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你吃過無數的海鮮,卻從來不明白吃的啥

博物 發佈 2024-03-14T06:30:56.804374+00:00

我最愛吃的海鮮是各種「貝類」,不像吃魚要擇魚刺,還煮熟開了殼等著我吃。在分類學上,我們吃的貝都來源於軟體動物門下、腹足綱和雙殼綱兩大類群的物種:前者單個殼,後者兩扇殼。

天氣逐漸暖和,菜市場裡的品類跟著熱鬧起來,尤其是海鮮檔口。我最愛吃的海鮮是各種「貝類」,不像吃魚要擇魚刺,還煮熟開了殼等著我吃(拉踩蝦)。

哈啤酒,吃嘎啦!

圖源:紀錄片《大海小鮮》

但菜市場裡,水產貝類攤檔就像珠寶店一樣琳琅滿目,蛤蜊、蚶子、蜆子什麼的不止自己認不清,問來自全國各地的攤主還很可能給你不同的答案。在分類學上,我們吃的貝都來源於軟體動物門下、腹足綱和雙殼綱兩大類群的物種:前者單個殼,後者兩扇殼。單殼貝常被稱為「螺」,雙殼貝卻沒有一個統一的俗稱。

雙殼綱下萬餘物種,經過人類多年篩選,如今常登餐桌的,也就二三十種。根據特徵,可以將它們清晰地分成幾大類——讓我們來進修一下雙殼貝的「市場分類學」吧。

市場上最常見的雙殼貝,就是以花蛤、文蛤為首的各種「蛤」了。它們大多呈卵圓形或近三角形,瓶蓋大小,殼面光滑。它們被養在清水裡,走過路過,就能看到殼裡探出長長的「水管」,不時滋水——它們原本都在近海的泥沙下生活,憑藉「斧足」潛行泥中,吃飯就靠兩根管子,一吸水、一吐水,濾食水中的浮游生物。

或許因為「能閉合」是雙殼綱的基本特徵,科學家命名時,相當鍾愛「蛤」這個字。雙殼綱各大分支內,幾乎都有叫「某某蛤」的物種。而水產市場上的各種「蛤」,多半屬於簾蛤目下的簾蛤科與蛤蜊科。「蛤蜊」的標準讀音是「gé lí」,不過北方口語中,這個詞會被讀成「gǎ la」,是「市場蛤類」的泛稱。

你吃的都是什麼蛤?

花蛤(花甲、蛤蜊、蜆子)

中文正式名:菲律賓蛤仔

就是錫紙花甲粉那個花甲!貝殼上花紋豐富,是最為人熟知、最「便宜大碗」的雙殼貝,也曾是北方和內陸居民最容易買到的海鮮,是很多人的「鮮味」啟蒙。

文蛤

中文正式名:文蛤、短文蛤、麗文蛤、斧文蛤、琴文蛤

市場上的文蛤包含了文蛤屬下的五個物種。它們鮮味濃郁,又比花蛤少些腥氣,適合蒸蛋或煮湯。貝殼也比花蛤厚,有細膩如玉的質感。其中「正牌」文蛤貝殼尤其厚重,花紋少,甚至全白;短文蛤(左)體型較扁,花紋有點像閃電;琴文蛤(右)又稱「海白」,貝殼上有琴弦一樣的肋紋。

白蛤(白蜆子)

中文正式名:四角蛤蜊

個頭較小,只比1元硬幣略大,但貝殼殼頂高隆,整個兒看起來比花蛤圓潤許多,側視則像個四角小粽子,正式名就由此而來。不過它味道一般,多用來干制或給湯提味。

黃蛤(青柳蛤、黃蜆子)

中文正式名:中國蛤蜊

我國長江以北海域的特產,丹東等地的尤其肥美,東北人叫「黃蜆子」。塊頭比花蛤略大,貝殼圓三角形、淡黃褐色,貝肉也是黃的,鮮美「檔次」比花蛤高不少。

油蛤(芒果螺)

中文正式名:波紋巴非蛤

長得有點像拉長的花蛤,但肉質比花蛤更飽滿肥嫩,鮮味也略勝一籌。殼的底色橘黃略帶紫。南方人覺得其形狀、色澤都像芒果,便叫它「芒果螺」(南方螺貝不分,腹足類和雙殼類都可以叫螺)。

滑動查看五種「蛤」

各種「蛤」最好吃的都是斧足部分,肌肉發達,口感Q彈。甚至有的蛤專吃斧足——那就是「北極貝」!它其實是蛤蜊科的薩哈林蛤蜊,本名「北寄貝」,是從日文音譯而來,又因生活在北海道以北的冰冷海域,才改叫「北極貝」。這種蛤蜊很大,殼長能超過10厘米,專取斧足部分做的刺身,往往都有五六厘米長。

永遠吃不爽的一小片本體原來那麼大

下圖源:sumeshiya.com

好多人吃不了生魚片但能吃北極貝,因為你吃到的已經不是生的啦!新鮮的北極貝斧足呈紫灰色,為冷凍運輸常被提前焯熟,這才變成鮮紅色。國內市場上,有時會拿簾蛤科的「短溝仙女蛤」冒充——其斧足新鮮時就是紅的,焯熟後也不變色。比較而言,正宗的北極貝肉質更厚、口感更脆,品質比「冒牌者」高。

xiǎn

北方人習慣把很多種蛤蜊叫作「蜆子」,但在南方,蜆子另有其物,指的是一些更袖珍的雙殼貝:簾蛤目蜆科的成員。它們只有兩三厘米長,生活在河湖底部或江河入海口的淤泥中,貝殼表面有一層褐色角質,稱為「殼皮」。殼頂處由於經常摩擦,殼皮往往被磨損,露出貝殼真正的顏色:白色或淡紫。

那菜市場有什麼蜆子?

