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走選舉路線的納粹黨,要如何爭取德國壟斷資本的支持?

歷史皇太后 發佈 2024-03-24T15:24:20.957796+00:00

這倒也不奇怪,希特勒被送進監獄都屬於減刑,他在法庭上的演講博得了太多人的支持,那在監獄裡自然也是一樣獲得支持了,因此希特勒與其說是在坐牢,倒不如說是在監獄裡度假呢。

1924年12月,35歲的希特勒離開了蘭茨貝格監獄,他因暴動奪權而被關進監獄,可當他離開監獄時卻像是個英雄。這倒也不奇怪,希特勒被送進監獄都屬於減刑,他在法庭上的演講博得了太多人的支持,那在監獄裡自然也是一樣獲得支持了,因此希特勒與其說是在坐牢,倒不如說是在監獄裡度假呢。但是離開監獄的希特勒卻一臉嚴肅,他意識到此前暴力奪權的路線不可取,他必須走一條更容易被接受的道路,也就是參與魏瑪德國的民主選舉,用合法方式取得政權。

事實上,自從啤酒館暴動失敗之後,納粹黨就已經意識到了這個問題,轉而開始走選舉路線。然而,納粹黨的選舉之路只能用敗績連連來形容。納粹黨從1924年5月開始撕以「德意志人民自由黨」的名義參與選舉,結果只得到國會的32個席位。同年12月又以「民族社會主義自由運動」的名義參選,結果反不如初只得到14個席位。希特勒出獄後潛心經營,在1928年以原黨名參與選舉,最後卻只是得到了12個席位,選舉結果之慘烈可見一斑。

這個結果其實並不奇怪,西方式的選舉本質上並不民主,誰能夠獲勝完全取決於權勢集團的好惡。當時的魏瑪德國是總統—議會二元制,總統有權決定總理、副總理的具體人選,興登堡自然也就會魏瑪德國手眼通天的第一人,興登堡個人對於納粹黨的厭惡成了納粹黨選舉的一大阻礙。可同時需要注意到的是,興登堡本人和德國權勢集團交往密切,而在權勢集團眼中希特勒是個徹頭徹尾的破壞分子,所以興登堡對納粹黨的厭惡,本質上也是權勢集團傾向性的迴響。

這一點即便到了1930年納粹黨藉助經濟危機的影響,在國會選舉中獲得230個席位,一舉成為國會第二大黨後也沒有改變。按道理,希特勒當年就可以擔任副總理,1932年即可成為總理,可最終希特勒沒有獲得任何任命。興登堡本人在約見希特勒後對希特勒更加厭惡,他反感希特勒、納粹黨和衝鋒隊的草根出身,認為希特勒和他的黨羽吵吵鬧鬧又缺乏素養,是德國的不穩定因素。直言希特勒在國家機構中的職位,最高不能超過郵政局長,如果讓希特勒擔任總理,德國將很快陷入內戰。

很明顯,這不光是興登堡的看法,而是整個德國的權勢集團都對希特勒感到不滿,希特勒此時迫切的需要改變權勢集團對他的看法,否則他將沒有任何可能擔任德國總理,更遑論獨掌德國大權了。那麼,希特勒該如何解決自己的困境呢?很簡單,他必須針對德國權勢集團中不同的派系,做出針對性的措施,贏得各個派系對他的全面支持。

當時德國權勢集團內最具權力的除去容克貴族之外,莫過於是是壟斷集團最為強大,希特勒最先需要的就贏得他們的支持。彼時德國的壟斷集團內有兩大勢力,一個以加工工業和輸出工業為主,成員包括最大的輸出商和制鐵工業家奧托·沃爾夫、西門子電氣公司所有人卡爾·弗里德里希·馮·西門子、德國工業協會第一主席及法本工業公司監事會主席卡爾·杜

伊斯貝格等。另一個由魯爾區的重工業巨頭組成,其首腦人物包括著名的煤鋼大王埃米爾·基爾道夫、聯合鋼鐵公司總裁弗里茨·蒂森等人。

前者所處的地位比較有利,而且同國際資本特別是英國和比利時的資本家有著廣泛的聯繫,因而對內擁護魏瑪共和國,對外主張接近西方國家。後者是德國財政資本中最具有沙文主義和復仇主義要求的派系,其利益因《凡爾賽條約》喪失了阿爾薩斯-洛林、上西里西亞等主要工業原料基地而受到較大損害,所以一開始就公開反對《凡爾賽條約》和賠償義務,要求立即著手全面武裝德國。

