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不是省會,為啥能穩壓濟南一頭?德國人百年前就說出了原因!

古今城市觀察 發佈 2024-03-15T18:27:20.617404+00:00

去年青島GDP為14920.75億元,濟南GDP為12027.億元,可以看出來青島的經濟總量穩壓了濟南一頭,而且不是去年,過去很多年,乃至早在民國時期,青島的經濟實力就比濟南強,原因何在?青島要知道青島在晚清開埠之前默默無聞,連城市都算不上,而濟南一直是省會。

去年青島GDP為14920.75億元,濟南GDP為12027.億元,可以看出來青島的經濟總量穩壓了濟南一頭,而且不是去年,過去很多年,乃至早在民國時期,青島的經濟實力就比濟南強,原因何在?

要知道青島在晚清開埠之前默默無聞,連城市都算不上,而濟南一直是省會。鴉片戰爭之後,近代中國傳統社會漸次瓦解,自給自足的農業社會開始向工業社會過渡,在過去單一的封建軍事和商業城市之外,出現了新的城市形態。

原本是海疆僻處的上海、大連、青島等地區迎來了千年難得的發展機遇,成了連通中外的最好窗口,成了接收歐美新思想和新技術的橋頭堡,從小城甚至漁村發展為中國大都會。這是青島崛起的時代背景。

1898 年 3月6日,中德《膠澳租借條約》正式簽訂,德國結束了在膠州的軍事占領狀態,取得了膠澳地區的多項政治經濟特權,青島也被迫通商開埠。此後,德國開始在青島開展一系列經濟活動,山東地區的貿易也以此為契機,獲得了新的發展。德國人為什麼選擇青島?

他們當然不是來做慈善的。青島位於山東半島的南面,黃海的西岸。膠州灣的水文條件良好,港闊水深,是不凍港,具備成為優良港口的地理優勢,為山東地區經濟貿易的天然門戶。同時,由於膠州灣地區正好處於南洋和北洋的交界地,往上直通東三省,向下則可達江浙滬,可以說是這兩個中國富裕地區的橋樑,由此,成為近代列強的競相爭奪的寶地。

在 1896 年11月,德國海軍司令提督克諾爾在與津海關稅務司德璀琳的談話中提到「膠州灣極值得德國爭取」,並列舉了七種膠州灣在地理上的優越條件:「(一)它的港口位置優越,不僅足以控制山東、且亦足以控制整個華北的進出口貨物;(二)它的位置也有利於船牆及碼頭的設置,因為它離揚子江並不很遠,而那裡吃水深的船隻卻沒有進船舶和修理的機會,至於在北方,更根本缺乏船舶;

(三)它的後地資源豐富有消納力量。有煤、鐵及其他礦產足資開採;(四)交通路線已經有了一部分,另一部分也容易修築;膠州堪為一條到達北京的鐵路的良好終點;(五)在體質與智力方面,這一地區的居民是全中國最優秀的;

(六)氣候完全適宜於歐洲人居住;(七)港內挖泥挖到足夠的深度,也沒有困難,因為土地到處都含有軟土;只要黃河中大量泥沙土被帶至北直隸灣內,此處就無須顧慮新沙泥的淤積。」

直到今天,德國人提到的青島重要的區位價值並沒有改變,只要中國和世界的聯繫是緊密的,進出口貿易繁盛,那麼青島就將保持現有的地位。青島雖然不是省會,但是和深圳一樣是計劃單列市,地位獨特。

你認為青島能保持對省會濟南經濟優勢的核心原因是什麼?這一優勢會擴大,還是縮小?歡迎留言交流!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