣緩解妻子的痛苦,怎樣給與她安慰。


最後歐文對妻子說道:「你還記得嗎?上次我在膝關節手術後中風,失去了平衡感。你記得當時我的心情有多糟糕嗎?差點要去看心理治療師。但最後一切又都變好了。我相信你也能挺過來,最後一切也能變好的!」


這讓瑪麗蓮意識到,人不只是為了自己活著,而是為了身邊的人。儘管經受著病痛的折磨,但自己終究是幸運的,因為有歐文。他包攬了所有家務,帶著自己去看病,精心陪護,並按照自己的口味做一日三餐,還陪自己看電視節目放鬆。


與此同時,孩子們也不時來家裡探望,還有那些多年的好友,也紛紛寫郵件、打電話,鼓勵她早點好起來。這些深厚的愛情、親情和友情,讓瑪麗蓮感受到了人間的溫暖,並對人生充滿了眷戀。


瑪麗蓮開始回想身邊那些勇敢的女性,作為榜樣激勵自己。她想到了母親,經歷四任丈夫的死亡,卻勇敢地挺了過來,一直活到曾孫輩的出生。她又想到一位好友,曾多次深陷絕境,卻一直堅強地活著,直到89歲那年,在家中游泳時離世。


和那些孤獨不幸的人相比,瑪麗蓮感恩自己的人生何等幸運:住在舒適的家裡,被所愛的人所環繞;頭腦依然敏銳,可以清晰地表達自我;能閱讀自己喜歡的書籍,聽自己最愛的講座。她決定接受作為一個病人的生活,為康復而努力。


歐文:人生無常,卻可無怨無悔


瑪麗蓮生病後的這幾個月里,歐文操心著家裡的大事小事。儘管兩人有四個孩子,並且住得都不遠,但歐文儘可能地不麻煩他們,因為他們有自己的家庭、事業和生活。但問題是,歐文已經88歲了,自己也是個百病纏身的高齡老人。


同樣是在2019年年初的例行體檢中,醫生發現歐文的心率過緩、心率不齊。醫生擔心這種心臟問題會引發血栓和中風,於是給他開了一些藥物。但歐文本來就有平衡感失調的毛病,容易摔跤,這種藥物會讓他摔跤後血流不止,一命嗚呼。


在瑪麗蓮因中風住院後,歐文一連數日都在醫院照料。結果妻子剛剛出院,歐文的醫生就打來了電話,說他的心臟動態監測數據很糟糕,需要立即手術。三個小時後,歐文被推進手術室,在胸腔里裝上了一個小小的心臟起搏器。


這就是亞隆夫婦的狀況:一個身患絕症,在化療的痛苦中掙扎;一個命懸一線,只要起搏器停擺,或者一次摔跤,那根線就會斷裂,把人帶入死亡的深淵。所以瑪麗蓮感慨,她們兩個真是天生的一對兒,都是在生命終曲中共舞的暮年老人。


而這個心臟起搏器讓歐文意識到了生命的無常,讓他想到了自己的父親。當年父親正好好地說著話,突然間頭一沉,目光就凝滯了。歐文趕緊掏出針筒,給父親注射腎上腺素進行搶救,但已為時已晚,父親死於嚴重的中風。


接著歐文又想到了母親的離世。父親去世十年後,他和姐姐一起去醫院,探望因大腿骨折的母親。一家人聊了幾個小時後,母親被推去做手術。姐弟兩個出去透了口氣,回來時才發現,病床上的床單被褥都被撤掉了,他們永遠地失去了母親。


歐文不禁感慨。人的生命真地很脆弱,如風中搖曳的蘆葦,隨時都會被折斷。但這種脆弱卻並沒有讓他恐慌,反而更加平靜鎮定。他問自己:為什麼面對死亡,自己會如此平靜呢?是瑪麗蓮給了他答案。


那天早上,亞隆夫婦坐在院子裡,看著綠樹濃蔭回憶過往。瑪麗蓮突然抓住丈夫的手說道:「歐文,此生我無怨無悔。」


歐文用力點頭表示贊同,並說道:「是啊,回看我們的一生,活得充實而酣暢,的確沒白來這世上走一趟。」


歐文想到了尼采說過的一番話:「凡業已圓滿者,皆為向死;凡依舊青澀者,乃念久長。身陷苦難,終求苟活,唯願圓融愉恰,高遠久長,乃至璀璨。」自己能和心愛的人白頭偕老,且事業有成、子孫滿堂,不就是圓融愉恰的一生嗎?


這種圓融愉恰的人生,能幫我們平靜地、優雅地接納死亡。就像果子成熟後自然落地,就像夕陽莊嚴而優美地緩緩墜下,或許正是因為有過夏花之燦爛,所以人們才能以靜美之姿,笑看人生大幕緩緩落下吧。


好,講到這裡,今天的共讀就結束了。


儘管亞隆夫婦學問深厚、理性睿智,能「看淡生死」,但對死亡的恐慌是人類的本能。在接下來的治療過程中,他們將經歷希望與失望交織的困境,要直面死亡與失去引發的巨大焦慮。那麼,面對著這些,亞隆夫婦又是如何去做的呢?讓我們下節再見。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