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人醫事 | 身居「藥」職 怎樣細心都不為過

健康報 發佈 2024-03-04T12:48:53.742555+00:00

嗅著一路飄來的悠悠藥香,記者走進了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中醫醫院病房煎藥室,幾個忙碌的身影正拿著戥子在操作台與藥斗間往返穿梭。為保障住院患者的用藥需求,主管中藥師王予寧與其他6名同事每天要調劑1300多劑中藥,「足不出戶」、日行萬步是他們的日常寫照。

嗅著一路飄來的悠悠藥香,記者走進了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中醫醫院病房煎藥室,幾個忙碌的身影正拿著戥子在操作台與藥斗間往返穿梭。為保障住院患者的用藥需求,主管中藥師王予寧與其他6名同事每天要調劑1300多劑中藥,「足不出戶」、日行萬步是他們的日常寫照。他們不僅是負責按照處方進行調劑的配藥人,更是保障安全、有效、合理用藥的把關人。

「每個環節都要做到最好」

王予寧已從業37年,在門診從事中藥飲片調劑、計價、覆核等工作20餘年後,又來到病房煎藥室,她與中藥飲片早已成為最熟悉的朋友。中藥飲片調劑講究三分辨、七分量,除了將幾百種中藥飲片的名稱、性狀熟記於心外,在日常的調劑過程中,王予寧的手眼皆是秤。「調劑的時間久了就會形成一定的手感,能準確控制每次的取藥量。」王予寧一邊打開藥斗,一邊抓了一把白花蛇舌草說,「像我這一把,通常就在60克左右。」

不同批次中藥飲片的大小、乾濕程度都有所區別,這更加考驗中藥師調劑過程中對於藥量精度的把握。「中藥飲片形態並不標準,調劑時需要根據飲片的實際情況,相應地增減數量。比如,處方上寫著3片生薑,但到底切成多大的片,中藥師要在心裡有一桿秤。」王予寧說。

同事有時開玩笑,王予寧有點「強迫症狀」。

「中藥飲片調劑這個工作,怎樣細心都不為過。」秉持著這樣的想法,王予寧經常一邊持續手上的調劑工作,一邊反覆思考確認每一劑藥的味數、劑量及煎煮次序。在她看來,一名好的中藥師不可多得,「大量機械的調劑操作很容易產生職業疲勞,但事關患者用藥安全,每個環節都要做到最好」。

為保障患者及時用藥,該院還安排了中藥師輪流值夜班。「在值夜班的過程中,中藥師不僅要負責調劑,也要負責煎藥,還要負責跟醫生、護士及時溝通、核對醫囑,其間還可能遇到各種各樣的突發情況。」王予寧告訴記者,中藥師往往需要經過一年多的磨礪才能在夜班中獨當一面。

默契造就每一劑良藥

門診中藥師直面的是患者,而病房煎藥室的中藥師則是要更多地與醫生、護士溝通,核對醫囑,還要指導年輕中藥師和煎藥師傅的日常工作。王予寧認為,每一劑良藥都離不開醫生、護士、中藥師和醫輔人員們的默契配合。

「病房的醫生相對固定,時間久了,我們就熟悉了每名醫生開藥的特點。」王予寧介紹,病房煎藥室中藥飲片的擺放位置會根據醫生的開藥習慣進行調整,從而提高抓藥效率。此外,中藥師還扮演著把關人的角色。某次,王予寧在審核處方時發現一味飲片的標註克數雖然在正確的用法用量範圍內,但跟開方醫生常用的劑量相差較多,便立刻打電話與開方醫生核實。該醫生這才發現在用電腦開處方時,選錯了小包裝飲片的包裝劑量,就馬上更正了處方。

不僅要注意用量,各類中藥飲片的煎煮順序、時間都有講究。「門診飲片藥房的壓力來自窗外等待的患者,中藥師一門心思都在調劑上。而病房煎藥室的中藥師則不能只顧著調劑,還要與煎藥師傅配合好。」王予寧介紹,除了幫醫生把關外,中藥師還會利用專業知識幫煎藥師傅標重點。

