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分享|雅奇力Muse兩周使用體驗及與林道夫MP40的對比

hd199影音論壇 發佈 2024-03-29T10:15:37.715103+00:00

一、序言1、緣起提到4-6w級別的前級,熱門的有林道夫MP40、聖歌90,Muse也是無法忽視存在,因為需要純手動且外觀不像一台功放,國內略顯小眾。

一、序言


1、緣起


提到4-6w級別的前級,熱門的有林道夫MP40、聖歌90,Muse也是無法忽視存在,因為需要純手動且外觀不像一台功放,國內略顯小眾。


但AVS論壇2021年度最受歡迎AV功放(10,000美金以下)冠軍是Muse,亞軍才是MP40(當年90尚未面世),另外ELAC用戶港澳自澳門骨大、內地自金華G大開始一波人購入Muse口碑都很好,一直種草想找機會一較高下。此次有幸向某燒友大佬借到Muse試用兩周。


2、本人目前設備及環境


本人客廳黨,設備如下:


前級、播放器:林道夫MP40、澳版9708v2;


音箱:前三ELAC 409+501,天空JBL control 1pro*4,環繞1pro*2(暫用);


後級:和弦1200mk2、Mola(暫借,nc1200模塊)、天逸7300;


低音炮:ELAC 2090*3;


HIFI:和弦TT2前級及M-scaler升頻器;


投影:JVC n8+130寸幕布。


3、聲明


本次試用機器為燒友提供,對比測試純屬興趣使然,無利益相關。受限於器材和環境,以及調試水平有限,我的觀點可能不適用於其他器材和系統,故僅供參考,不喜勿噴。


二、產品介紹


1、外觀




後背是官網圖片,我試用的機器為最新的HDMI2.1(7進2出)版本。


這台機器最大16通道輸出(炮最大3個),機器背後有12個平衡輸出,另外配套一個辮子線輸出4個通道。



2、硬體以及與MP40、ACT4的區別


該段部分內容摘錄鈾元素兄的大作《主流16聲道以上歐美AV前級分析匯總》:(http://lt.hd199.com/thread/1938892)。


(1)關於DSP:


Muse的DSP使用一顆ARM A15 64bit。「2019年以前的Muse,DSP是十年前的產品,與大鷹卡3、卡4為同一顆,也是摩大大同時測試的ACT4和老款Muse MK1。2020年後,Muse MK2更新了DSP晶片,運算能力和旗艦ACT4齊平,也跟更高級的風暴MK2是同一塊DSP晶片,剛好適用於本機16聲道的解碼輸出。也就說算力、解碼能力、數碼聲音輸出動態,Muse MK2和風暴MK2硬體是同級的,看到這裡Muse的用戶應該竊喜。因為大哥ACT4要處理20聲道,所以用上了2顆DSP晶片,而MUSE僅比大哥少了4聲道的解碼輸出和少1顆DSP晶片,從配置上已經綽綽有餘。不過,軟體影響很大,廠家編寫的軟體系統,以及電路的設計,最終主宰了實際效果」。


MP40採用「Analog Devices ADSP-21489可程式SHARC DSP晶片,處理效能高達400MIPS,共使用了多達八枚(主電路板六枚、後處理電路兩枚),總運算效能高達3,200MIPS。」林道夫因RP在機內計算,對算力要求較高,算力在Muse、90、風暴等機器之上。


(2)關於DAC


Muse採用「13顆PCM1795晶片,屬於硬體驅動,其中10顆晶片一對一硬解10聲道,另外3顆解碼雙聲道,真正負弦波及正弦波全平衡線路輸出,與大鷹卡4、卡5極致卡設計類似,解碼和音質跟隔壁林道夫設計理念有相近之處。」ACT4採用15顆PCM1975立體聲晶片組成20聲道。


MP40採用8顆PCM1796雙聲道DAC,負責16個通道的數模轉換(但不同於大哥Mp60,將解碼通道限制到12個,超過12個通道後只能作為映射通道,簡單複製信號,這裡可以設置1-5個獨立管理的炮但只算1個通道)。


三、準備工作


1、音箱配置


該步驟必須在機身觸控屏操作(後面步驟都可以在電腦或手機上用ip地址訪問操作),機器最大支持輸出7.3.6/9.3.4/9.1.4。


下圖為說明書示意圖:



