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大三院神經外科成功完成一例雙鏡輔助下開顱及經鼻聯合入路侵襲海綿竇Knosp 4級垂體瘤手術

城市晚報 發佈 2024-02-28T18:21:26.335963+00:00

垂體瘤,是顱內最常見的神經內分泌腫瘤,可引起患者頭痛、視力下降、內分泌異常等症狀。儘管是良性腫瘤,切除即可,但很多垂體瘤的生長具有侵襲性,一旦出現垂體瘤侵襲到海綿竇,對於患者和醫者來說都可能面臨「災難性」的後果:不是腫瘤殘留最終復發,就是頸內動脈破損出現致命後果。

垂體瘤,是顱內最常見的神經內分泌腫瘤,可引起患者頭痛、視力下降、內分泌異常等症狀。儘管是良性腫瘤,切除即可,但很多垂體瘤的生長具有侵襲性,一旦出現垂體瘤侵襲到海綿竇,對於患者和醫者來說都可能面臨「災難性」的後果:不是腫瘤殘留最終復發,就是頸內動脈破損出現致命後果。尤其是當垂體瘤侵襲海綿竇的Knosp分級達到4級時,意味著術者已經邁進了禁區中的禁區。


不斷完善改進策略 突破禁區

據學科帶頭人高宇飛教授介紹,垂體瘤侵襲海綿竇的Knosp分級達到4級時,垂體瘤將包繞顱內大動脈——頸內動脈,切除腫瘤的過程,危機四伏。除此之外,海綿竇內還穿行有支配眼球運動的動眼神經、滑車神經、外展神經和三叉神經,任何的損傷都將導致嚴重的神經功能障礙。

醫者立鴻鵠之志,敢於勇攀醫路高峰。我院顱底疾病診療團隊在高宇飛教授的帶領下,從顱底實驗室「內鏡下海綿竇區的解剖研究」開始,不斷探索,精益求精,並結合臨床病例,不斷完善改進手術技術和策略。終於,海綿竇在三院不再是手術的禁區。

反覆討論仔細評估 迎難而上

日前,50歲的患者王女士慕名找到高宇飛教授,家屬的信任和強烈的手術意願,讓高宇飛教授毅然帶領顱底疾病診療團隊接下了這個重任。

50歲的王女士因垂體瘤分別於2007年和2017年兩次在外院由北京專家進行經鼻垂體瘤手術,2017年因腫瘤侵襲海綿竇未能全切,術後行伽瑪刀治療。近一個月,王女士開始出現右眼視力下降的情況,並且伴有頭痛。王女士在其他醫院進行頭部MRI檢查,顯示垂體瘤復發,已廣泛侵襲海綿竇並包繞頸內動脈,Knosp分級達到4級!

迎難而上!

高宇飛教授通過詳細了解病史和仔細閱片後,為患者認真分析了目前的病情及手術風險,並帶領團隊反覆討論、仔細評估。

病變已經廣泛侵襲,單純採用以往的術式(經鼻入路或經顱入路)均難以全切腫瘤,並且頸內動脈損傷的風險極大。如何將頸內動脈損傷風險降到最低,又能儘可能全切腫瘤?團隊經過充分討論,決定採用3D外視鏡和神經內鏡聯合,經顱入路和經鼻入路聯合一起切除腫瘤。


術前核磁顯示腫瘤累及海綿竇各個腔隙

包繞頸內動脈


6個小時艱苦奮戰 「雙管齊下」

3月20日,副院長、神經外科主任高宇飛教授,副主任醫師趙航帶領神經外科顱底疾病診療團隊,在神經導航引導、雙鏡輔助下,經顱入路和經鼻入路聯合進行復發侵襲海綿竇Knosp 4級垂體瘤切除術。首先,在神經內鏡下經鼻手術,採用經篩翼蝶入路,切除蝶竇、篩竇、鞍內、海綿竇內的大部分腫瘤,顯露頸內海綿竇段並加以保護。 然後開顱採用經典的Dolence入路,在3D外視鏡下,切除海綿竇內頸內動脈外側間隙和上間隙的殘餘腫瘤。

高宇飛教授、趙航副主任醫師在神經內鏡下

進行經鼻垂體瘤切除

趙航副主任醫師在3D外視鏡下進行

經顱海綿竇垂體瘤切除手術


在麻醉科和手術室精心配合下,經過近6個小時的奮戰,手術順利完成,腫瘤全部切除。術中頸內動脈海綿竇段達到360度的顯露,在可視下得到完好保護;術後第2日患者正常飲食,無任何神經功能損傷及活動障礙。手術取得圓滿成功!


術後複查核磁顯示腫瘤全切

這例手術的成功,標誌著吉林省神經內鏡垂體瘤手術技術實現了新的突破,邁上了一個新的台階。

來源:吉林大學白求恩第三醫院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