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馬史研讀:尤利安在稱帝後,與正帝君士坦提烏斯二世決裂

雲山文史v 發佈 2024-04-27T20:26:25.032452+00:00

357年9月,在他下令搭建的浮橋完成後,他率軍越過萊茵河,入侵了韋特勞西部的阿勒曼尼人領土,阿勒曼尼人躲入森林中,並砍伐樹木阻擋羅馬軍隊。

羅馬史研讀:尤利安在稱帝後,與正帝君士坦提烏斯二世決裂——在贏得斯特拉斯堡戰役的勝利後,尤利安決定乘勝追擊,北上到達美因茨。357年9月,在他下令搭建的浮橋完成後,他率軍越過萊茵河,入侵了韋特勞西部的阿勒曼尼人領土,阿勒曼尼人躲入森林中,並砍伐樹木阻擋羅馬軍隊。尤利安駐紮在了圖拉真皇帝統治時代修建的堡壘中。不久後,阿勒曼尼人派出使者議和,表示他們願意交出此前占據的所有羅馬領土,並保證以後不再越過萊茵河進犯高盧。

徹底平息高盧戰事

尤利安同意了他們的請求,此時已經到了357年底,尤利安下令撤軍,前往巴黎的冬營地越冬。在途中,他發現了一小股乘虛而入的法蘭克人,他們見到尤利安的大軍到來,躲入了一座要塞中,在圍困了他們54天後,尤利安捉住了他們中的600人,並派人將他們押送到君士坦丁堡,交於皇帝處置。

這次衝突也讓尤利安決定從358年開始把主要戰略目標瞄準了日耳曼人中的另一支:法蘭克人。357年冬,高盧的一位行政長官弗洛倫提烏斯為了將羅馬的穀物從不列顛運送到高盧,與占據萊茵河下游的法蘭克人進行談判,達成的協議是以向法蘭克人支付白銀2000磅為代價,作為交換,法蘭克人允許羅馬用600艘運輸船把不列顛地區產出的穀物安全運送到高盧。

然而,這對於連年遭受戰爭的高盧地區而言,無疑是一項沉重的負擔。尤利安立即否決了這條協議,並派兵對法蘭克人發動了猛烈的突襲,這樣不列顛的運糧船隻就可以無需支付白銀,安全抵達高盧。為了防止法蘭克人的報復行動,尤利安重新修復了馬恩河上的三個堡壘。

在確保了高盧境內的安全後,尤利安將對付阿勒曼尼人的戰術如法炮製地用在法蘭克人身上,他再次率軍渡過萊茵河去攻擊法蘭克人位於阿圖里亞的領地。在這場戰役之後,尤利安沿著萊茵河前往愷撒奧古斯特,一路上仔細檢查和加強萊茵河邊境的防禦工事,之後前往維也納越冬。

值得注意的是:維也納正是尤利安初到高盧的起點城市,初到此赴任之時,高盧境內蠻族橫行無阻,而經過尤利安數年的經略,高盧境內的蠻族已被徹底趕回了萊茵河對岸。用馬默蒂努斯的話說:「尤利安征服了阿勒曼尼人,那些從塵土和灰燼中升起的高盧城市,那些曾經被征服、被占領、被火與劍摧毀的城鎮現在比我們的城市更加繁榮。」

如同400年前的高盧戰爭是尤利烏斯·愷撒政治生涯的轉折點一樣,在高盧的征戰同樣也是尤利安政治生涯的重要轉折點。在率領高盧地區的將士浴血奮戰5年後,尤利安不僅贏得了高盧軍隊的忠誠,也贏得了高盧人民的尊敬與感激。

360年1月,尤利安派遣盧皮西努斯前往不列顛抵禦皮克特人和蘇格蘭人的入侵,他自己則率軍擊敗了夸迪人,並將他們的一些貴族作為人質,要求他們不得再進犯羅馬。這是他以副帝的身份進行的最後幾場場戰爭之一。

值得注意的是:尤利安在高盧征戰的數年間,所使用的一直都是帶有基督教標誌的軍旗,此時的他並未向外界展現出對傳統宗教的信仰,世人皆認為他與他的堂兄君士坦提烏斯二世皇帝一樣,都是一名堅定虔誠的基督徒。

360年2月,尤利安的命運即將再次發生轉變,他即將擔負起更大的責任。在成功驅逐蠻族,收復失地後,尤利安所面臨的是對高盧的治理。由於高盧的許多城市被入侵的日耳曼人所破壞,因此他開始著手修復城市,除此之外,他還修復了科隆到美因茨之間的7座重要的前哨站。在修復城市和防禦工事的同時,他還要面對如何解決糧食問題。

在被蠻族肆虐後,萊茵河沿線的四十餘座高盧城市幾乎被完全摧毀,土地已經多年未開墾,以至於這些光復的城市面臨著嚴重的糧食短缺危機。未被占據的城市由於也竭力抵禦過入侵,因此也無多餘的糧食用於接濟。

為了解決這一問題,尤利安想到了用其他行省收穫的糧食來供應高盧糧食緊缺的策略。於是他制定了從不列顛運輸穀物和種子的方針。他下令搜集木材,打造了800艘運輸船用以將不列顛行省的穀物和種子運送至萊茵河,隨後順萊茵河再將這些物資下放至沿河的城市,再將糧食分配到糧食短缺的城市。

