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個傷身的登山習慣,你「躺槍」了嗎?

行裝說 發佈 2024-03-28T17:53:36.589257+00:00

「十個登山九個傷」,長期登山身子雖越發強壯,但也帶來了各種損傷......為什麼別人登山是健身,自己登山卻傷身?下面這十個傷身的登山習慣,稍不注意,它們便會「傷」了你。雷區一:只在周末運動對熱愛戶外運動的人來講,登山本身就是最好的鍛鍊。

「十個登山九個傷」,長期登山身子雖越發強壯,但也帶來了各種損傷......

為什麼別人登山是健身,自己登山卻傷身?下面這十個傷身的登山習慣,稍不注意,它們便會「傷」了你。


雷區一:只在周末運動


對熱愛戶外運動的人來講,登山本身就是最好的鍛鍊

但大多數人因工作生活等原因,較少時間堅持運動也沒有時間高頻登山,一到周末就很勇猛,以此來彌補平日缺失的運動量。


在面對猛增的運動量,很容易會讓「日常休息得較多」的肌肉、肌腱,造成運動損傷。


當平時少鍛鍊的中年人,突然參加運動量過大的登山活動中,在忙碌生活、體質和免疫及內分泌功能日益降低下,很容易患上各種疾病,體能負荷突然加大後,便容易誘發心肺疾病。(來源:《我的第一本登山書》)


因此,登山前一定要先進行強度不太大的運動,以便有個適應的過程,鍛鍊需循序漸進。登山前,培養肌肉耐力時,可通過減輕負荷、增加次數的方式來進行鍛鍊。


對於登山新手、中老年人、輕裝山友來說,「以20~30RM(某個負荷量能連續做的最高重複次數)的負荷,1天約3組,1周進行2~3次為宜。」(來源:《登山技巧全攻略》)


雷區二:登山後急剎車


在一個大上坡劇烈運動後,身體還處於血液高速循環的狀態,且大多集中在肢體肌肉中,此時切忌不要立即停下來休息,更不能立即坐下休息


倘若在劇烈爬升或下降後,突然停下來休息,會造成大量靜脈血淤積在靜脈中,導致心臟缺血,阻礙肌肉恢復等。


大腦也會因為供血不足、缺氧,從而出現頭暈、噁心、嘔吐等症狀。


即便感到上氣不接下氣時,可以走得慢一點,但儘量不要停下,並嘗試做些深呼吸動作,以此來保證肌肉最大化的恢復,使血液趨於平穩。


從最難受的階段到恢復元氣,最快僅需要30秒至2分鐘。恢復正常呼吸後,之前伴隨的胸悶症狀都將會消失。呼吸變深,心臟脈搏穩定,疼痛感也消失。


雷區三:餓著肚子登山


登山是個體力活,空腹登山會使得頭暈眼花,甚至嘔吐等,出現運動性低血糖,給身體造成更大的危害,也增大了意外受傷的機率

長期不吃早餐的危害,將會提高膽結石、心腦血管等疾病的發病率,因此空腹登山百害無一利。


出發登山前,早上空腹狀態最好攝入「遲效型燃料類」食物,也就是低升糖指數(GI)的食物,如麥片、牛奶、豆類製品、掛麵、通心粉、粉絲等。


也可以吃些容易消化的食物,如香蕉、葡萄乾等能量品,避免由於低血糖對身體產生的大負荷傷害和壓力。


根據UIAA醫學委員會的建議,低海拔飲食中,每天碳水的攝入量應該在每公斤6~10克;在高海拔,每天飲食中碳水的占比應在50~65%,且「高海拔軍事研究建議每天至少要補充400克碳水化合物」。(來源:《登山中的營養注意事項》)



雷區四:飯後劇烈運動


剛吃完飯,我們消化器官仍需要大量血液供應,若在此時運動,會使得骨骼肌搶走許多血液。


我們的胃,會因為顛簸而不停牽拉固定胃的韌帶,長期以往,會使韌帶鬆弛,導致胃下垂


對消化吸收不利,分散血液和神經的興奮點,使胃蠕動減弱,食物得不到充分研磨就進入腸道;