2、延時設置


特別說明的是Muse的延時是晚出聲音的延時數值越大。(不同於林道夫等前級延時/距離代表聲音提前出來,越早出聲音的延時/距離數值越大)


可以將中置設置到10ms,其他聲道用REW測試後填入(中置作為參考聲道,臨時用也可以根據距離差換算填入)。



3、三炮PEQ及融合


按常規做法,通過調整三炮電平、延時、PEQ進行融合。16個通道都可以有5組PEQ,但沒有高低切的功能。


需要注意各箱子的crossover代表分頻點(根據音箱大小來,常見分頻點為80Hz),而sub設置裡面crossover是指截止頻率,一般情況下設置為120Hz,我這裡面有一隻炮需要做高切,所以直接設到60Hz。下圖為炮1的實際參數:




簡單融合後的火焰圖如下:



最後做下主炮融合、聲壓外粉校準,差不多可以開聲。(由於手動PEQ耗時較長,本人也是初學,其他音箱全部未做EQ。)


4、MP40參照調試


為了便於與MP40的1v1對比,將MP40聲壓校準到與Muse一致,也用手動bypass模式。有點差異的是,MP40前段時間也是手動在前級上PEQ融合了三炮,但是跟Muse的思路不一樣,更重視突出捶胸頻段,所以低頻體感會更好一點。


四、使用感受


(一)Muse與MP40的PK


2周時間內陸續接訪8位燒友,排除調試導致的差異,大概的對比結論如下:


1、聲底:音質及音樂性都很好,Muse中頻厚實,MP40高頻延展好,更細膩。


兩款的音質特別是音樂性應該是10w內的頂級了。不同的是風格:


(1)Muse是老歐美風,中頻更厚潤,高頻相對收斂,適合搭配高頻強中頻相對薄的箱子(如elac);一個燒友評論Muse比較鮮活更具情感,林道夫就是北歐冷靜含蓄。


(2)林道夫是「現代聲」,高中低頻相對中性,一對比起來感覺像日系,高頻延展比Muse要好,聲音不厚但不失密度(老燒可能覺得薄了點),聽得出線條感,聽起來更細膩一點。


(3)兩聲道Muse的聲音結像更靠觀眾,林道夫更靠舞台,這種風格加上厚潤的中低頻老燒可能覺得Muse更HIFI一點。


2、影院表現:Muse聲場更活躍、真實


Muse的環繞天空更活躍、真實。《海王》西西里島那段後面有個士兵穿牆,環繞天空十分真實,好幾個燒友誤以為是樓上發出的聲音。有一個燒友是純AV黨,聽著林道夫感覺跟自己的聖歌70差別不大(不聽歌確實沒必要上林道夫),聽了Muse更活躍的聲場後直接想把家裡的70換掉了。


動態方面Muse大於林道夫。


(二)關於使用難度:會者不難


從林道夫換到Muse覺得UI退到上世紀,大佬介紹Muse是工程機思路。林道夫的菜單比Muse複雜好幾倍,使用1年多都沒能用到3成的功能,你可以全手動也可以自動,也可以手動後自動,適合新手也適合老手(不過純手動的話就浪費了RP的價值);


Muse就沒太多花頭,你就是手動PEQ華山一條路,使用下來其實更簡單。林道夫跑一次RP一個小時(噪音如地震),很多燒友跑個幾次的保存下來,選最好聽的那次,耗時其實不少。


(三)如何選擇?


1、Muse用戶畫像:喜歡傳統老歐美聲;關注聲底素質和音樂性;聲學環境不錯,相信自己的手動能力的燒友。


關於聲底風格,對我來說不太喜歡太過傳統的歐美聲音,更喜歡林道夫的風格,但Muse確實能互補ELAC中頻不厚的缺點。


關於聲底素質,兩台機器的受眾都是相對關注音質,喜歡聽演唱會,關注音樂性表現。


關於調試,兩台機器硬體配置處於同一水平,林道夫比Muse定價更高,主要是RP的價值,喜歡手動的老燒選擇Muse可直接省下這筆錢。


2、MP40用戶畫像:喜歡現代聲;調試能力弱;聲學條件一般的燒友。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