「如果處方中有生大黃這種瀉下藥,則表明患者需要通腑,飲片煎煮時間不宜過長。」此時,中藥師就會將飲片放入單獨的小包裝中,並與一牆之隔的煎藥師傅協調溝通,確保在煎藥過程中後下此藥。而附子這味藥帶有毒性,如果煎煮時間過短,患者口服湯劑時舌頭會發麻。王予寧和同事則會額外備註,提醒煎藥師傅煎夠一小時,以此來保證用藥安全。

記者觀察到,病房煎藥室的一些空藥瓶下方,壓著一張白紙條,這是中藥師與煎藥師傅之間的特殊暗號。鮮蘆根、鮮茅根、鮮薄荷等需要冷藏儲存的鮮藥,在調劑環節不能提前取出,中藥師會在備註著飲片信息的空藥瓶下壓一張白紙條,提醒煎藥師傅在下鍋時加入鮮藥。王予寧介紹:「白紙上只有克數沒有藥名就默認是生薑,其餘的鮮藥都會把藥名和克數用章蓋在白紙上。比如,鮮茅根2袋,就代表放入鮮茅根30克。」這些約定俗成的規則背後,是雙方多年來的默契,一劑劑良藥也由此製成。

傳承與改良並進

過去的幾十年中,王予寧和前輩們一路見證了北京中醫醫院煎藥室的發展歷程:「1956年,建院之初,醫院成立了病房煎藥室。當時,兩三位師傅、七八個煤球爐、幾間平房就支撐起了煎藥室。1979年,病房煎藥室的中藥調劑和煎藥都有了獨立的房間,煎藥也不再用煤球爐,取而代之的是煤氣。到了20世紀90年代,煎藥室的燃料又換上了清潔無污染的天然氣。從2022年開始,病房煎藥室又引進了一批電煎鍋,藥師的工作環境也明顯改善,告別了在粉塵、煙霧中抓藥、煎藥的日子。」

王予寧介紹,雖然設備和燃料不斷優化,但病房煎藥室小鍋煎藥的傳統卻一直沒變。「目前,小鍋煎藥面臨著水、電、人工成本上漲等壓力,很多醫院都換成了機器煎藥。但為了更好地發揮中藥療效,傳承中醫特色,我們一直保留著這一傳統。」

不僅是煎藥,調劑環節也在不斷改良創新。一些飲片處理難度較大,為了提高配藥效率,該院主動向藥廠提需求,將飲片提前粉碎,每次調劑時直接取用。王予寧介紹:「過去調劑時,中藥師要先將杏仁、桃仁搗碎,既費時又費力,而像生牡蠣、生龍骨等藥材,直接下鍋則需要煎很長時間,現在這些藥材粉碎裝袋後,更有利於煎煮,發揮藥效。」

「飲片形狀千變萬化,提供調劑便利的同時,也考驗著中藥師的專業能力。」王予寧認為,辨藥、鑒藥永遠是中藥師的基本功。「很多藥學生經過校內學習後能夠認識飲片,但鑑別飲片的能力仍需提升,這些課本上沒有的內容很多來自師承。」通過北京中醫醫院建立的師承體系,王予寧將院內老師曾教給她的很多辨藥「一招靈」方法,再次傳授給了自己的學生。「很多炭類中藥飲片外表非常相似,如何區分?把手插進炭中,取出後手不沾黑的就是艾葉炭。諸如此類的辨藥方法既好記,又好用。」

王予寧今年已55歲了,她想帶完院內的兩名學生再退休。「有一分熱,發一分光。在中醫藥的傳承發展中,我想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文:健康報記者 劉嵌玥 通訊員 趙文嘉

編輯:楊真宇

校對:於夢非

審核:徐秉楠 王樂民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