沙蜆(沙喇、黃沙蜆

中文正式名:河蜆

個小肉少,鮮味卻極其突出。南方有些地方會清煮一大碗,用作下酒菜,跟煮毛豆似的一個個嗦著吃。韓國的大醬湯、日本的味增湯里,也常用它做湯底,增鮮提味。

chēng

還有個常吃的簾蛤目雙殼貝就是「蟶子」。一類長條形的貝:貝殼近似長方形,殼質薄脆能輕易掰斷,兩殼抱合時就像一節竹管,裡頭塞著肥厚的貝肉。人們常把這樣的貝統統叫作「蟶(chēng)子」。分類學上,它們則囊括了好幾個名字裡帶「蟶」字的科。

北方叫辣炒蜆蟶,大概北方人只覺得蜆這字順口

蟶類大都生活在潮間帶,在泥沙間挖出垂直地道,過著穴居生活。這些地道能有三四十厘米深,蟶子憑藉強有力的斧足上下移動如電梯。它們也跟前文各種「蛤」一樣,靠兩根水管濾食,所以路過賣活蟶的攤位,也有可能被滋一身水。

「蟶子」不止有「蟶子」

蟶子

中文正式名:縊蟶

最常見的蟶,貝殼淺黃,長7~9厘米,殼中間有一條橫向凹溝(摸起來很明顯),像被繩子勒了一下,因此得名「縊」。南方常見菜譜是「插蟶」:把它們水管朝下、斧足朝上,一個個豎著插在燉盅里,澆上老酒隔水燉熟,鮮香肥美。有時形容公交車上人擠人,也會說「跟插蟶似的」。

竹蟶

中文正式名:大竹蟶、長竹蟶等

竹蟶科下的多個種類,市場上都叫「竹蟶」。它們貝殼細長方直,造型特別像竹管。常見的有三種。大竹蟶:稍顯短胖,殼長為寬的四五倍;長竹蟶:更細長,殼長是寬的五六倍;紫斑竹蟶:殼上布滿紫色斑點。

滑動查看兩種「蟶」

用一種食物形容擠地鐵:插蟶

hān

還有一種貝和蛤看著差不多,但殼不光滑而是有一條條楞的、邊緣鋸齒狀的,有的還有毛,它們就是蚶。但分類學上,它們是蚶目、蚶科的成員。蚶類也棲息在軟泥里,但沒有蛤蜊、蟶子那樣的水管結構,所以不能埋太深,只能待在泥表層。它們生活在河口附近,容易被水污染影響,上海地區就曾因生吃蚶子,導致A肝大流行。

生吃有風險,煮熟蘸點兒料就很好吃

蚶給人印象最深的,恐怕是掰開貝殼之後的「血腥」場面——大多數貝類血液中都是血藍蛋白,蚶的血液中卻富含血紅蛋白,因此像人血一樣鮮紅。其實正是這鮮紅的血液,賦予蚶更強的血氧結合能力,讓它們在缺氧環境下也能生活。

泥蚶打開,不用怕,就是血

包餃子的是什麼蚶子

毛蚶

中文正式名:毛蚶

曾是江浙滬地區除了大閘蟹外最受歡迎的水產,開水燙熟吃,鮮掉舌頭。名字源於貝殼上的一層深褐色絨毛。白菜蚶子餡的餃子就是用它。

大毛蚶、赤貝

中文正式名:魁蚶

貝殼上也有毛,整個兒就像大號毛蚶,能長到拳頭大。如今也有尺寸和毛蚶差不多的小魁蚶售賣,不過毛蚶的放射肋相對稀疏,魁蚶更密集,可以區分。魁蚶肉細嫩微甜,斧足部分又很脆彈,日料店裡的「赤貝刺身」用的就是它。

血蚶

中文正式名:泥蚶

血紅蛋白含量很高,白灼後掰開雙殼仍是紅艷艷的。它比毛蚶略小,殼表面更乾淨一些,放射肋稀疏、粗壯且疙疙瘩瘩的(放射肋就是殼上放射狀排布、凸起的一道道楞)。

滑動查看仨種「蚶」

認了一遍蛤、蜆、蟶、蚶,你是不是已經凌亂了,又還有很多問題,比如海蠣子是什麼、海瓜子是什麼、瑤柱是什麼做的、蒜蓉扇貝用什麼扇貝做好吃……不急,大家喜歡看的話,市場貝類圖鑑下集正在來的路上!

撰文 | 尉鵬

攝影 | 唐志遠

部分圖片 | 圖蟲創意

微信編輯 | 趙之遇

本文原載於《博物》雜誌2021年9月刊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