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視膽囊息肉40歲女子癌擴散離世!身體7個部位息肉危險程度排行

都市快報橙柿互動 發佈 2024-03-29T15:14:24.096376+00:00

又到體檢季,最近你去體檢了嗎?杭州的鄭女士這些天參加單位組織的體檢,上周剛拿到體檢報告,腹部彩超提示她有「膽囊息肉」,這讓她既害怕又擔憂,良性還是惡性?今後會不會變癌症了?

又到體檢季,最近你去體檢了嗎?

杭州的鄭女士這些天參加單位組織的體檢,上周剛拿到體檢報告,腹部彩超提示她有「膽囊息肉」,這讓她既害怕又擔憂,良性還是惡性?今後會不會變癌症了?

息肉是人體組織表面長出的贅生物,常見的有腸息肉、胃息肉、膽囊息肉、宮頸息肉、子宮內膜息肉、鼻息肉、聲帶息肉等。

查出息肉,心裡不免忐忑。息肉和癌症關係密切嗎?哪些息肉容易癌變?哪些息肉要儘早切除?哪些息肉定期觀察即可?今天就和大家聊一聊。

胃息肉:

約90%為增生性或炎症性息肉

癌變的可能性非常非常小

碰到最大的胃息肉患者是一個13歲男孩

浙江省腫瘤醫院內鏡科主任王實教授介紹,胃息肉大致可以分為兩類:非腫瘤性息肉和腫瘤性息肉。

非腫瘤性息肉主要包括炎性息肉和增生性息肉,這兩種息肉占胃息肉的約90%,癌變的可能性非常非常小,「甚至可以把它理解為是皮膚上長了一個老繭。」

而腫瘤性息肉主要包括管狀腺瘤、絨毛狀腺瘤以及混合型腺瘤(絨毛管狀腺瘤),相對於炎性息肉和增生性息肉來說,這類息肉的癌變可能要高,統稱為「癌前病變」,雖然還不是癌,卻有變成癌的傾向。這三者中,絨毛狀腺瘤的癌變風險最高,之後依次為混合型腺瘤、管狀腺瘤。但癌變可能也不是100%的,所以看到腺瘤性息肉也不必太緊張甚至恐慌。

「臨床中我們幾乎每天都會碰到這樣的病人,只要看到息肉就要求醫生幫忙切除。為什麼?不放心啊,息肉跟腫瘤一樣同樣都是『肉瘤』,以後變成癌了怎麼辦。當然,這種警惕性是好的,患者的想法我們也能理解,但對於炎性息肉和增生性息肉這類危險性非常低的息肉來說,是不主動建議切除的。」

王實教授說,雖然切除也沒有大影響,但這裡的沒有「大影響」是建立在切除時沒有給胃體帶來較大損傷(內鏡下息肉切除的主要方式為電凝燒灼、套扎電切等)的前提下。如果操作不當,電損傷較大,形成一個小疤痕,時間久了也許會有一些不適的症狀。

王實教授提到,胃息肉大部分都是小於1cm的,大息肉比較少見。近幾年,王實教授碰到最大的胃息肉患者是一個13歲的男孩,出現了黑便、腹瀉還伴有間歇性腹痛來醫院就診,胃鏡檢查發現7cm×7cm雞蛋大小的隆起型新生物,內鏡下完整剝離後病理結果顯示為胃息肉樣增生性病變。

「後來跟家長聊天,了解到他們做生意忙,常常沒時間給孩子做飯,後來又生了二胎,更加沒時間管兒子了。男孩子拿著父母給的零花錢,總愛買辣條、泡椒豬皮、香辣菜等辛辣刺激性食物吃,持續了兩年多。」

王實教授表示,大部分息肉沒有明顯症狀,像男孩這樣長到這麼大的畢竟少見,日常生活中很難發現,因此還是需要定期胃鏡篩查發現。「胃息肉的成因並不十分明確,但考慮和遺傳、不良飲食習慣、藥物等因素相關。」

