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不睡,大腦變「老」

保健時報 發佈 2024-03-03T02:33:57.619857+00:00

一晚上熬夜刷劇、打遊戲或者加班是很多人的生活習慣,晚睡似乎是一件再平常不過的事,甚至有些人覺得少睡一晚不礙事。近期發表在國際權威期刊《神經科學雜誌》上的一項新研究提示,一晚不睡,大腦就會在第二天瞬間變「老」。

一晚上熬夜刷劇、打遊戲或者加班是很多人的生活習慣,晚睡似乎是一件再平常不過的事,甚至有些人覺得少睡一晚不礙事。近期發表在國際權威期刊《神經科學雜誌》上的一項新研究提示,一晚不睡,大腦就會在第二天瞬間變「老」。

熬夜很傷大腦

該研究由德國神經科學與醫學研究所的科研團隊完成,涉及134名平均年齡為25.3歲的參試者。科研團隊藉助機器學習算法分析了參試者的睡眠數據,並通過核磁共振掃描了參試者的大腦,之後根據大腦組織特徵和腦脊液等數據判斷大腦年齡。結果發現,一整夜不睡的參試者,機器算法判斷他們第二天的大腦年齡要比前一天「老」1~2歲。不過,經過恢復性睡眠後,機器算法判斷他們的大腦年齡又與正常時一致了。也就是說,如果實在因各種原因一晚沒睡,第二天及時補覺可以逆轉這種異常。

之前發表在《自然·通訊》上的研究揭示,一晚不睡,大腦中默認模式網絡會出現過度活躍的現象,但其與前額葉皮層和頂葉皮層的聯繫會減弱,這種變化和大腦模式與老年人非常相似。

瑞典的一項研究也提示,熬夜或會對大腦造成嚴重損傷。研究結果發現,整晚未睡者腦部神經元特異性烯醇化酶等呈上升趨勢,而這恰恰是腦部損傷的標記物。研究人員提醒,缺少睡眠,除了對大腦造成損傷,久而久之還會導致阿爾茨海默病、帕金森病以及多發性硬化症。

睡眠不足增慢性病風險

睡眠不足危害全身健康。來自英國的一項研究表明,對於中老年人來說,每晚睡眠如果≤5小時,患多種慢性病的風險顯著增加,包括冠心病、糖尿病、癌症、中風、心衰、慢阻肺、慢性腎臟病、肝病、抑鬱症、痴呆症、帕金森病、關節炎等。分析顯示,在50歲、60歲、70歲人群中,與每晚睡7小時的人相比,每晚睡眠≤5小時的人患多種慢性病的風險分別增加30%、32%、40%。

發表在《職業與環境醫學》上的研究也顯示,與晚上正常睡覺的人相比,晚上通宵不睡覺的人DNA損傷的修復程度較低,僅是晚上睡覺人的20%。

研究者發現,人在晚上不睡覺時,體內褪黑激素會嚴重缺乏,使氧化DNA損傷的修復能力降低。長此以往,損傷的DNA不能被修復,這些不能被修復的損傷越積累越多,患癌風險也會隨之增加。而且,即使白天補覺也無濟於事,因為白天褪黑激素產生得少之又少,DNA的損傷還是不易被修復。

保證睡眠時間和質量有益身心

每個人都是健康的第一責任人。美國心臟協會發表了科學建議,指出健康生活方式的五個維度是健康飲食、規律活動、遠離菸草、不熬夜和減輕壓力。

高質量睡眠有益身心健康。美國胸科學會發表的一項聲明給了一些建議:高質量睡眠對保證身心健康和生活質量很重要;每天睡眠時間少於6小時與不良預後相關,包括死亡;每天睡眠時間較長,達9~10小時,也可能與不良健康狀況相關;成人睡眠時間7~9小時適宜,但有個體化差異;不同年齡的兒童睡眠時間也不同,應通過規律調整睡眠和清醒時間,讓兒童在特定時間能自然醒;對青少年而言,上學時間應與同年齡組的生物節律時間保持一致;對睡眠呼吸暫停兒童和成人患者,有必要儘早識別和接受干預等。

轉載請註明來源保健時報微信公眾號

記者 || 燕聲

編輯 || 顏紅波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