在處理完最為緊急的安全和糧食問題後,尤利安便開始著手處理高盧的常規行政工作。這位精通哲學的年輕人在高盧執政期間便展現出了關懷治下臣民的幸福與福祉的品行。此外,他還展現出了作為法官的一面,他經常以法官的身份出席高盧法庭的種種判決,並查處了一些法官的貪腐行為。

此外,尤利安還對飽經戰火的高盧人民進行了稅收減免,以緩解他們因遭到蠻族的掠奪而造成的生存壓力。在尤利安的治理下,高盧這個不久前還在被蠻族蹂躪的地區現在已然呈現出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軍隊的實力和紀律性在不斷提高,城市也享受著和平的果實。

正帝時期的尤利安

尤利安在高盧的輝煌事跡為他贏得了巨大的聲望,最終在軍隊的擁立下稱帝,並與正帝君士坦提烏斯二世決裂。

在獲得帝國合法統治權之後,尤利安向世人表明了自己的真實宗教信仰並以驚人的效率投入到對帝國的治理之中,在短短一年多的時間裡對帝國的諸多領域進行了大量的調整,以圖革除弊病,實現自己振興帝國的願景。

他的政策取得了較為顯著的效果:宮廷的奢靡之風被一掃而空、隨後又頒布稅收減免與擴大城市自治權的政策、取消前朝皇帝對基督教的優惠政策、扶持傳統的多神信仰、出台數目眾多的法令。在執政後期,他發動了討伐薩珊波斯帝國的戰爭並最終宣告失敗,他短暫的統治也隨著他的殞命而告終。

尤利安在高盧實力的日益壯大引起了皇帝君士坦提烏斯二世的警覺,他首先以升遷為名調離了薩路斯提烏斯。他認為這位當時由他親自為尤利安指定的高級顧問是尤利安得以能在軍事和行政上取得重大成功的原因。儘管相當不舍好友的離去,尤利安還是服從了皇帝的這一指令。359年春天,波斯國王沙普爾二世進軍美索不達米亞,並於359年10月攻占了阿米達。

面對波斯大軍的步步緊逼,君士坦提烏斯二世決定御駕親征,同時派遣使者前往高盧,命尤利安提供兵力支援。正在巴黎越冬的尤利安面對皇帝的一紙諭令驚愕不已,皇帝要求他提供4支精銳輔助衛隊和兩支近衛隊,此外還需從各部隊中各抽調300名精銳士兵作為補充。

皇帝所要求的這些部隊不僅占到了尤利安所掌握軍隊總數的半數,而且全部都是精銳之師,這些軍隊的離去,無疑會大大削減尤利安的軍力。皇帝要求的這支軍隊裡,有很多是日耳曼蠻族出生的士兵,在他們眼中,尤利安在這幾年帶領他們取得了無數場勝利,他們更不願前往遙遠的帝國東部作戰。

正當尤利安對此事左右為難之時,一部分不滿的士兵在軍營中分發匿名宣傳信,指控分散副帝的軍隊是皇帝的陰謀,號召大家聯合起來進行抵制。憤怒的士兵們衝進尤利安的行宮,以蠻族的方式將他抬上了一面盾牌並高呼:「尤利安·奧古斯都萬歲!」並將王冠戴在他的頭上。

以蠻族方式稱帝

隨著附和的人逐漸增多,尤利安成為了羅馬歷史上第一位以蠻族方式被擁立為帝的人。尤利安派使者回復君士坦提烏斯二世,表明稱帝一事違背了他的意願,並非他的本意,希望皇帝能承認他奧古斯都的稱號,二人共治帝國。

360年3月,君士坦提烏斯二世拒絕了尤利安的請求,並告訴使者:如果尤利安想活著,他必須放棄凱撒的職位,並前來請罪,只有這樣,他才能逃脫因他狂妄的行為而會遭受的可怕懲罰。使者回報尤利安後,尤利安表示自己願意把生命託付給神明們,而不是皇帝的保證。

值得注意的是,在尤利安稱帝之前,既是他的妻子同時也是君士坦提烏斯二世的妹妹的海倫娜已經由於流產而去世,在她之前去世的還有此前多次在皇帝面前為尤利安求情的攸西比婭皇后。此前一直對調解和維繫正帝與副帝關係起到至關重要作用的兩位女性的辭世,使得雙方再無和談的可能性。

在稱帝後,尤利安向羅馬和雅典的元老院以及斯巴達和科林斯的元老院寫信澄清了他採取這一行動的原因。這是非常有趣的一點,為何尤利安要給這些城市寫信來澄清自己?如果按照當時羅馬帝國的權力結構來看,這幾個地區的元老院都沒有實際權力和話語權,此外,以上地區除了羅馬之外,都是希臘地區的城市。從尤利安的此行為可以看出他對羅馬傳統和希臘地區的尊重。

自此之後,君士坦提烏斯二世對尤利安充滿了敵意,雙方劍拔弩張,內戰一觸即發。但他身陷與薩珊波斯的戰爭,暫時無法抽身前往西部征討尤利安。後者也忙於眼下的事務,繼續著與日耳曼人的戰爭。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