腸息肉:

一般認為2cm以上癌變風險增加

不論大小、形態都建議儘早切除

和胃息肉一樣,腸息肉也分為腫瘤性息肉和非腫瘤性息肉。王實教授表示,非腫瘤性息肉中,增生性息肉和炎性息肉的癌變風險都很低。腫瘤性息肉中,癌變風險高低也是絨毛狀腺瘤>混合型腺瘤>管狀腺瘤。

對於腸息肉,一般認為2cm是一條「分界線」,2cm以上的腸息肉癌變風險會明顯增加。「不過,判斷息肉的癌變風險高不高,不是單純看大小,只能說2cm這個『分界線』是符合大部分研究的結果,每個人的情況不一樣,臨床上總會有少部分特殊病例。總體上,還要結合息肉的形態,如有蒂無蒂、是否不規則等綜合分析它的風險性。」

「比如說有蒂息肉和無蒂息肉,有蒂息肉的癌變風險往往更小,無蒂息肉的風險相對大。」這裡的「蒂」,王實教授也做了形象的解釋,「就像一顆櫻桃,果實上還有一根櫻桃梗,這根櫻桃梗就相當於『蒂』,果實相當於息肉。那麼無蒂息肉也很好理解,直接從黏膜表面隆起生長,沒有那根『櫻桃梗』連接黏膜的息肉。」

「表面比較圓潤、形狀規則,比起凹凸不平、頂端凹陷的,肯定風險更低;看上去比較瓷實的息肉相比看上去比較虛的風險性低……有經驗的醫生往往通過觀察就能判斷息肉的風險程度,不過要強調的是再有經驗的醫生也不能100%準確判斷,病理檢查是唯一的金標準。」

「前幾天我就碰到一個女患者,40歲不到,來做體檢。做腸鏡的時候發現不到1cm的息肉,但形態不好,是無蒂息肉,而且可以看到它的外觀呈鋸齒狀,形狀不規則,僅通過肉眼觀察就覺得這顆息肉比較危險,切除後病理結果顯示果然是腸癌。」不過王實教授也提到,息肉性癌基本都處於早期階段,「也算是不幸中的萬幸。」

王實教授提醒,「在我們的共識中,胃息肉中大部分風險不高,而腸息肉卻是需要重點關注的,80%-95%的腸癌由息肉發展而來,因此在實際臨床操作中,在未能明確病理類型的情況下,不論大小、形態,只要是腸息肉都建議切除。」大多數肉眼可見的息肉變成惡性腫瘤平均需要5-10年的時間,癌變的時間並不是勻速的,而是一種『加速度』的狀態,打個比方,從正常組織到癌前病變花了3年,從癌前病變到原位癌可能只需要2年,而從原位癌進展到中期的時間則可能不到一年。「這也是為什麼我們強調定期接受腸鏡檢查的重要性,早發現早治療,把腸癌扼殺於『搖籃』中。」

膽囊息肉:

要不要手術,直徑1厘米是分水嶺

要特別警惕膽囊腺瘤性息肉

「膽囊內側壁的黏膜組織向腔內突起的一類病變,我們稱之為膽囊息肉。包括腫瘤性和非腫瘤性兩大類。」 浙江省腫瘤醫院肝膽胰外科吳嘉副主任醫師介紹。

非腫瘤性膽囊息肉包括膽固醇性息肉、炎性息肉、膽囊腺肌症等,其中,膽固醇性息肉最為常見。而腫瘤性膽囊息肉包括早期膽囊癌、膽囊腺瘤性息肉、血管瘤性息肉、脂肪瘤性息肉等。