若是在飯後立即進行劇烈的登山運動,還會抑制消化液分泌和消化管的蠕動。


劇烈的登山運動時,全身肌肉的血液增加,胃及內臟的血液就會相對地減少,這些原因都容易造成消化不良和吸收不良,影響新陳代謝,甚至造成慢性胃病。

建議在每次吃飽後,最好休息1-2小時以後,再進行適當運動。對於經常參加運動且有運動規律的人來說,吃飽後休息30分鐘左右即可(運動劇烈運動除外)。


雷區五:不做充分熱身


開始爬山前,做好充分的熱身活動,是不可或缺的一環。


拉伸可以讓關節、肌肉、韌帶等得到良好的預熱,也可以用雙手手指揉搓膝蓋下邊緣,促進關節潤滑液的分泌。


用短時間、低強度的動作,提高局部和全身的身體溫度以及血液循環,喚醒肌肉進入運動狀態。

不進行熱身,直接邁入登山的高輕度狀態,很容易就會造成肌肉疲勞,有時還會損傷到肌肉。


出發後也一定量力而行,即使是去爬座小山,直立行走的時間超過4個小時也是很正常的。

一般情況下負重超過體重的1/4重量,下山就要從保護膝蓋的角度控制節奏了,即使是特殊情況,負重也儘量不要超過體重的1/3。


記得巧用護膝和登山杖,選擇登山杖可盡最大可能分擔腿的負重;而護膝既可以穩固膝關節,也能緩衝碰撞和防止擦傷。

「十個登山九個傷」,長期登山身子雖越發強壯,但也帶來了各種損傷......

為什麼別人登山是健身,自己登山卻傷身?下面這十個傷身的登山習慣,稍不注意,它們便會「傷」了你。



雷區六:好面子爭強好勝


有的人好勝心強,覺得爬山要到頂,還有人逞強追求強度和速度……但爬山是為了健身,而不是競爭,鍛鍊都要循序漸進,過分逼迫自己會適得其反。


初學者剛開始健身時,切勿追求大重量、大負荷、大強度、高難度動作的訓練,而應該從小重量、低負荷、低強度、簡單的動作開始訓練。

然後再隨著自身訓練能力的提高,逐漸增加運動量、運動強度,最後才進入高難度練習動作。


初始鍛鍊運動強度,最好不要超過最大心率的60%左右。最大心率的計算公式是:(220-年齡)=最大心率。


是怎樣的體力,爬什麼樣的山,挑戰新難度要循序漸進,建議出發之前正確評估自己的體力和戶外能力,想想能不能跟上同行者的速度或者進程安排,最好不透支自己的膝蓋。



雷區七:不懂得及時補水


登山時,大多數人身體都處於缺水狀態,排汗、排尿和呼吸等都會讓身體損失大量的水分。


因為登山環境的條件不便、高海拔飲水欲望減退、自重太大,登山時山友們往往不會攜帶大量的水,這就導致登山時很多人都沒喝夠水


若運動前和運動中不補水,便會導致運動疲勞,損害健康,影響健身效果。


運動後會口渴難耐,如果慌不擇食,一口氣喝個夠、喝到飽,會感到更加疲勞。大量飲水的結果,只會導致身體鹽分進一步流失,最終引發痙攣、抽筋。


一般來說,易出汗的人,最好每15~20分鐘補充110~170毫升的水,大約10~15小口。


登山時及時補水,慢慢讓身體適應,只要保證不感到口渴就行。



雷區八:疲憊靠抽菸解法


在登山後,感到疲憊時靠抽菸解乏會比平時吸菸對身體危害更大。


同時還會造成氧氣吸收不暢,影響機體運動後的恢復,更容易感到疲勞

人體運動時,心肺功能活動較強,心率增快、呼吸加深加快,這個時候吸菸,通過呼吸道吸入有害物質的力度大大加強。


損害氣道上皮細胞,引起支氣管平滑肌收縮,氣流受限,最終導致氣道不可逆性的阻力增加,從而導致運動能力的降低。


運動時血液循環較快,導致肺部和全身組織吸收有害物質的速度增多。這些物質會大量進入人體,無疑會給人體機能和組織帶來比平時吸菸大得多的傷害。



雷區九:下山後立刻洗澡


結束登山後,立馬洗澡會增加皮膚內的血液流量,血液過度地流進肌肉和皮膚中。


導致心臟和大腦供血不足,有些人會頭暈眼花,嚴重的話還會引起虛脫休克,並容易誘發其他的慢性疾病。


建議運動鍛鍊後,先休息10-20分鐘。在這段時間裡可以進行適當的身體拉伸、身體放鬆,待身體恢復到健身前的狀態,才適合開始洗澡。


水溫調至為35-37度較為合適,也比較接近人體體溫。



雷區十:不聽勸帶病上山


不少人以為」小病無所謂、出出汗就好了「,或擔心荒廢之前訓練的成果,仍然堅持訓練。其結果卻是:不僅達不到效果,甚至可能導致其他疾病。


由於身體不適,人體免疫力和抵抗力都會下降,使得病情加重。運動也往往達不到有效登山強度,不僅沒用還「一身傷」,倒不如不登。


比如心肌炎,本來感冒病毒和免疫力正「激戰中」,但強行訓練卻削弱了「免疫力大軍」,給「病毒部隊」一個可乘之機,一下「攻陷」了身體。


此時,應立即停止一切活動,切忌硬撐,尤其是中老年人以防運動誘發猝死風險。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