對於希特勒而言,爭取前者在短期內有利,因為這可以讓他更好的被魏瑪德國諸多權貴接受。但後者可以說是希特勒未來爭霸世界的基礎盤,沒有他們的支持很難掀起他構想中的擴張戰略。在經濟危機爆發前,希特勒曾嘗試爭取這兩個勢力的支持,可奈何當時的希特勒人緣太差,其政策又被誤認為是「披著民族主義的社會主義」,因此希特勒既得不到前者的廣泛支持,而後者對他的支持也只能算是象徵性的支持。

可隨著大蕭條引發的全球性經濟危機到來,納粹黨和壟斷集團的關係開始大幅度扭轉。一方面是美、英、法等既得利益國家組建起區域性經濟和貨幣集團,堵住了德國經濟向外滲透的縫隙,德國外貿量一落千丈,壟斷集團內的兩大勢力都損失慘重。另一方面德國的民眾迫切的希望現狀能夠改變,這導致許多工人轉向由台爾曼領導的共產黨陣營,社會動盪程度已經到了一個臨界點,整個德國的局勢就如同一個大火藥桶,隨時都可能把魏瑪德國炸上天。

要想解決眼下的困境,就必須重新恢復對德國社會的控制,將中下層民眾牢牢的控制起來,尤其是不能讓其倒向台爾曼領導的共產黨。另一方面德國必須對國際格局做出打破,不僅要能掙脫凡爾賽體系的約束,還要重新恢復擴張策略。至此,壟斷集團內部的兩大派系達成了共識,雙方的矛盾和衝突點消失了,而他們選定的那個可以改變局勢的人是誰呢?自然就是希特勒了。

也就是在這段時間裡,魯爾地區的工業集團率先將希特勒定為自己的政治代理人。不僅在1930年末公開呼籲支持納粹黨,1931年1月起每出售一噸煤就提取5芬尼的利潤資助納粹黨。隨後資本也加入到了對希特勒的支持當中,比如德國國家銀行前行長雅爾馬·沙赫特、化工巨頭威廉·凱普勒等等,她們聯合願意幫助納粹黨奪取政權的資本家組建了「凱普勒集團」,從經濟和政治上策劃扶助納粹黨上台執政。

與此同時,資本集團的另一派系也發生了變化,內部分裂為了以古斯塔夫·克虜伯、奧托·沃爾夫等人為首,支持全德工會聯合會提出的發展公共事業以解決就業問題的「左翼凱恩斯主義」,和以杜伊斯貝格、西門子等人為首,主張鼓勵私人企業擴大生產,使其自發地繁榮市場,形成了「右翼凱恩斯主義」。前者支持希特勒,後者則予以反對,而希特勒則巧妙地周旋於二者之間,巧妙地爭取他們的支持,甚至將自己的經濟顧問換成了大資本家凱普勒。

最終,希特勒的努力得到了回報,他在1932年1月親自到杜塞道夫工業家俱樂部,向300多名資本家及其代表作演講。通過主張保留私有制、鼓吹獨裁統治和對外擴張、種族主義等等贏得了資本集團的支持。與此同時,他極力渲染由台爾曼領導的德國共產黨的威脅,宣稱如果納粹黨不能上台執政,那麼德國共產黨就將得到超過一半的德國民眾,並將德國所擁有的一切都推入災難之中。

演講結束後希特勒贏得了雷霆般的掌聲,儘管希特勒沒有做出任何承諾,但在場的資本家都將希特勒視為自己的希望和未來運籌的重要籌碼、至此,希特勒已經獲得了爭取總理位置的全部支持和後盾,他已經擁有了足夠的籌碼來應對接下來的選舉,甚至是對興登堡進行施壓。現在局面已經打開,希特勒距離總理之位只有一步之遙,而擺在他面前的只剩下最後一個對手——施萊歇爾集團,接下來的時間他將和施萊歇爾集團展開爭鬥,總理寶座也將在不久之後落入希特勒之手。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