吳嘉表示,大多數膽囊息肉目前病因不明。腫瘤性息肉的發生可能與遺傳、環境因素等有關。腺瘤性息肉也可能與慢性炎症和膽囊結石等有關。

「非腫瘤性膽囊息肉,比如膽固醇性息肉和炎性息肉,它們癌變的概率非常小。而腫瘤性息肉中的膽囊腺瘤性息肉是潛在的癌前病變,與膽囊癌的發生有一定關係,雖發病僅占膽囊息肉的4%左右,但癌變率高約30%。其他類型的腫瘤性息肉,像血管瘤樣性息肉、脂肪瘤樣性息肉等都是良性的,發生惡變的可能性較低。」吳嘉提到。

膽囊息肉一般沒有症狀,做個B超就能被早期發現。而要明確息肉性質,則需要通過手術來確認。「確診膽囊息肉,可以分為保守治療和外科手術兩種治療方式,絕大多數膽囊息肉無症狀且直徑<1厘米,可以定期觀察。」吳嘉表示,是否要手術治療,息肉直徑是否超過1厘米是分水嶺。「為什麼是1厘米?有統計顯示,惡性膽囊息肉患者中,85%的患者息肉直徑>1厘米。」

具體來說,如果患者單發息肉直徑>1厘米,基底比較寬,超聲顯示血流較豐富,CT動脈期強化非常明顯,息肉短期直徑增大明顯,如半年內增長>3毫米,息肉合併膽結石,息肉伴有腫瘤標誌物糖類抗原19-9、癌胚抗原升高,符合其中一種情況,都建議手術治療。

吳嘉提到,膽囊癌患者大部分都有膽囊息肉病史,這些患者中,有部分人幾乎不做體檢,也就無法及時發現息肉。還有部分人體檢早期發現膽囊息肉後沒有遵醫囑複查或治療,直到出現上腹脹痛等情況再去檢查,息肉已經癌變。

吳嘉曾接診過一位40歲女性,當時體檢發現膽囊息肉,直徑大於1厘米,CT顯示強化明顯,有高危特徵,醫生建議手術,但這位患者覺得身體沒有不適,不想切除膽囊,一拖二拖,八年後,膽囊癌晚期伴肝內廣泛轉移,失去了手術機會,化療也吃不消做,沒多久就去世了。「如果當時早點手術切除,結局就不會這麼悲慘。」 吳嘉惋惜。

子宮內膜息肉:

直徑小於1厘米,1年內自然消失率約27%

少數可出現惡變

「子宮內膜息肉在婦科非常常見,是子宮內膜局部過度生長所致。其發生和雌激素水平過高、炎症因素以及使用某些藥物相關。」浙江省腫瘤醫院婦瘤外科副主任醫師、醫療組組長章傑捷解釋,某些女性雌激素水平過高或者長期使用激素類藥物或保健品、或宮腔內放置節育環、反覆的人流等引起的炎症刺激,以及長期服用某些藥物(如乳腺癌患者口服他莫昔芬)等都是子宮內膜息肉形成的病因。

子宮內膜息肉數量可單個或多個,直徑從數毫米到數厘米,大多時候位於宮腔內。主要引起經間期出血、月經過多、經期延長或不規則出血。如果息肉較大或突入宮頸,可能繼發感染、壞死,排除惡臭的血性分泌物。

「絕大多數子宮內膜息肉是良性的,少數可出現惡變。」 章傑捷表示,對於直徑小於1CM的無症狀的內膜息肉,通常其惡變率非常低,而且約27%可在1年內自然消失,故這部分患者可以觀察。

「子宮內膜息肉和早期的子宮內膜癌有相似的臨床症狀,需要警惕鑑別」章傑捷表示,I型子宮內膜癌發病與無孕激素拮抗的長期雌激素作用有關,可發生內膜增生、不典型增生接入癌變。早期的臨床症狀主要也是陰道流血,並且在影像學診斷上常難以和內膜息肉完全鑑別。往往需要通過宮腔鏡下摘除病灶以及診斷性刮宮取得組織待術後病理明確診斷。

章傑捷提醒,子宮內膜息肉雖然多為良性,但不容輕視,建議遵醫囑積極診治。特別是絕經後出現陰道不規則出血或者合併肥胖、高血壓、糖尿病等患者更要警惕鑑別早期子宮內膜癌。

宮頸息肉:

癌變概率較低

查出宮頸息肉最好摘除並做病理診斷

宮頸息肉是另一種婦科常見息肉,是指患者子宮頸管腺體與間質出現局限性增生,導致宮頸外口有贅生物出現。

「宮頸息肉屬於炎症性病變,常見於慢性宮頸炎。」章傑捷介紹,急性宮頸炎常由病原體感染引起,如病情遷延或者病原體持續感染則可能發展為慢性宮頸炎,表現之一就是宮頸息肉。

「多數患者發病時無特異性臨床表現,少數患者會出現陰道異常出血、白帶異常等症狀。」章傑捷提到,宮頸息肉多在婦科檢查時發現,絕大多數都是良性病變,但也有癌變可能。

此外,「早期外生型宮頸癌也可表現為宮頸局部出現小的贅生物,光憑肉眼很難區分。因此發現宮頸息肉,秉持早診早治原則,通常會建議患者進行息肉摘除術,做個病理明確診斷,以避免漏診早期宮頸癌或宮頸息肉向宮頸癌方向演變。」

章傑捷同時強調,預防宮頸癌,還要定期進行HPV和TCT宮頸篩查,這樣可以及時發現宮頸癌前病變和癌症,早診早治。

鼻息肉、聲帶息肉:

本質上是炎症性病變

癌變風險極低

浙江省腫瘤醫院醫務部副主任、頭頸外科副主任陳超副主任醫師提到,鼻息肉一般長在中鼻道處,早期症狀多為鼻塞、鼻出血、出現鼻腔分泌物等,如果鼻息肉的直徑較大,可能還會出現嗅覺喪失、頭痛、面部疼痛等問題,大大影響生活質量。

「從病理角度來說,鼻息肉的本質是炎症性病變,不存在癌變的基礎。不過炎症是癌症的促進、誘發因子,長期慢性炎症刺激,有可能會導致組織發生變異或細胞的異常增生等現象,但總體上看,真正由鼻息肉癌變成惡性鼻腫瘤的風險極低。」

那為什麼有部分人會有鼻息肉癌變的認知?

「有一部分的原因可能是誤診造成的。」陳超表示,也許已經是惡性鼻腫瘤的患者在首診時被診斷為息肉,放鬆了警惕,沒有進行相應的治療,後期明確診斷時會有鼻息肉惡變成了惡性腫瘤的認知。

大部分輕度的鼻息肉患者可以嘗試進行藥物治療,比如淡鹽水沖洗鼻腔,保持清潔性,若藥物無效,再考慮內鏡下鼻息肉切除手術。「鼻息肉治療後復發率高,就像之前提到的,它是炎症性病變,即使手術切除,如果病因不根除,還是可能復發。」

再來說說聲帶息肉。陳超介紹,聲帶息肉常見的症狀是聲音嘶啞,但這種嘶啞往往不是持續性的,而是時好時壞。息肉的大小決定了嘶啞的程度,最嚴重的情況下則會出現發聲困難。

「聲帶息肉和鼻息肉一樣,本質都是炎症性病變,癌變風險極低。」一般情況下,好好休息一段時間,不過度用嗓、不大喊大叫,小的聲帶息肉可能在一段時間內自行消失。如果經過靜養及用藥後聲帶息肉仍無明顯好轉,才建議手術。

本周四晚19:00-20:00

浙江省腫瘤醫院婦瘤外科

章傑捷副主任醫師進群答疑

體檢100問,橙柿幫你問

關於體檢,你有什麼想知道、想了解的?

找到「橙友圈」的「健康」頻道,進入「健康快報」版塊,帶上#體檢100問#標籤發帖。我們會挑選出合適的問題,幫你問醫生。

229

健康快報

去發帖

發帖截止至3月20日12:00。

橙柿互動記者 金晶 張慧麗

製圖 李雪雪

通訊員 馬華君 王屹峰

關鍵字: